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军之乡文昌扬名海内外,建国后的1955年被授衔的将军有两位,其中有鼎鼎大名的张云逸大将,另外一位是出色的政工将军符确坚,在新四军任职时,张云逸曾是其上司,走入文昌乡村将军故居,来了解这位政工将军的传奇人生。

考京村,文昌潭牛镇东三里,村庄500多人,有周、罗、潘、符、吴、李等13姓,其中周、罗、潘为最,符姓只有符确坚一家。

房屋三进,建于清末,硬山顶砖木结构,前两进为族人重建,并居住打理,简洁大气,保留有文昌乡村民居特色,第三进为祖屋,也是符确坚居室,解放后将军曾回故乡。

1906年,符确坚进出生于考京村一个贫农家庭,原名符敦秀,家中排行老二,下有两弟弟,父母务农并散打零工养家,拮据的生活让其到了十一岁时,父亲才供其上村学,童年的他走上了边读书边放牛的生活。

敦秀聪明好学,勤奋努力,成绩优异,在校读书5年中,家中增添了两位弟弟,让本不容易的家境过得紧巴巴的,为减轻负担,他为家着想辍学打工。

1925年,在亲友的帮助下,出南洋到新加坡橡胶厂打工,南洋的履练让其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并有接触了进步的思想,1927年,在新加坡加入了我党组织,满胸势血,开始了救国运动的非凡历程。

1929年,军阀混战时期,他毅然回国开展革命活动,出任文昌县二十一区区委书记,早期的工作,困难重重,让这位踌躇满志侨归的年轻人,满腔热血投入到工作中来。

当琼崖革命活动达到高潮时,二十一区区委遭受敌人包围,符敦秀被敌人通缉,为躲避敌人锋芒,改名符确坚,继续展开工作。

1932年,敌旅陈汉光对琼崖苏区进行袭击,并对考京村进行围剿,以搜捕符确坚。此时符确坚遇到了人生中的悲痛时刻,母亲因他而被杀害,妻子选择了改嫁;符确坚被迫逃亡香港。

1934年,在组织安排下,符确坚派往厦门进行地下活动,并由厦门进入江西苏区工作,在江西苏区,陈云安排其入中央财政部文书科,部长林伯渠见其写得一手好字,让其担任缮写工作。

同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担任没收委员会保管科长。

到达陕北后任中央财政部文书科科长兼印刷所所长,1936年任中央财政部国库局局长兼统收局局长;同年入红军大学学习;随后被调往陕北公学任队长。

1937年,符确坚在新四军政治部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符确坚在新四军政治部工作

1937年,符确坚调往广东地下工作时,其间出现了一插曲,符确坚睡觉时会出现说梦话的习惯,组织考虑其不宜继续担任此职,为安全起见,把他调回中央财政部担任秘书长。

抗日战争爆发,符确坚赴江西任新四军军政治部组织部干部科长,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机要秘书,

1938年后,历任新四军后方留守处政治处主任,新四军政治部干部科科长;1940年调任新四军总兵站担任政治委员,总兵站是由原后方留守处政编而成,下属单位有警卫营、医院、修械所等单位,存在着混乱的各种问题,工作难度大,符确竖凭借着过硬的政治组织工作,让总兵站走入正轨,为军部的扩张工作交出了出色的答卷。

1941年1月,皖南事件后,上层决定重建新四军,继续抗日战争,军部统编成七个师,此时文昌同乡兼领导张云逸出任新四军副军长。

符确坚任一师三旅政治部副主任、一师组织部副部长,1942年任一师组织部部长。

此后入华中党校学习,1944年自党校出来后,调任苏中军区第4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次年任分区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46年,解放战争时期,编入华东野战军1纵2旅副政委,同年12月华东军区,任直属滨海军分区副政委

1948年,出任华东野战军4纵10师政委,次年担任23军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渡江及解放南京、上海等战役。

1959年,符确坚在三亚榆林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9年,符确坚在三亚榆林港
1953年,符确坚回家乡考京故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3年,符确坚回家乡考京故居

新中国成立后,任23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2年任31军的政治委员,1955年调任南京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同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一级解放勋章等荣誉,这也是国家对这位在新中国成立中,在政工岗位上做出重要贡献的干部的肯定。

1960年调任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南京军区军事法院院长。

1968年,因被诬陷为特务而蒙受莫须有的罪名在东北受审,1972年8月21日病去世,1978年恢复名誉,并举行悼念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