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王江月 撰文:董洺辰

场地提供:新锦江大酒店

辛芷蕾:不要失去那个女孩

“在我心里,一直有这样一个人,一个为了成功而苦苦奋斗的女孩。如果我畏畏缩缩,我想我会失去她的。”

“我反对,反对有效。”当这句掷地有声的台词又一次在剧院响起,舞台的聚光正好直射而来,勾勒出她面部坚毅的棱角。首次以话剧演员身份亮相舞台,就要挑战130分钟的高难度独角戏,辛芷蕾以行动实现了自己树立的梦想。

在剧院后台见到辛芷蕾,她果然清瘦不少,已经适应了演出节奏的她,回想起最初登台时的焦虑状态,仍是记忆犹新。“刚开始刚演的时候,真的什么也吃不下,体力消耗还特别大,真的是一天瘦一斤,瘦到自己的肋骨出来。”

每次演出,她习惯在开始前15分钟在侧幕条边上候场,在一片漆黑的氛围里,听着观众有序入场的声音,“像做着一场梦”。

“在我心里,一直有这样一个人,一个为了成功而苦苦奋斗的女孩。如果我畏畏缩缩,我想我会失去她的。”这是《初步举证》的剧本里,最打动辛芷蕾的一句台词,也是她自己的真实写照。每次说出这句台词的时候,她的眼前都会出现那个怀着懵懂与期望,一路跌撞走来的自己,那个咬紧牙关绝不服输的倔强女孩。

无论是多年前毅然放弃服装设计专业,选择走上绝非平顺的演艺道路,还是不畏艰险地接下《初步举证》这部高难度独角戏,总有一个声音在默默地鞭策着她,那就是她由小到大一直藏在心底的信念:不要失去那个女孩。饰演泰莎,对于辛芷蕾来说,既是一场精进演技的挑战之路,也是一次寻回自我与发现使命的旅程。

一起来看看《星月对话》精彩导视吧!

 星月SHOW|辛芷蕾:不要失去那个女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星月SHOW|辛芷蕾:不要失去那个女孩

01

“我不能瞧不起自己,我要勇敢

大量包含专业术语的台词,两小时不间断的表演状态以及由自身完成的服装和道具的调度,接下《初步举证》这部难度极大的独角戏,对于从未登上过舞台,也没有任何话剧表演经验的辛芷蕾而言,无疑是一次近乎疯狂的冒险。

朋友们都劝她,想演话剧,你要一步一步来,先要有个过渡。甚至还有朋友对她放出狠话:你只要敢站上舞台,我就给你跪下,我服你。面对这座看似难以逾越的大山,一向胆大的她,也觉得自己“真的是疯了”。

但是,当她第一次看完《初步举证》的剧本,并和导演交流之后,就再也放不下了。这个故事勾引起她强烈的创作欲望,让她心动不已。演艺圈浮沉多年的经验告诉她,这样的角色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回去一晚上没睡着,比第一次谈恋爱都兴奋,又忐忑,又害怕,又紧张,是很复杂的一种情绪。”

然而,巨大的困难也激发起了她骨子里的韧性与执着。她深刻地了解自己的个性,如果不够勇敢,就此退缩的话,她会瞧不起自己的。于是她一咬牙,对自己说,行,接,不管它,干就完了。

在多个场景中跳进跳出,对演员的情绪掌控力与灵活反应度都是极大的考验。在话剧的前半部分,辛芷蕾需要通过语言和肢体的变化呈现出女主角泰莎在法庭、学校、酒吧与家里等各个场景下的生活状态。而且还要兼顾道具与舞台调度,涉及到的技术成分也很多。

排练初期,自认记忆力非常好的她,竟然还遭遇了从未有过的“台词危机”。登台前,她将台词背得滚瓜烂熟,但加上复杂的舞台调度之后,那些早早就存在心里的台词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这让她很是崩溃,沮丧了好几天。而且在舞台实践的检验下,她发现自己的台词节奏也出现了问题,只能回过头来重新梳理。

但导演周可却似乎对她很有信心,即使在首演前一天还在调整剧本,导演仍然对她说,你听我的,肯定行。辛芷蕾只好胆战心惊地上了台,紧张到能听清自己的阵阵心跳。但她却惊奇地发现,许多看似困难重重的局面,竟然都奇迹般地化解了。

首场演出时发生了一个事故,作为道具的桌子出了问题,没有合并在一起。但观众却非常理解和包容,还通过掌声表达了鼓励和安慰。辛芷蕾定下心神,静静地等待道具归位,再继续演下去,情绪也没有中断。“原来有许多困难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并不是真正的困难,是你自己把自己吓住了,不敢往前走。但只要你迈出那一步,你就没有那么恐惧了。”

由于话剧和影视表演有着显著的不同,为了弥补缺失的舞台技巧,辛芷蕾还在周可导演的帮助下,去上海戏剧学院和学生们一起上课,从零开始训练台词和形体基本功,而这也是她想要突破表演瓶颈的一次尝试。

左右滑动查看图集

“这两年越来越意识到,我演戏只能演到八十分的程度,想要再往上提高,达到优秀,就会非常困难。”她坦言,根本原因还是自己的基础不扎实,所以她要抓住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从八十分往上走。

舞台的独特性也给辛芷蕾带来许多全新的体验。起初,她连谢幕都不会,只是简单地上去鞠个躬就匆匆跑下舞台。“我老觉得自己演的也不是那么好,我在上面站那么长时间,都耽误大家走了。”

后来,一些有过话剧表演经验的朋友“教育”她,让她认真对待谢幕,因为谢幕也是表演的一部分,而且在谢幕的时候,演员也会接收到观众给予的能量,这种互相反馈的过程,是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一种仪式感。此后,她也慢慢开始享受谢幕的时刻。

最初登台的时候,由于恐惧和紧张,她屏蔽了观众席,只沉浸在自己的表演中。而随着舞台掌控力的增强,她在表演时也能抽出一部分目光,逐渐看清了观众各异的表情与姿态,感受到观众的情绪与反应,真正形成一种心灵上的连接。以上种种,都是她在舞台上经历的“奇妙时刻”。

02

“只要被讨论,就应该被看见”

《初步举证》对于辛芷蕾来说,还有一个非凡的意义,就是让她真正感受到了作为演员的责任感。

“以前拍戏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但《初步举证》让我意识到,作为一个演员或者是一个有一点点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我身上是有责任感的。演出这部话剧,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有一部分人看见了,影响了他们。”

作为一部与性侵议题直接相关的话剧,《初步举证》与社会现实的连接十分紧密。参演《初步举证》之后,辛芷蕾越发增强了对这类新闻的关注。在与周围女性的交流中,她也惊讶地发现,曾遭遇这类事件的女性并不在少数,而且这段不堪的经历会给女性的身心带来难以愈合的极大创伤。

这部话剧也唤醒了她自己深埋已久的痛苦回忆。当她背了一个月的剧本时,有一天晚上,她躺在床上,突然脑袋轰了一声,一段似乎早已被遗忘的往事涌上心头。原来她小时候也曾有过被轻微猥亵的经历,但出于自我保护的潜意识,头脑选择性地帮她抹除了这段记忆。到现在,她却发现那段记忆始终像一个腐烂的伤口一样淤积在心里,一直侵害着她的身心。瞬间清醒的她,仿佛重新看到了那个因为害怕、恐惧与自责而不愿面对现实的自己,忍不住在床上痛哭流涕。

《初步举证》中的泰莎,也经历了类似的觉醒过程。起初,她还会炫耀自己能够运用高超的专业技能为性侵案的罪犯脱罪,但直到自己也因与暧昧男同事的一次约会而变成了受害者,才从屈辱中惊醒,决定为自己辩护。这对她的人生来说是一种巨大的颠覆。

“她以前再成功,那都不是她。直到她最后穿上了一件粉色的衬衫,知道自己应该为其他的女性站出来说话的时候,她才是真正的她自己。我也应该像泰莎一样,说点什么,做点什么,哪怕不会起到什么作用。但你连说都不敢说出口,你谈什么做?你连做都做不到,又怎么改变呢?只要说出来了,就有可能改变。只要被讨论,就应该被看见。”。

于是,辛芷蕾将这段过往写在了微博上,得到了许多女性的声援,她们所经历的黑暗时刻甚至更加残酷可怖。在了解的过程中,辛芷蕾经常体会到心尖颤抖的感觉。让她积聚起更多情感能量,投入到话剧的表演中。“我想让别的女孩知道,这不是我们的错,不要永远走在阴影中。”

对于戏剧而言,能够与现实生活发生真正的互动和交汇,其社会功能与潜在力量才算完整地实现。有一次散场后,一位女孩忍着泪颤抖地握着她的手,对她说,感谢你演了这样一部话剧,让我们看到。也有一个女孩给她评论道,看完《初步举证》后,走在街上,手脚冰冷,泪水止不住地流……这些微小却广大的回声,让辛芷蕾感慨动容,也更明确了自己身上的责任。

近期,许多反映女性生存困境的优秀影视作品走进了观众的视野,比如《不完美的受害人》《芭比》以及《消失的她》等。在未来,辛芷蕾也很想尝试更多女性题材的作品,通过自己最大程度的努力,呼唤某些改变的发生。

03

“笨拙地一步步走上来,这才精彩”

在成长经历方面,从黑龙江鹤岗小镇来到北京这座繁华都市打拼的辛芷蕾,也与女主角泰莎有着深刻的共情体验。非科班出身的她,凭着一腔孤勇,一头闯进并不熟悉的演艺圈,经历了十多年的摸爬滚打,终于逐渐被大家所熟识。

采访之前,看了辛芷蕾这些年发的微博,沿着时间线向前追溯,能够看到她一路走来的点滴痕迹。既有11岁时学生证上孩童模样的辛芷蕾,也有2008年初到北京时略带青涩的辛芷蕾,还有当下频繁出现在时尚杂志封面、高端代言活动中以及闪耀在红地毯上的辛芷蕾。

2008年,刚刚成为“北漂”的辛芷蕾,目标就是能把表演当成一个可以谋生的职业。当时的她每天都想绞尽脑汁地思考怎么和导演介绍自己,怎样能够演到自己喜欢的戏。

《初步举证》里有一句台词:“看向你的左边,看向你的右边,谁将被淘汰。”初入表演行业的辛芷蕾,曾面临过无数次被选择和被淘汰的时刻,甚至有时候已经进了组,还会被退回来。有一次被退回之后,她躺在马路上大哭,怀疑自己是不是根本不适合做演员,也产生过放弃的念头。

但她个性中的坚韧也就在于此,即使经历否定和挫折,第二天睡醒之后,她仍然鼓足干劲地继续朝着梦想前进。“我身上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坚持,每次都赢了昨天的自己。”她自嘲中也带着骄傲。

辛芷蕾觉得,自己是一个“许着许着愿望就成真了的人”,只是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梦想成真。她并不希求很快就能实现愿望,相反,她认为只有凭着一股拙劲儿,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山顶,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这个过程,会让她一直充满动力。

当被问及如果有时光机,是否还会选择像当初一样走上这条坎坷之路时,她毫不迟疑地抛出几个字:“当然,这才精彩!”一如她以往的直爽飒利。

XIN ZHI LEI

她的坦率与直接,在《演员的诞生》的舞台上显露无疑。当时的她好胜心很强,很不服气,认为应该是自己赢。在各种场合的发言中,她也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和欲望,“我想赢”,“我要红”,“我要当国际巨星”……这些一段时间内成了她的标签。

时隔五六年,从前那个“把野心都写在脸上”的辛芷蕾,通过对一个个精彩角色的努力耕耘,让大家看到了她身上匹配得起野心的扎实努力。“这个是需要时间了解的,大家会慢慢看到,我是真的是想做一个好演员的。”

她心里最大的欲望,其实是对于表演。在接到一部好戏的时候,她的创作欲会变得异常蓬勃。她接演《初步举证》,也是因为它的高难度和挑战性,会产生刺激,让人兴奋。“如果特别简单,我可能也不会来演了,如果你游刃有余,像做行活一样完成它,干嘛呢?没劲。”

这三年来,她还默默地朝着表演的纵深处行进。她参演了王家卫执导的剧集《繁花》,角色的形象气质与她相差甚远,完全脱离了她的表演舒适区。而与王家卫导演的合作也让她印象深刻。为了寻找人物的感觉,导演要求她随时保持仪态,她感觉自己“脖子都快断了”。“所有的表演方式,都是最不舒服的方式,全部都在意料之外。拍了三年,我正经难受了一两年。”

但三年的“折磨”过后,她逐渐明白过来,导演是要先调整她的外在状态,让她与角色外形贴合,然后再慢慢挖掘人物的内心深处。通过这次漫长的锻炼,她也开发出了自己另一面的表演潜力,重新认识了自己。

“我现在挺随缘的,我不强求什么,遇到了,我就努力去做;没遇到,我就再等一等。”她表情淡然,是沉淀过后的一种彻悟。

04

“找到了对‘辛芷蕾’的认同感”

在优美的乡间长大的辛芷蕾,觉得童年的世界像极了天堂。就像作家萧红在小说《后花园、祖父和我》所描述的那样,她的姥姥家门口也有一片花园,养着小鸭子,前面有条小溪,小溪旁边都是农田。

两年前,辛芷蕾陷入了一段自我认同的焦虑期。长久以来,她都以“演员辛芷蕾”的身份示人,但她自己对“辛芷蕾”这个名字并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那三个字好像代表着另外一个做着演员职业的人,而真正的她还是那个五岁时在姥姥家生活的小女孩。

于是,她产生了重返故乡的强烈愿望。虽然当她回到故地时,小溪已经干涸,一切都物是人非,但她却一下子找到了灵魂皈依的感觉。“五岁时的自己好像和现在的自己重合了一样,我好像把我五岁时落在那儿的小灵魂拿回来了,我告诉她,你是现在的你自己了。”

她对名字的纠结,根源还是对于演员这份职业的矛盾心理。当时她最大的焦虑和痛苦,就是她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热爱表演。起初,她是为了闯出一条生路才踏入演艺圈,当一步步被推着走的时候,她开始怀疑自己所谓对表演的喜爱,是不是一种自我欺骗和催眠的结果。

后来,在无数次考验席卷而来的时候,她终于看清自己的这份热爱是确凿坚定的。令她感触最深的是《灌篮高手》中樱木花道的一句话:我真的很喜欢篮球是吧?对,我真的很喜欢篮球。“特别感人,有一个真的喜欢的东西是个多幸福的事情。”

在表演上总跟自己较劲的她,在生活中就是一个自由随意的人,不在意仪式感,活得很粗线条。从前敏感度很高的她,在社交媒体上表达情绪的时候特别多。但现在她更倾向于培养“钝感力”,因为适当的钝感会让人更有脚踏实地的感觉。她笑言妈妈身上就有这种钝感力,温暖的家也总是一个让她充电和放松的地方。

一次话剧巡演结束,她身心俱疲,脸都已经发青了。回到家以后,她躺在床上,抱着家里的大黑猫,听着窗外的风声、院子里的水流声,还有树上知了的叫声,整整睡了两天。等她起来的时候,她觉得自己休息好了,脸色红润了,说话声音大起来了,也开心了。

有了这种钝感力,她逐渐学会了顺其自然地让事情发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路,外界的声音不会左右到我,因为我一直在做我喜欢的、我认为对的和有意义的事。”

她曾经的偶像是孙悟空,因为他拥有一颗叛逆不羁的灵魂,对谁不服气就能干翻天庭。她也喜欢哆啦A梦,因为他对朋友特别忠诚,永远那么爱大雄。这两个童话里的偶像,也正阐释了她的人生信条:永不言败,也永远真诚。

“如果把你的成长经历拍成一部电影,你希望是什么题材和类型?”行至人生中途,崎岖或高光,皆已历尽。此刻的她,会如何看待自己的过往?

她沉思片刻,慢慢地说:“我希望是一部无声的、快乐的动画片。没有高潮,平平淡淡,像溪里面的水一样静静地流。就像我小时候那个梦一样。”

获奖方式

1、转发本期微信至朋友圈,截图发至后台;

2、安静地阅读完本期文章,在留言区附上您想对TA说的话,字数不限,真诚可贵;

3、在完成1和2的前提下,依照留言区点赞数和真诚系数综合判断,领取辛芷蕾签名照一张。

上期获奖名单

孙悦签名照获奖者:Nancy诗音

恭喜 麻烦在后台留下地址和联系方式哦~

宣推 / 曾繁霖

统筹 / 凯文

主持人妆发 / Kimi

后期剪辑 / 韩峰

撰文 / 董洺辰

编辑 / 山茶

主编、出品人 /王江月

场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