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汉子”们无法秒变“萌妹子”,但痛经可以!这个堪称肚子经历“十级地震”的妇科疾病,让无数女性“生不如死”。

但最让她们苦不堪言的并不是痛经带来的生理不适,而是直男男伴们只会说:多喝热水!

“痛经”作为女性的常见妇科病之一,早在秦汉医书《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中已有记载。中医对“痛经”的定义是指妇女凡在经期前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难忍的病症。其中说到“痛经”的主要机理是气血运行的阻碍,常见原因有寒凝、肝郁及气血亏虚等。一般而言,寒凝的患者往往行经前及行经期间小腹冷痛,重则累及腰骶部,得热痛减,经量少,色黯。

痛经不仅严重影响女性的日常生活,还会对其身体造成持久性伤害。缓解痛经也并不只有喝热水那么简单!许多人可能会选择吃止痛药或者捂热水袋,但这些方法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如何有效缓解痛经呢?不妨来了解一下中医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痛经有行气散寒、通经止痛和调补气血、温养胞宫的作用。对于原发性痛经有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的优点。痛经时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此时给予针灸治疗,可缓解痉挛而即时止痛。此外,针灸治疗还能调节机体内分泌和免疫功能,改善神经、神经递质代谢和子宫微环境障碍等环节干预原发性痛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治疗痛经有哪些针对性的中医治疗?

1.针灸治疗:

常取三阴交、中级、次髎、地机等为主穴,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配以相应的辅穴,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

2.耳针法治疗:

选内生殖器、交感、皮质下等穴,每次选2至4穴,每次留针20至30分钟。

3.脐灸疗法:

关元穴作为治疗痛经主要穴位之一,又称“丹田”,位置在小腹上,前正中线上,肚脐眼下3寸,能温补元气。现代研究表明刺激关元穴可以减少子宫平滑肌的收缩缓解疼痛,调节IL-2、5-HT水平以减轻子宫局部炎症反应,调控大脑疼痛调节中枢来缓解痛经。

针灸治疗及经期注意事项:

1.针灸治疗痛经一般建议从经前一周开始,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2.经期宜保暖,注意营养和卫生,忌食生冷及冒雨涉水,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寒湿凝滯者可服生姜赤砂糖水,局部热敷及温水淋浴亦可暂时缓解疼痛。

3.经期宜放平心态,放松心情,消除对痛经的焦虑和恐惧,避免精神刺激引发更强烈的痛感。

中医针灸门诊: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门诊地点:杭州市妇产科医院门诊五楼中医特色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