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来自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起源于汉代。七夕节,就是女孩子们乞巧的节日。

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七夕节日的记载是在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里面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另外还有拜织女的活动。在七夕夜,少女、少妇们五六人或十来人相约一起“拜织女”,她们在月光下摆一张香案,案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采鲜花几朵,束上红纸,插在瓶中并置于案上,花瓶前放一个小香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七夕的风俗名目繁多,比如:穿针斗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晒书晒衣、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诞、染指甲、妇女洗发、结扎巧姑、拜“七娘妈”……总体来说,各地的风俗都会侧重其中的一两样。

而在江门五邑地区,有类似“拜织女”的活动,但现在都不仅限于妇女,很多家庭都会进行传统的七夕节“慕仙”活动了。

在这一天,很多花店门口都摆出了应节用来“慕仙”的小花篮和秧苗,水果店也会推出各式各样的水果。

“慕仙”在江门其实是拜七姐的活动。主要是要有七样新鲜的瓜果,七种鲜花,还会有七碗芝麻糊,有些家庭也会用江门凉粉代替。这些时鲜供奉还要在庭院中过夜第二天才撤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些传统的七夕“慕仙”习俗里,七样瓜果里除了水果,还包括有菱角、芋头、栗子,和蘋婆类的时鲜。用这些鲜果供奉有什么含义就不太清楚,感觉是寓意好的,凑齐七种就行。不过,当中最符合要求的就是蘋婆果。

蘋婆果,又叫七姐果。相传是唐代三藏法师从西域传入,因七月初七是牛郎与七姐相聚日,故称“七姐果”。广东民间的习俗,每年七月初七“乞巧节”都用“七姐果”供奉。

至于用发好的秧苗祭拜仙女祈福的传统,感觉类似于种生求子的风俗。这个风俗是在七夕前几天,播下粟米的种子,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瓷碗中,等它长出芽后,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

不过,本地有老人家说是把愿望写在纸条上,放在秧苗上,放到竹筒里,这样就能吸引那些为牛郎织女搭桥的喜鹊来把秧苗和愿望带走,大家就可以心想事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们还说,要是把供奉过夜的秧苗晒干,还可以治疗一些病症。

有神奇效果的不止秧苗,还有在这天放在庭中过夜的水,就连在这天供奉过夜的冬瓜,都会在经过一夜之后,变得神乎其神。

据说这天取的水可以经年不变质,用来和冬瓜浸泡,或者加入大米做成的“臭米水”,都是有奇效的,而具体症状就不作讨论了。

在一些地方,直接就有七夕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都是源于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的泉水、河水,就如同取自天上的银河水,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就称之“天孙(即织女)圣水”。

既然这么神奇,今晚我们要不要也接一盆“天孙圣水”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