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山人自有妙计”这话,大家估计会优先想到“诸葛孔明”。当年东吴招刘备入赘,孔明仅凭“三个锦囊”,便让周瑜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笑语。但如果较真一点,“三个锦囊”并非诸葛亮所创,而是出自曹操。

孔明的锦囊妙计出现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话说周瑜想夺回荆州不成,想出一计:派吕范来荆州说亲,以招刘备入赘的名义,骗刘备来东吴,然后加以囚禁。

刘备担心这是周瑜加害之计,正犹豫不决,孔明却已替刘备答应下来,临行前给保驾前往的赵云三个锦囊,要他按时间分别拆开。

赵云随刘备到南徐,遭到困难时,打开诸葛亮事先交付的锦囊,果然一路上化险为夷,顺利完成任务。

《三国演义》为了凸显孔明的足智多谋,常虚构或移花接木若干情节在他身上。类似“锦囊妙计”的情节,确实发生于三国时期,不过不是诸葛亮所创,而是出自刘备的大对头曹操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公元215年8月,曹操率军赴汉中征讨张鲁,临行前他研判:孙权很有可能趁他无法东顾之时,来偷袭东线重镇合肥。

因此他写了一封“密教”(密封的命令)给护军薛悌,封皮上书“贼至,乃发”,意思就是敌军打来时才能拆阅。

果然,孙权见曹军主力西移,发动十万大军来攻合肥,薛悌取出这封“密教”,当着合肥守将张辽、李典、乐进三人的面拆阅。

上面写着“如果孙权来攻,张辽、李典两将出战,乐进守城,薛护军不必参与行动”。

张辽等人按照曹操的指令行事,果然以七千守军挡住了孙权十万大军的进攻,保住了合肥。

曹操留下的“密教”之所以能够奏效,主要的原因是他了解张辽、乐进等人的性格、能力。针对他们擅长的领域进行分工,使守将搭配合作,打出1+1+1>3的效果。

张辽、李典勇猛善战,适合在野外战场冲锋陷阵;乐进冷静持重,颇具判断力,应该留守城中,布置防务。至于薛悌则是文臣,不必参与,以免干扰战局。

这是很高明的敌情判断与人事安排,至于小说中孔明先生的三个锦囊妙计。

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状况、该怎么应对,事前无不规划得十二分妥善,就连可能发生的变数都考虑在内,也未免太过“未卜先知”了!

网上有很多正史粉,时常批判演义粉不读历史,只沉迷于虚假小说之中。而演义粉也时常回击“看过正史有什么大不了的”。

在我看来,其实两者并不对立,可以互补。有人喜欢《三国演义》的文学性,有人喜欢《三国志》的真实性。

就好比《明朝那些事》和《明实录》、《福尔摩斯探案集》和刑侦档案、《灌篮高手》和NBA。哪个好看?

不能因为小说的虚构性而否认其文学价值,也不能因为史书的枯燥乏味就否认其学术地位。

您还知道三国的哪些冷知识?欢迎留言。

点赞关注我,与你一同,穿越古今,品百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