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安三万里》中,李白曾对高适的一首诗,评价极高,说他心中的锦绣文章,已经流露了出来,还吟诵了几句,说那首诗一定会千古流传的。

这首诗,便是高适的名作《燕歌行》。这是一首乐府旧题,但是在高适笔下写来,却真的如锦绣文章一般,让人一读三叹息,的确是他无与伦比的杰作,甚至可以称为高适的边塞第一诗。

这首诗前,有一个小序,说:“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意思是说,开元二十六年,有个人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一首《燕歌行》给他看,他有感于征战戍边之事,因而也写了一首与之相和。那位“客”的《燕歌行》写得如何,并不知晓,但是高适的这首,却流传千古了。《长安三万里》中无疑做了改编,说高适自己从蓟北回来后题在客栈里的,但是诗中的大致内容,却也表现了出来。

那位醉生梦死、美人歌舞的主将,与他出生入死、奋勇杀敌的战友们,都被他写入了诗中。

这首诗很长,共有14联28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读读,这里只说几句我最喜欢的。

第一个是“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这两句。
这两句,用极其简练的句子,写出了边塞军情紧急的状况,瀚海阑干、猎火狼山,那种紧张、壮阔的景象,那种军情刻不容缓的感觉,一下表现了出来,仿佛让人置身塞外,很有代入感。

第二个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这两句真乃千古奇句也。诗人以鲜明的对比,写出了战士拼命、主将却醉生梦死的极端差别,初读令人愤怒,再读却只感到无奈,最后只能叹息一声,这两句,几乎写绝了古往今来的战争状态,尤其是那些醉生梦死、毫不把战争当回事的主将,一将功成万骨枯,战士用命,却只换来主将的奢靡生活。高适真是敢说,不愧为豪杰!

第三个是“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这两句,写出了征战之人与守家之妇的状态,令人感动,戍边远征之人只能频频回顾家乡的方向,而在家操持的妻子除了肠断城南,欲哭无泪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呢?一个家庭由此而支离破碎,怎能不令人心痛。本来,保家卫国,无可厚非,但是,穷兵黩武,随意发动战争带来的苦难,却只有普通人去承担了。

安史之乱,一战而将唐朝国力拖垮,从此大唐辉煌不再,实力急转而下,可见战争之破坏性。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当慎之又慎!当然,安史之乱,并没有给唐朝做出选择,它只能被搅入其中。

第四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写战场的状态,杀气震天、寒声碎夜,战斗之激烈、战场之残酷,尽现于此了。

高适是真的在边塞斗争过的人,所以他的诗,充满了真知真见,全是自身感受,他的边塞诗不止一首,但这首《燕歌行》的乐府旧题,的确写得极好,用近三十句的篇幅,写了塞外的艰苦环境、敌人的凶猛残酷、兵士生活的艰苦、主将醉生梦死的奢靡、闺中佳人的无奈、战斗场景的壮烈……几乎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这样一首诗,是值得背诵的!

《长安三万里》的确是一部极好的电影,对于推广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有功劳的。支持一下这样的电影,我觉得,真比看什么小鲜肉、外国大片之类的有意义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