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庐山白鹿洞书院

庐山被誉为“教育名山”,这里有白鹿洞书院,只需这一个理由便撑得起“名山”这面大旗!

白鹿洞书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世界文化景观——庐山的重要景点之一。

历史上享有“天下书院之首”、“海内书院第一”的美誉,与岳麓、嵩阳、睢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鸟瞰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开创于中、晚唐,办国学于南唐;

定名于北宋初年,振兴于南宋朱熹之手;

元代尤盛,明代达到鼎盛,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停办;

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

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

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清康熙称赞朱熹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人,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

公元1179年,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江南东路南康知军,兴复庐山白鹿洞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鹿洞书院棂星门

朱熹奏请宋孝宗御赐“白鹿书院”额及御书,自命白鹿洞洞主,主持学院教学,制订了《白鹿洞书院学规》,书院生徒常数千百人,遍布全国。

朱熹的哲学体系以“二程”的理本论为基础,吸取周敦颐太极说、张载的气本论及佛、道教思想而形成。

朱熹与“二程”学说合称为“程朱理学”,其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官方哲学,他的《四书集注》被明清两代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鹿洞书院学规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重视自学,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

孔孟儒学、程朱理学,以及后来的陆王心学等思想学说在白鹿洞书院发扬光大,这里成为当时全国学术的中心,也是中国思想界的一座丰碑。

胡适游历白鹿洞书院后写道:“白鹿洞,代表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熹自用的白鹿洞砚

白鹿洞书院在庐山灵山秀水的怀抱中,依靠历代文人学者和热心教育者们的耕耘,获得了一种精深广博的厚实,区别于庙堂式的州、府、县学,令人向往、探索和追求。

这正是它一千余年来生命力的所在,精魂所在,魅力所在的缘由。

老师,总要来一次庐山吧!

来一场专属于你们的教育名山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贯道溪中的朱熹“枕流”题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