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八里罕镇党委、政府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紧紧围绕“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立足基础条件和资源优势,从五大振兴提质增效、特色产业优化提升、乡村治理共建共治等重点工作出发,谋篇布局,狠抓落实,致力打造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地制宜“钥匙”解锁“精神密码”

聚焦基层堵点、难点,突出“五强”标准,充分利用八里罕村、河南村、平房村三村地理位置临近、资源禀赋相近等特点,凝聚合力,打造三村联建基层党建品牌。在全镇范围内,健全“村党组织+网格长+网格员”村党组织体系,以村书记乡村振兴“比武争星”和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排查整顿,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向群众“亮身份、作表率、树形象”,扑下身子“进群众门、结群众亲、解群众忧”,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丰富形式“钥匙”解锁“产业密码”

八里罕镇在巩固现有产业的基础上,深化“党建引领+支部+基地+农户”模式,持续巩固肉牛养殖、设施农业、白酒生产、乡村旅游等优势主导产业,走出了一条强弱互补、共同发展的路子。全镇现有规模化养殖小区16处,发展肉牛养殖合作社18家,1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150余户,从业农户3800余户,肉牛年存栏达10万头。建成规范化管理蒙东黄牛交易中心1处,拥有“万头肉牛集聚区”和“万头肉牛养殖小区”各1处。规模化设施农业产业园区共15个,标准化温室大棚900余栋,组织抱团、统一标准、分区种植、标准化生产、分级销售的运作模式逐步实现了产业规范化、规模化。酒业方面,正在运营的酒企共16家,年产白酒5万吨,强化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在技艺传承、转型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下足功夫,酒企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全域旅游发展布局上,围绕二道沟村和南北场子做文章,通过精力打造多处网红打卡地,提升旅游环境质量,让文旅发展“活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汇聚合力“钥匙”解锁“振兴密码”

八里罕镇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依托镇乡土人才培训基地,积极探索“三雁”工程,把各领域实用人才充实到建设队伍中去。强化村级党组织的引领功能,通过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式拓宽农民致富增收渠道。锚定“和”文化,每年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开展宣讲宣传1000余次,以党建推动乡风文明大跨步。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实抓好,健全“党员带头、村民参与、全民动手”的长效机制,逐步实现从村庄整洁到生态宜居的有力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积极探索“钥匙”解锁“宜居密码”

坚持培育创建“平安八里罕”党建品牌,进一步夯实依法治村的根基。一方面,强化司法、综治、派出所等协调联动,紧盯重点矛盾和风险隐患,做到及时发现和准确把握,最大限度化解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以“村规民约”为抓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打造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党员主动亮身份、做承诺,整合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力量,挖掘各类先进典型,让村民学有榜样、做有示范。利用议事厅、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开展政策解读、劳动技能培训、传统文化宣讲等活动,着力营造以文润德、以文养廉的良好氛围。2022年,一般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疑难纠纷化解率达95%以上,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