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以来,对56家企业开展“上门惠企帮扶”,解决300余个问题,助企免去数百万元环保处罚;实施环评承诺制审批等模式,环评报告书审批时限最快可压缩到1个工作日;对危害不大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处罚、对积极整改的违法行为从轻处罚,免罚超900万元,从轻处罚近300万元……今年以来,苏州市吴江生态环境局积极推进“蓝天碧水党旗红”党建工程,构建“党建引领、政企联动、绿色发展”发展新格局,将党建工作的“软实力”转化为绿色发展的“硬支撑”,持续推动绿色发展,让“大美吴江”成色更足。

截至6月底,吴江区国省控站点PM2.5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位列全省54个县(市、区)中第7位;11个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100%,地表水环境质量位列全省第7位,太湖连续十五年实现“两个确保”。吴江先后荣获江苏省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全区7个镇、5个村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下沉一线加强执法为民解忧

今年以来,吴江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聚焦当前吴江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在大气污染防治“大干50天”、绿色护考等专项行动中展现铁军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根据《苏州市2023年度治理噪声异味污染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要求,吴江启动“两治一提升”专项行动,全面排查涉及异味、噪声污染投诉的工业企业,依法查处工业企业超标排放扰民行为。6月,吴江生态环境局联合吴江区人民检察院、吴江区污防攻坚办开展高考期间噪声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对中高考考点周边企业、建筑施工工地、娱乐场所等进行现场检查,环境监测人员运用专业技术设备进行噪声监测,对考场周边街道和主要路口噪声污染隐患进行排查,及时制止可能影响考生考试的噪声污染行为,努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为妥善高效解决困扰群众的异味污染问题,吴江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第一执法大队负责人倪平华带队,全面搜集各类异味环境违法线索,梳理分析今年以来异味重复投诉件,集中开展执法检查和跟踪监管,确保整改问题“不反弹”“不回潮”。加强溯源分析,通过走航监测、无人机巡查等措施,彻底查清异味源头,清除异味污染,为群众营造一个安静、舒适、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近年来,吴江生态环境局执法队伍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开展常态化夜间执法检查,开展局长接访和领导包案,依法依规及时处置各类环境信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十三五”以来,吴江区生态环境执法力度始终位居全市前列,环境执法工作2次获评全国先进。

“生态环境服务月”很暖心

5月下旬,吴江生态环境局启动“生态环境服务月”系列活动,以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快捷度、满意度“三度”为衡量标准,持续打响“示范区绿色直通车”服务品牌,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活动为期1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常见问题,组织各科室业务骨干共同编制了这本《生态环境惠企服务手册》,并将服务手册在帮扶指导、现场执法、业务培训等多个场合精准发放,真心实意解决企业忧心事、难心事和烦心事。”吴江生态环境局综合科科长罗辑介绍,这本《手册》分为服务热线、主要服务事项办事流程图、常见政策和业务问题解答三大模块,涵盖了环评审批、排污许可、污染防治、现场管理、信用修复等各方面,让企业“一册在手、办事无忧”。

“送法到一线”,服务企业也要到一线。服务月期间,吴江生态环境局推出定制服务,业务骨干组成的“蓝天碧水党旗红”服务队上门助企纾困。比如,在苏州某上市公司,服务队了解企业环境管理状况后,提醒企业在危废管理、废气治理等方面的不足,并指导企业如何改进;在另一家上市科技公司,服务队与企业EHS就危废标准化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企业在危废申报、转移、贮存等方面的疑问一一解答。截至目前,服务队累计对56家企业开展了“上门惠企帮扶”,共帮助企业发现并及时处理未按要求开展自行监测、危废仓库设置不规范、未及时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等环保问题300余个。

吴江还探索试行“环评告知承诺制”,实施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承诺制服务模式,惠及176个项目,111.4亿元投资,最快实现“立等可取”。推动落实“三线一单”管理机制,加强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的紧密联动。2021年,完成全省首笔超千万排污权抵押贷款,入选江苏省“十佳生态环境治理改革创新案例”。

党建联盟赋能长三角绿色发展

为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2022年6月29日,吴江生态环境局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共同成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吴江)共建基地”,双方分别派员驻点工作,实现高效对接,在水、大气、土壤、固废和新污染物治理等方面开展合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实践经验。

一年来,双方充分发挥党组织共建的活力和优势,党建引领示范区绿色发展实现新突破。在“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党建活动引领下,南京所科研团队助力吴江区在纺织涂层行业VOCs减排、新污染物治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等方面提升了能力,为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特色、有亮点、可复制、可推广的一系列好做法和先进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苏州市吴江生态环境局和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吴兴分局签订《跨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备忘录》,将两地4.6公里分界线两侧各延伸1公里范围作为交叉联合执法区域,进行常态化联合执法。备忘录签订后没几天,与吴兴区织里镇毗邻的吴江区七都镇居民就向吴江生态环境局举报称,有一家铝合金企业有噪声污染。“此前这种跨省举报要层层上报,由生态环境部平台转交办理。”吴江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第五执法大队大队长董赟说。如今,接到举报的第二天,两地生态环境执法队员就来到吴兴区织里镇陆家湾村的这家铝合金企业,直奔压机、模具、包装等车间的问题点位,联合检查发现企业噪声超标,执法人员现场开具整改通知单。通过延伸加强联防联控机制,跨界环境执法效率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吴江生态环境局还牵头成立“青吴嘉绿色生态”党建联盟,以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为抓手,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环境联保共治长效机制建设。吴江区与上海青浦、浙江嘉善、桐乡、南浔等地区签订跨省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备忘录,实现毗邻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全覆盖。示范区生态环境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制度建设入选示范区第一批制度创新经验案例,并向全国推广;跨界联合执法入选生态环境部优化执法方式第一批典型做法和案例;吴江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生态与发展“双优势”转化入选中国改革典型案例。

2022年6月,吴江生态环境局还与吴江区法院、检察院、平望镇共同成立“党建无边界联盟”;同年9月与5家区级机关共同成立星级党建工程建设党建联盟,为吴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