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由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主办的辽宁“时代楷模”发布会上,以宋晓东、朱德臣、侯贵、李东魁、李明明、黄征、方磊等人为代表的“彰武治沙群体”荣获辽宁“时代楷模”称号。这是“彰武治沙群体”继2016年“辽宁好人”颁奖盛典和2021年辽宁“最美人物”颁奖盛典之后,第三次登上省级颁奖盛典舞台。这份荣誉属于在防沙治沙道路上坚守了70余年的一代又一代彰武人民。他们用执著与艰守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他们的血脉里浸透并传承着同样一种治沙精神。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彰武治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生之年,我不下山”

“我叫侯贵,是一名有着48年党龄的老党员,我就一个念头,那就是把风沙治住!有生之年,我不下山。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种树不停!”在发布会上,面对主持人的采访,侯贵的话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今年72岁的侯贵是彰武县四合城镇刘家村的一名老党员,曾任5年村主任。2001年,本来生活条件不错的侯贵毅然决然地开始与国营彰武县四合城林场合作造林。2002年5月,他与林场签订2073亩国合造林合同。林场提供难以治理的宜林沙荒地,侯贵个人出资出力造林并负责管护。

为了专心造林,侯贵辞掉了村主任职务,深居山林,一干就是20多年,使这片荒沙一点点停下了继续进犯的脚步。20多年的艰苦奋斗,荒山变成了绿洲,他以一人的付出,在2400余亩的沙地上种下了20多万株树木。在科尔沁沙地南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建起了一道抗击风沙的绿色屏障,在辽蒙边界树起了一块绿色的丰碑。他用自己的治沙事迹,展示了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和坚韧品格,树立了彰武治沙人的光辉形象。

“有你这样的父亲,我特别骄傲”

颁奖盛典现场,有一对父女的故事特别感人。他们就是“马背上的护林员”李东魁和他的女儿、彰武县阿尔乡镇阿尔乡村党支部书记李明明。

今年59岁的李东魁,少年时就和父亲一起在林场栽树、护林,入伍三年后退役,又回到彰武县章古台林场当上一名护林员。自1980年代至今,他始终坚守在护林员岗位上,默默守护着8500亩森林,行程超过20万公里。作为一名护林员,他不仅要制止森林中垦荒和滥砍滥伐等毁林行为,还要承担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预警任务。由于林区属沙地,而且范围很大,崎岖难行,林场为李东魁配了一匹马。一年365天,李东魁几乎每天都在马背上度过。为了更好地巡护森林,他直接把家安到了山里。从此,一匹老马,一个水壶,8500多亩樟子松林,每天巡护10多个小时,李东魁一干就是30多年……在他的精心守护下,创造了连续38年无森林火灾和重大涉林案件的奇迹。

李东魁的一言一行,无时不在感染着他的女儿李明明。大学毕业后,原本可以留在省城工作的李明明毅然选择回到了阿尔乡镇阿尔乡村。今年34岁的李明明,任阿尔乡村党支部书记。她时刻以父亲为榜样,以一代代彰武治沙人的治沙精神鼓舞和鞭策自己,默默付出,带领村民走上了绿富同行、绿富同兴的新时代治沙之路。

阿尔乡村位于彰武县的北端,毗邻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沙化严重,土壤贫瘠,种植品种主要是杂粮,收入微薄。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居环境,2021年,阿尔乡村新房子屯建起了一座养殖小区。该项目满负荷养殖量近800头,一个饲养周期可给村民带来收益320万元,并为村集体带来收益28万元。同时,小区内的粪污处理能力可达到日处理300立方米左右,变粪为肥、变粪为煤的同时,既能有效破解养殖规模扩大与人居环境整洁的矛盾,又推动了“以肥养沙”。同年,李明明又在村里分别建起了膨化饲料厂和光伏项目,使阿尔乡村在生态建设步步高的同时,村集体年收入超过百万元。

“38年守护山林,你把每一棵树都当成了孩子,而对自己的女儿有什么遗憾吗?”面对主持人的提问,李东魁坦言:“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闺女结婚的婚礼我都没参加。”“那段时间我真是很伤心,心想,谁家的爸爸能这样啊,觉得在他的心里,我连那些树都不如,也哭了好几次。我爸爸好多次都小心翼翼地想和我说话,我都故意不理他……后来我明白了爸爸的想法:当时正是火灾高发的季节,他护林30多年,林子在他手里从没有过一丁点儿闪失。如果因为参加婚礼这半天,万一着了火,他得懊悔死。”李明明转身对着父亲讲,“现在想起这件事,我还是特别后悔,那时候还是太不懂事……有你这样的父亲,我特别骄傲!”

“我一生都在和树打交道”

“ 我这一生都在和树打交道。1983年我刚到彰武的时候,发现成片的樟子松枯死,便暗下决心,一定要找出原因和防治方法……”

1983年,19岁的宋晓东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怀着满腔科研梦想来到位于彰武县章古台镇的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白天,他上山劳作,风吹沙打;晚上,他潜心科研,挑灯夜战。为加快研究步伐,他把显微镜、病虫害标本、瓶瓶罐罐等实验器具搬到家中,门槛被他当成制作标本的案板,弄得百孔千疮,冰箱也被他放满了病虫害标本。

为了深入研究樟子松枯死原因及防治技术,1997年,宋晓东赴美留学。留学期间,他博览国外大量文献,收集到重要的研究资料,积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