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斑马线,我们都很熟悉。由多条平行的白色实线组成的人行横道被称为斑马线,因为它类似于斑马线上的条纹。近日,一场名为“礼让斑马线”的全国性主题活动拉开帷幕。事实上,斑马线不仅是行人的生命线,也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斑马线的“祖先”的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斑马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的“跳石”。说到“跳石头”,我们先来谈谈马车。车轮的发明是人类交通史上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正是车轮的发明催生了各种交通工具。马车是车轮发明后诞生的一种历史悠久的车辆。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人对凯尔特人的四轮马车进行了改进,大大提高了马车的性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轮马车运行非常平稳,运载能力很大。它不仅可以运输货物,还可以运送长途旅行的乘客。公元200年左右,古罗马帝国有一条8万公里长的平坦大道,使四轮马车成为当时的一个景点。然而,四轮马车和行人的混合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如道路拥堵和交通事故。在这种情况下,一块块突出的石块从路面上冒了出来。在路口附近建造的突出的石头逐渐成为指示行人过街的标志。人们可以在跳石头上过马路。凸起的跳石正好位于车厢的两个轮子之间,不会影响车厢的正常通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斑马线是一条“安全线”

动力机器的发明使曾经辉煌的四轮马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火车和汽车的出现使速度迅速提高,并迎来了一场极其深刻的交通革命。然而,汽车的文明已经使城市交通极度拥堵,指示行人过马路变得越来越紧迫。1951年10月31日,世界上第一条斑马线在英格兰南部伯克郡的斯洛诞生。

斑马线,也称为人行横道,调节人与车辆之间的交通关系。作为城市交通生态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作用是引导行人安全过马路。在浩瀚的汽车海洋中,法律法规优先考虑斑马线上的行人。接近时,机动车只能减速让行。当遇到行人经过时,他们也应该停车让行。斑马线似乎在引导行人和车辆有序通行、保护行人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设置斑马线的意义非同寻常,但它们的外观非常简单,看起来就像路上挂在腰上的白丝带。斑马线的最小宽度为3米,可根据行人流量按1米的步长加宽。在行人较多的地区,斑马线越宽。组成斑马线的白色平行粗线不是随机绘制的。根据斑马线标线的标准设置,每条白色平行粗线的宽度为40-45厘米,两条平行粗线之间的距离为60-80厘米。

斑马线的设置也非常细致。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斑马线呢?一是没有过街设施的十字路口,如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其次,大型公共建筑、超市、学校、幼儿园、医院、敬老院、地铁站出口,以及二级路和支路上的其他人行横道更为集中;再次,路边有人流量集中的出入口或区域,高峰时段也有人流量较高的路段横穿马路。

斑马十字变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提高斑马线的醒目程度,更好地利用其功能,一些城市在斑马线的配色和视觉效果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一些城市引入的彩色斑马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彩色斑马线可以用彩色沥青铺设,也可以用胶带粘贴。与传统的白条斑马线相比,彩色斑马线具有引人注目的视觉效果,不仅保护了行人,还减少了车辆在紧急情况下的制动距离。

一些城市已经试验了3D斑马线,通过白色、蓝色和黄色的组合来突出斑马线的立体感,从而更好地警告车辆驾驶员前方让行。此外,立体斑马线在白天和晚上都具有立体效果。

随着手机的普及,“低头族”过马路已经成为一种安全隐患,因此一些城市引入了闪光斑马线。原来,交管部门在斑马线上安装了多个醒目的灯带,斑马线可以在灯带的反射下与路口的信号灯同步变色。这条红绿相间的斑马线无疑为“低头族”提供了有效的警示。

斑马线警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置斑马线的意义在于保护行人,但很多时候人们在斑马线上行走时会感到不安。由于机动车与行人频繁争夺斑马线,斑马线已成为交通事故频发的源头。据统计,过去三年,全国斑马线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多达1.4万起,死亡人数高达3898人。在这些事故中,90%是由于机动车未按规定避让造成的。至此,斑马线的“安全线”将成为一条“生死线”。

近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礼让斑马线”活动无疑恰逢其时,有助于破解斑马线“安全困境”,极大提升全社会交通文明意识。斑马线就像一种无声的语言,提醒机动车减速让行,同时也提醒行人要走好斑马线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