随着微信监督管理变得越发严格之后,运营的裂变之道开始寻求一条新出路,而私域流量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目前进驻企业微信的运营私域流量的企业越来越多,像李佳琪,薇娅,周大福等等,都在企业微信这个赛道里面成为了标杆,很多的企业都在观望都想进入赛道,但是却不知道从何入手,下文就来说明一下在进行私域流量中要了解的一些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底什么是“私域”?

有品牌方认为,私域是一个用户是掌握在品牌方自己手上,在触达的用户的过程中可运营、可沉淀、可变现,从各个营销的角度都可以为品牌的GMV和口碑传播不断创造价值。

从数据角度来看,“私域”是品牌所掌握消费者的“数据资产”。这里的“数据资产”是消费者画像、人群属性、标签等一些可用的数据。这是品牌手中的一方数据,并且可以持续应用的,比如打电话、发短信,甚至可以对接品牌的广告投放,这样的一方可沉淀、可流动的用户数据才是“私域”。

从流量获取费用角度来看,私域的流量是近乎免费的。品牌在天猫、京东上要有流量,必须要花钱才行,私域的流量在微信、抖音、快手上是可以免费触达的。真正的私域并不是一次性收割用户价值,而是不断的与它们建立联系、互动,以此带来更多的留存、复购和品牌、溢价。因此,建立私域体系不像传统的营销,必须花钱、不停买流量才会有销售业绩。

综合来看,对于“私域”的定义,品牌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就是品牌方可以直接和消费者交互的地方,并且可长期,称之为“私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域与私域的关系

随着公域流量获取用户的广告费用越来越高,企业不得不寻找更深度、更高效的营销方式,“私域流量”运营应运而生。私域流量是由公域流量转化而来,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企业对于流量是否拥有自主权,能直接、多次的与用户进行触达。

拿一个大家很常见的一种公域转私域的行为举例。一个线上零售品牌通过在淘宝投放广告获得产品曝光,消费者点击广告进入产品页面后,不仅仅完成的是商品的购买,还可成为品牌的会员。消费者收货后,一般也会收到一张“卡片”,引导添加品牌的微信公众号或者个人号。那么这个消费者,成为了品牌在淘宝和微信两个阵地可运营的的私域用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私域的领地在哪里?

除了腾讯,抖音、支付宝等诸多平台也在私域方面跑马圈地。这让很多企业一下子不知所措,不知道将自己的私域是聚焦在某一平台上,比如腾讯、抖音、支付宝,还是放在某一类平台上,还是需要将各个平台打通。

事实上,无论在哪个平台中去落地实施,企业需要放弃生态的概念,而是想清楚自己的用户在哪里,想要在哪儿与用户进行持续的长效沟通。

在整个私域的构建过程中,有的平台对于企业来说是阶段性的私域领地,就像美瞳一样,是日抛、月抛、季抛的性质,而有的平台则适合企业长久发展私域。企业需要结合自身所处行业、阶段、体量去选择恰当的平台,可以同时在各个平台中做,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明确哪一个平台是用来试错,哪一个平台适合长期发展私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私域营销和传统营销区别在哪里

我觉得有两点是非常明显的:

第一,私域流量它是免费的,降低了营销成本。

第二,私域营销的方式,它能够让品牌与用户之间产生真正的互动。

为什么这么讲?传统的营销方式,用户都是“被动接受”,品牌的促销方式就是发条短信,打个电话给你,不管你想不想接受,那个时候用户是没有主动权的。

但是今天的私域营销,用户是有选择权的,完全可以自主决定要不要留存在你的私域流量池中。所以导致商家的每一个“动作”都要考虑是否会伤害用户,去考虑每一条内容对于用户来说是不是有价值的,而不仅仅是利己。

所以,这种互动性,这种角色上的对等,我觉得是私域营销与传统营销最大的区别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私域会成为未来的趋势吗

在商业渠道零售业这一大发展趋势下,私域流量的运营也将商业渠道化。不久的将来,流量的获得、激活、留存、转化、散播在完成线上线下融合的同时,私域流量池的社交化运营也是必然趋势。

实际上,从阿里巴巴、京东、小米等企业布局新零售早已能看到这一发展趋势。上述互联网巨头合理布局新零售这一商业渠道零售模式,是因为线上获客遇到了瓶颈期,在想法子向线下要流量。这些公司企业在来获得流量的同时,也在用商业渠道游戏玩法来完成流量的激活、留存、转化、散播。

通过裂变,提高销量,并不是企业做私域的终局。私域做到最后,是企业能够更好地去理解品牌、用户,改变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对社会更有意义。

未来,几乎所有企业都会做私域,消费者很可能不会接受那么多的企业微信,也不会安装那么多的APP,而是在出行、美发、服饰等方面选择固定的几家甚至一家,类似小布一样让消费者记在心中的企业。

到那时,私域不再是企业的资源,而是用户可选择的资源。只有企业真正融入到消费者的生活中,让消费者记在心中,才算真正的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