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由赛尔传媒主办,哈兽维科协办的“生物安全系列直播”在线上鸣锣开播。本场直播力邀河南银发牧业有限公司养猪事业部技术总监贺俊畅先生(以下简称贺总),从生物安全概念、理论以及实际应用三方面进行《猪场生物安全理论到落地实践》课题分享。整场直播精准聚焦现阶段猪场生物安全所面临的痛点、难点,通过专家的深度剖析,在线答疑,为广大畜牧同仁带来切实可行的净化方案。

生物安全理论如何指导生产?

生物安全包括为保护猪场、猪群和相关工作人员免遭疫病侵袭而必须采取的一切措施。目的是控制病源微生物传入猪场及在猪场内部传播。具体来看,外部生物安全可以通过减少引入来进行防抗,而内部生物安全需要通过阻断传播进行防控。

贺总介绍,生物安全理论主要遵循净污分区、单向流动不交叉、有效消毒、效果监督四个方面。

净污分区:在实际生产中,净区与污区是相对的概念,对每一个关口,生物安全等级高的区域为净区,等级低的区域为污区。如:猪场以外区域相对于猪场全部是污区。净污区的分界线,就是不可跨越的雷池。

单向流动不交叉:基于净污分区,跨越不同生物安全级别的区域需要做到单向流动不交叉。如:为防止洗澡水溅到洗澡间内间需在洗澡内间格挡的外面设置浴帘;洗澡位地面加防潮板来防止溅水,防滑,光脚不泡水;洗澡间内部除了洗浴用品外,不能有毛巾,衣物等物品。

有效消毒:消毒剂用合适的消毒方式,在一定温度下,保证有效的作用时间,让一定浓度的消毒剂和消毒对象充分接触。需要遵循时间、浓度、温度、全覆盖四个要素。

  • 物资烘干温度:达到60℃以后维持1小时。
  • 车辆烘干温度:达到60℃以后维持40分钟。
  • 浸泡温度:常年消毒水温度不能低于20℃(冬季需加热)。
  • 疫苗浸泡液:温度维持在12-18℃。
  • 熏蒸消毒:二氯异氰脲酸钠烟熏剂4小时。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难以消毒的物资可以采取反季节采购,静置消毒的方式

效果监督:事中有监督。关键环节拍照留档:墨汁标记洗手,监督修剪指甲,口红标记洗澡。

“八进四出”从理论到落地

河南银发牧业构建了“三防六区”生物安全体系。所谓“三防”指的是,由物品处理中心、人员隔离中心、中转销售场构成的一级防护;猪场围墙搭建的二级防护以及以猪舍构成的生产区形成三级防护。“六区”则是根据猪场每个生物安全区域的不同级别划分为生产区、生活区、厨房区、粪污及病死猪处理区、隔离区、缓冲区。

结合“三防六区”生物安全架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生物安全因素是选址,根据不同猪场之间的距离观察疾病传播发生的概率来做出判断。生产场区进出项管控措施为“八进四出”。“八进”,即车、人、物、水、生物媒介、空气、料、猪/精;“四出”则是种/仔猪、粪尿、病死猪、日常垃圾。

车辆生物安全处理:车辆区分,分级管控;洗、消、烘、检,分段赶猪。

人员入场流程:到达后人员信息登记;人员物品采样;人员物品分类检查,分类消毒处理,只能带手机、眼镜、药品,其余物品打包封存;墨汁标记洗手;三段洗澡间洗澡(水流7L/min,水温38°C,室温25°C,不少于10min);澡后采样检测;检测通过进行二次洗澡;专车配送;安全员入场审批;猪场门口交接,带鞋套下地;场门口洗澡进入猪场生活区。

物资处理:低值易耗且不方便浸泡物资,反季节采购,静置至少3个月;一般物资采取烘干处理不堆叠、浸泡的措施;进场物资则通过小空间烘干进行处理。

食品:保证新鲜度和健康。设立食材预制处理中心,具有消毒和预加工功能。密封包装转移至外置厨房。

空气:两年研究期的实验数据表明,空气过滤能够有效阻挡蓝耳和支原体病原传播。空气过滤要注意场区围墙密封,猪舍及连廊密封/进出猪舍缓冲区密封,猪舍进风口进行空气过滤。

猪场内部如何阻断病原传播?

分区管理在防非中的应用:各区之间用实体围挡区分开;如果需要跨区作业必须经过洗澡消毒;每个区域固定责任人和明确职责。

可视化管理的应用:颜色分区(衣服、鞋子、工具等);不同区域的衣服、鞋子和工具等全部用不同颜色,减少交叉,方便监督;一般一个厂区至少配备5种颜色,外围用红色、生活区用黄色、绿色,生产区过道用灰色,生产区猪舍内用蓝色。

生产规划在防非中的应用:所有猪群在12-2月高风险期不进行大规模操作,减少非必要操作(普免、测膘等);生产节奏批次化;留种模式转为本场建立核心群,场内自留后备猪。(冬季不引种)

贺总强调,生物安全措施一直在不断地改进,只有基于现状不断总结,持续改进,才能有效地把控猪场生物安全,减少损失,提升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