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年,礼崩乐坏,天下有刀兵之象。

周朝守藏室之史老聃,察觉周王朝气数将尽,于是弃官归隐,骑青牛西行,出函谷关。

“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函谷关令尹喜远望见紫气东来,浩荡三万里。

随后老子骑青牛而至,于是他拦住老子,请教修道之法。

老子无奈,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经》。

道德经》开篇就是12个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12个字,说出了这个世界的真相。

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按照现在的解读,大家会认为它无所不包。

短短5000个字,涵盖整个宇宙的奥秘。

但是,如果从最初的缘起来看,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

《道德经》是讲“修道”的书。

因为,当时尹喜拦住老子,就是请教“修道之法”

既然是请教如何修道,《道德经》自然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就像一个学生向老师请教数学问题,老师总不能给出一个物理的答案。

只是,“道”太过微妙,老子只能用各种比喻和类比来讲解。

在这些类比中,老子就讲到了治国、作战,甚至房中术的内容。

以世间俗情来讲解“出世间”的玄妙微识。

这很难。

就像,你对一个从来没有见过雪的人来描述雪的情状。

你只能用他见过、理解的东西来给他形容,比如:

雪是白色的,漫天飘舞如柳絮,落到地上又像一样,雪会化成水。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

很多人听到后,会把雪、柳絮、盐、水当成是雪。

但是,这些形容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雪,它们并不是雪。

这些比喻和形容都像是指向月亮的手指。

用手指指着月亮,是为了让你去看到月亮。

但是,很多人却执着于手指,紧盯着手指。

不要盯着手指,去看月亮。

这是证道者们面临的困境。

释迦牟尼和老子都遇到了这种问题。

他们见过雪,却没法给没见过雪的我们讲述,于是他们用各种比喻和类比,但很多人又沉溺于这些比喻的说法。

所以,释迦牟尼才会强调:

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你们要知道,我说的所有内容,只是为了让你能渡河到彼岸的筏子。

筏子不重要,到彼岸才重要。

因为担心大家沉溺于筏子,释迦牟尼甚至说了“狠话”: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

我什么都没说,所有的说法和经文只是为了让人开悟。

因此,老子也说:道可道,非常道。

所谓修道之法,要去盯住“道”,而不要被那些说法和比喻影响。

于是就有了接下来“名可名,非常名”。

名可名,非常名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概念”的世界里。

所有的概念,都是别人植入给你的。

生活里99%的焦虑,就来自于你对这些概念的执着。

很多人的生活重压来自于:买房买车。

为什么要买房买车?

因为这些被定义成了财富。

是的,财富是被定义出来的。

想一想三四十年前,那时候结婚的标配是“三大件”:

手表、自行车、缝纫机。

这是当时的“财富”定义,拥有这些就会被别人羡慕。

于是,大家争先恐后去筹备“三大件”。

可是,当这些东西普及了以后,他们就不再被当做“财富”。

俗称:大家都有了,就没有必要炫耀了。

于是,新的“结婚三大件”出现了:车子、房子和票子。

在某个时间段里,拥有这些是会被羡慕的。

所以,它们被定义成了新的“财富”。

可是,当这些东西也成了人人都有的时候,它还重要吗?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是被“定义”的。

很多人告诉你:这个很重要,那个很重要。

但是,重要不重要不是别人说了算的,对你重要才重要。

所以,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

不要生活在别人的定义之中。

别人可以定义,你也可以定义。

很多事情的本身并不重要,只是你对它的定义和解读才重要。

苏东坡和朋友们到沙湖游完,路上遇雨,众人被淋的焦头烂额。

你可以定义(解读)成:遇雨被淋,十分落魄。

但苏东坡定义是:一蓑烟雨任平生。

很多事都是这样,你是可以自己去定义的。

不要过被别人定义的人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12个字,就说出了人生幸福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