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序是大善人,愿意帮助穷人。有一个人,经常接受他的施舍,想要报答他的恩情。
这个人懂风水,对苏序说,我找到了两处好墓地,“一富一贵”,你选一个吧。
苏序说,“我希望我的子孙能够读书,但不希望变得富有。”
男子带苏序去眉山看可以保护后裔贵族的墓地。点一盏灯,放在地上,风永远不会把它吹灭。
后来,苏序把自己的母亲埋在了那个墓地里。
这是明朝人讲的故事。听起来很奇怪而且无穷无尽。不过没关系,只要读者知道苏序是谁,故事就完整了。
苏序是宋朝人,家住四川眉山。
有一个儿子,名叫苏洵,出生于1009年。
苏洵有两个儿子,一是苏轼,二是苏辙。
▲苏逊肖像
1
苏洵19岁与妻子程氏结婚,第二年生下女儿,可惜未满一岁就去世了。此后两年,程夫人未能怀孕,苏洵十分着急:二十年过去了,没有未来,压力巨大。
22岁那年,苏洵开始崇拜生育信仰男神——松子张先。据说每天烧香非常虔诚。3年后,继承人陆续接续,几乎一年生一个孩子:
1033年,苏洵25岁,与程夫人又有一个女儿(10岁去世);
1034年,生子(4岁去世);
1035年,又生女儿(婚后不久病逝,年仅19岁);
1037年初,苏轼出生;
公元1039年,苏辙出生。
苏寻很“摇滚”。他经常独自背起背包,乘船或骑马,到处旅行,结交朋友。
他写了一首诗来总结自己的早年生活:
年轻人喜欢奇迹,但又洒脱。
放眼世界,我喜欢宇宙的广阔。
看山河不倦,浩然不忘还。
最后一次旅行,37岁的苏寻留下9岁的苏适和7岁的苏哲,独自前往。有人说他其实参加过科举考试。
他先乘船离开四川,然后骑马前往当时的帝都开封。然后一路南下,到了江西。地学教授刘菊是眉山当地的名人。他传授苏轼兄弟节奏和配对技巧。
有一次,刘菊在课堂上写了一首咏白鹭的诗。当读到最后两句“渔翁忽然起身,雪花随风飘”时,苏轼立马说老师的诗不错,只是最后一句改成了“雪花”怎么样?落在芦苇丛中”?
刘菊听后说,我不能再当你的老师了。
苏洵为两个儿子编撰了数千卷书籍作为教材,并对儿子们说:“读书足以从内治身,从外治人。”也就是说,读完这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绰绰有余。
他没有按照科举大纲来教儿子们,而是以孟子、韩愈、欧阳修的文章为范文,让他们学习写古文。
许多年后,苏轼兄弟参加了科举考试。那一年,科举方向发生了变化,从重诗文转向论策,主考的是欧阳修——苏轼兄弟背诵、模仿他的文章,所以不要太熟悉他的风格。
苏洵不仅预见到了科举风气的变化,还获得了主考官的称号。他在两个儿子同时考上进士的光辉事迹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难怪宋人开玩笑说,考试前,苏轼兄弟担心其中一人考不及格。
苏洵本人不屑参加科举考试,但他却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科举高手。
▲纪录片《苏东坡》截图
3
不仅如此,苏寻在两个儿子正式出道之前,还是他们的经纪人。
他很早就决定,他的两个儿子一定会成为伟大的人才。
在名文《名二子说》中,苏洵这样解释给两个儿子起名“士”、“哲”的原因:
轮、辐、盖、座皆为车,石却孤身一人,若无其事。虽然,当我去施时,我并没有看到它是一辆成品车。石虎,你怕是不会表现在外面吧。 天下车皆有车辙,论车功则无车辙。虽说,车仆马匹都死了,麻烦也就没那么好了。处于同一地位的人,善于在祸福之间。所以,我知道它是免费的。
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车轮、辐条、车顶、车厢都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但作为扶手的横杆(即Shi)似乎没什么用处。但如果没有Shi,它就不是一辆完整的汽车。十二,我担心的是你不隐藏自己的锋芒。
▲安徽滁州欧阳修纪念馆来源/摄影
4
到达开封时,苏轼、苏辙兄弟正在积极准备明年春天的科举考试,而苏洵则与京城名臣、官员交往频繁。
作为父亲和管理者,苏寻的任务就是“卖”自己的两个儿子。当然,前提是他得先“推销”自己,这样才能让人信服。
他拿着雷剑父和张方平的推荐信,挑选了20幅自己最得意的代表作,去见了欧阳修。
雷剑父在给欧阳修的信中说:
建父不可能在贫贱中崛起,但这并不是建父的责任。如果智勋不告诉别人,建福就会有罪。使用就是不敢固化自己的初衷,不敢听别人的。恭喜供职翰林的执事,以文章忠义为天下之主,贫富贵贱,当执事。项哲、熏与执事互不相识,则天下不负执事之责。今日亦读剑父之书,已达先前境界,荀将见东剑为京城执事。从此,天下将厌倦巽执事。
这段话很有趣,是对欧阳修赤裸裸的“威胁”。
就是说我雷剑夫人说话轻浮,没有能力让苏寻出名。这不是我的责任或罪过。但既然知道了苏寻这样奇怪的人的存在,如果我不说出来,那就是我的错了。而您(指欧阳修)是当今文坛的领军人物,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以前你不认识苏寻,就算他死得无名,也与你无关。但现在不同了,你看了我的推荐信,你已经知道了苏寻的存在,况且,苏寻也想和你面对面,从此以后,苏寻有名无名,天下人都认为说明他和你关系很好了。
欧阳修原本是北宋文坛最著名的斥候。听说有这么一个有巨星潜质的人,他连忙把文章拿来看了。读完后,确实很有用,我立刻称赞苏洵是“当代荀子”。
他正式上呈朝廷《荐布衣苏洵状》,大力称赞苏洵的文章“文辞卓绝,富古而切时,言辞实用而有用”。更重要的是,苏洵不是一个只会写文章的文士,而是一个能针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天才。但他生活安逸,不追求仕途。如果没有人推荐他,他就会被埋葬在这盛世之中。
后来,欧阳修取代雷剑父、张方平,成为苏洵父子在朝堂上最有力的拥护者。
欧阳修将苏洵父子推荐给韩启、富弼、文彦博等当朝重臣。短时间内,苏洵作为一个平民,频频成为京城权贵的座上宾。
苏洵的文章也一夜走红,引领了京城的文风。
▲苏轼肖像
5
苏寻走红了,他的两个儿子也很快走红了。
1057年春的科举考试中,苏轼和苏辙双双名列第一,脱颖而出。
主考官是欧阳修。
苏轼兄弟入榜源于欧阳修对科举文体的改革。但苏洵早年在教儿子作曲时就预见到了这一点。
榜单发布后,关于苏轼兄弟的上榜引发了不少争议。
与同时上榜的曾巩不同,苏轼兄弟此前知名度并不高,不少学者表示不满并开始抗议。欧阳修的儿子欧阳发后来回忆道:“二苏出自西川,无知之人,一登上位,士人愤慨,怨声载道,遂为有点不相信。”
学者们是如何被说服的?
苏轼哥哥的文章真好。这是主要前提,但还不够。关键是要有一个人来支持。所以出手的是欧阳修。
名单公布后,欧阳修狠狠地夸奖了苏轼的哥哥,说后浪猛,老夫应该避开这个人(苏轼),放过他。后来,苏轼确实成为欧阳修的继承者,取代曾巩,成为北宋文坛的领军人物。
除了欧阳修之外,韩琪、司马光等人也是苏洵父子的贵族。
公元1061年,苏轼和苏辙同时被推荐参加宋仁宗亲自主持的系统考试。
临近考试时间,苏哲突然病倒了。
宰相韩琦闻讯,特意向宋仁宗申请延期考试。他的理由是,今年的考试,苏轼和苏辙的威望最高。现在苏哲生病了,如果两个兄弟中有一个未能参加考试,那么大家就都难了。宋仁宗同意了。朝廷随即宣布,当年的制试推迟二十天。
韩琪看到参加强制考试的人不少,一度当众表示,二苏来了,你敢和他们同场考试吗?据说此言一出,放弃考试的人“十之八九”。
这次考试,只录取了三个人。
考官司马光非常欣赏尔苏的文章,将苏轼、苏辙列为最高等级——三级被录取。然而苏辙的施政文却写得十分尖锐,直言宋仁宗苦于政治,好色好面,赏赐过多,导致国家贫困。这引起了审查人员的争议。另一位考官胡苏则认为苏哲的言语失礼,不应该被录取。司马光据理力争,说苏辙“同班三人中,独有爱君忧国之心,必须受之”。
最终,尽管在施政文章中被骂,宋仁宗还是亲自做出了决定:“若要直截了当,弃之不顾,世上还骂我什么!”等,苏哲被录用为四等,升职了。
退宫后,宋仁宗难掩内心的喜悦,自豪地对曹皇后说:“今日,我的子孙有了两位宰相!”
▲苏哲肖像
两个儿子早已功成名就,苏洵本人也成为北宋最具传奇色彩的平民文人之一。历史永远不会抹去他们的名字。
可是苏寻又有了新的麻烦。
当他名满天下,能与名臣豪门平起平坐时,他久违的斗志又被点燃了。
虽然多年来他无意做官,但他内心却想成为皇帝的老师,给时代开药方。
欧阳修等人也希望朝廷能够将苏洵引入体制,并授予相应的官职。这让苏寻抱有很大的期望。
但是,再等再等,就等不到朝廷的委托了。
苏洵急了,直接写信给宰相韩琦诉苦:
“幸好如今的官名气不大,但夫君却格外感兴趣。至于做官,他犹豫了很多年。夫君!天下的官吏怎能因为埙而多余呢?”
北宋的“冗官”问题是人尽皆知的,所以苏洵拿它来调侃有司,说你给我官位有什么问题,难道天下的官员都因为我而冗余了,苏寻,一个人吗?
等了两年多,朝廷才下旨让苏洵参加考试。如果考试合格,就可以直接任命为官。
苏寻很有个性。他认为朝廷让他参加考试是因为他不相信他平时的文章,所以他以生病为由拒绝参加考试。
同时写了一篇近七千字的文章《上皇帝书》,提出了他对天下事的十大改革建议。同年,王安石还上书万言皇帝,提出“改世邪道之法”。但宋仁宗没有回应他们的任何改革计划。
不过,由此可见,苏洵本质上是一个和王安石一样有野心的改革家。然而苏洵却没有王安石那么幸运,他等不及立志变法的宋神宗即位。否则,历史将铭记的不仅是作家苏逊的名字,还将铭记维新家苏逊的传奇。
其实,苏洵虽然常年住在西南角,但他精通历史,一眼就能看穿宋仁宗繁荣背后的危机。
在他最著名的政治文章《六国论》中,他写道:
“六国之灭,无兵不为劣势,战事不好,劣势在于贿赂秦国,贿赂秦国,失去实力,便是灭亡之道。”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兵器不锋利,打仗打不好。割地贿赂秦国,自身实力就会丧失,这是其灭亡的根本原因。
在最后写道:
“夫君与六国、秦同为诸侯,实力弱于秦,但仍有不贿赂之胜之势。苟倚天下这么大,六国灭亡的故事是六国再次衰落。”
六国与秦同为诸侯。他们的实力比秦国弱,但不贿赂土地,还是有打败秦国的可能的。如果一个称霸世界的大国,却采取自己的坏政策,重蹈六国的覆辙,割地收买,走向灭亡,那就连六国都不如了。
纵观北宋,读过这篇《六国论》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苏洵是在以古伤今,讽刺当时朝廷的换和政策。契丹人。
但像苏洵这样的民间鹰派,在宋仁宗后期不太可能得到重用。
最后,朝廷还是赐予苏洵一个县长簿的低级职位,并留在北京参与礼书的修撰。
公元1066年,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进京十年后,病逝,享年58岁。
苏洵之死震惊朝野。一百多位士大夫为他写下了挽歌。
苏洵去世时,苏轼30岁,苏辙28岁。此后两兄弟的仕途坎坷,却被早年预言他们未来的父亲《名二子说》一一预言:
苏哲是一个比较稳重的人,曾经官至副总理的位置;而苏轼则表现出了他的犀利。
千百年来,“三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传奇。有人喜欢苏洵的豪放,有人喜欢苏轼的超凡垂直,有人喜欢苏辙的深邃。
他们一起进入了中国文学最重要的榜单——“唐宋八大家”,一举占据了三个席位。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这样著名的父子三人组大概只有两个:
公元1000年之前有一对,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号称“三曹”;公元1000年后,又出现了一对,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被称为“三苏”。
无与伦比的传奇,至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