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汽车安全类测试栏目TOP Safety为验证CTB技术对电动车安全性的意义,选择了比亚迪 海豹 参数 图片 )进行了一次新能源汽车双面侧柱碰试验。该试验通过模拟真实严苛的场景,来测试新能源汽车叠加两次侧柱碰后整车的被动安全性以及电池安全性。

搭载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比亚迪海豹在TOP Safety双面侧柱碰试验中,挑战了主驾驶侧柱碰试验,副驾驶后排侧柱碰试验,以及两次侧柱碰后的电池包复用试验,顺利通过了挑战。

侧柱碰撞有多难?

这次海豹采用的侧柱碰撞测试是不同于普通的侧面碰撞。

侧柱碰撞测试,是车辆以时速32km/h的速度,75°的角度,撞向直径254mm的钢柱。

而普通的侧面碰撞,则是一辆1.5吨的车型,以时速50km/h的速度垂直撞向车辆。而下面凸出的部分,宽度达到1676mm,高度达到203mm。

对于新能源车来说,侧柱碰撞要比侧面碰撞更加严苛。普通的侧面碰撞,是用较为宽阔的面去撞击底盘,底盘的多条横梁可以分散冲击力。而侧柱碰撞,是一个点去碰撞车辆的侧面,能够承担主要冲击力的只有撞击点附近的横梁。

简单地说,侧柱碰撞就像用刃口砍人,而侧面碰撞则像用刀面拍人。显然,如果你必须选一种惩罚,只要你想活,你一定会选用刀面拍。

碰撞测试成绩优秀,甚至能上电

第一次侧柱碰撞

第二次侧柱碰撞

在本次的挑战中,这样的测试比亚迪海豹进行了两次,第一次是在主驾驶位置,以时速32km/h的速度,75°的角度,撞向直径254mm的钢柱。第二次是同一台车用副驾驶后排的位置以同样的时速和位置撞击。

试验结果显示,比亚迪海豹整车结构最大变形量183mm,相比传统燃油车平均300mm左右的变形量,搭载CTB技术的海豹最大变形量减小了120mm左右。表明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很好地提升整车结构强度,确保从前到后各个撞击位置的结构安全。

乘员保护方面,在CTB优秀的结构安全基础和气囊缓冲保护下,整车中三个乘员保护指标也全部达到满分,最大化保护每一个用户的生命安全。

最关键的电池部分,两次碰撞后,电池包仅边框产生轻微形变,电池包也没有出现漏液,起火的情况,高压系统够在短时间内将电压降到安全电压区间,有效保证驾乘人员生命安全。为了进一步验证电池包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节目组还把这块碰撞后的电池装到另一台海豹上,结果新车装上碰撞过的电池包后,能够正常行驶。

CTB技术的优势

在CTB技术上市初期,因为电池充当结构件的理念让部分潜在消费者担忧比亚迪海豹在碰撞后的安全性。因为CTB技术以“电池车身一体化”为核心设计理念,通过将刀片电池包与车身刚性连接,二为一形成完整体。

这次的双面侧柱碰撞测试说明了比亚迪海豹的CTB技术在整车安全和电池安全上的优异性能,能够打消大家的疑虑。

相比传统的CTP车身结构,比亚迪的CTB技术将地板和电芯上盖变为同一个部件。能够缩小前机舱与乘员舱,车身侧下框和电池之间的高度差,可以让力的传导更为顺畅,最大程度利用材料本身的强度优势,反而提升了安全性。

视频截图

而且在新能源汽车上,由于电池存在一定的厚度,离地间隙,车内乘坐空间和风阻系数一直是难以兼顾的难题。要离地间隙高,车内乘坐空间大,就会牺牲风阻系数。CTB技术因为取消了底板,在不牺牲离地间隙和乘坐空间的情况下,车内乘坐空间增加了10mm。

面哥总结:从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发展最为迅速的就是中国市场,中国品牌也在引领着电动汽车的发展。CTB技术是比亚迪首创,它在可靠性、安全性上并没有参考案例。此次比亚迪海豹双面碰撞测试成绩优异,验证了CTB技术整体安全性的优异,同时也是对大家的疑惑一次有力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