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自行车》是日本女作家村田喜代子的一部短篇合集,收录了她的八篇代表作,其中更不乏获得芥川奖、川端康成文学奖、女流文学奖、平林泰子文学奖和紫式部文学奖的作品。这些作品多是以女性的视角讲述了老人的忧思与年轻人的欲望。

【日本】村田喜代子 著《午夜自行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村田喜代子 著《午夜自行车》

午夜自行车》收录的八篇作品中,最具知名度的要属曾获得第97回芥川奖的《锅中》。不仅因为这篇作品曾获日本文学界最具重量级的奖项,还因为它曾被日本导演黑泽明改编并拍摄成电影《八月狂想曲》。依照以往的习惯,我好不容易找到了带中文字幕的这部电影,但却迟迟未看。主要是由于看到电影的简介后,感觉和原著中讲述的内容有很大的差异,影片中增加了长崎原子弹爆炸的内容。而且我还看到了村田在电影上映后发布的观后感文章《ラストで許そう、黒澤明》,也非常理解她的不满,只能说电影中掺杂了太多黑泽明个人的情感和解读,那并非村田的本意。

日本女作家村田喜代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女作家村田喜代子

坦白讲,如同村田在电影观后感中提到的,我也是读完《锅中》后,心中有很多疑问。《锅中》的故事本身讲述了八十岁的奶奶花山苗收到了一封来自夏威夷的信,那是她弟弟锡二郎的儿子寄来的,邀请她前往美国见病危的弟弟最后一面。奶奶没去夏威夷,她儿子一辈的人都去了,留下多美、信次郎、纵男和美奈子四个十六七岁、孙子辈的孩子只好到位于乡下的奶奶家过暑假。

黑泽明电影《八月狂想曲》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泽明电影《八月狂想曲》剧照

花山苗有十三个兄弟姐妹,她完全想不起来锡二郎长什么样子。但她却对孙辈们声称:信次郎长得像她最小的弟弟、精神异常的轴郎;她的弟弟铁郎与其师傅的老婆私奔后产下一个私生子,如同遭到报应一般铁郎最后惨死在自己的徒弟手上;多美的亲生母亲另有其人名叫麦子,是她妹妹阿麦的女儿。
通过《锅中》的故事,我感受到花山苗很享受乡下的生活,完全不想去夏威夷见锡二郎,她对那个弟弟也不知为何格外疏远。但她那四个孙子辈的孩子却都很想去夏威夷,渴望攀上那位富贵亲戚。我也不确定花山苗对孙辈们说的那三个家族故事是不是真的。感觉她的记忆比较模糊,所说之事未必可信,但她的话却对四个年轻人的内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除了《锅中》,《午夜自行车》中另外一篇令我印象深刻的作品就是曾获得川端康成文学奖的《望潮》。故事中提及蓑岛的老婆婆们每日推着手推车走在路上寻求着碰瓷的机会,她们渴望借自己的死为子女们留下一笔财富。虽然后来再去的人并没有看到碰瓷的老婆婆们,但却见到了曾经下海捞海藻和贝类的女海人,那可是努力赚钱养活全家的、称职优秀的女人。
对于《午夜自行车》中的其它六篇作品,看《热爱》时曾令我一度怀疑新田这个人是否真的存在,或许他只是“我”幻想中的一个人。直到新田的姐姐接听“我”的电话,才让我确定了新田是确有其人的,而且他在骑摩托车的途中意外失踪了。这篇作品虽然没有奖项的加持,不过对我而言反而是最容易令我产生代入感的一篇,尽管我并不会骑摩托车。
《午夜自行车》中最让我感到莫名其妙的一篇是《一百个厕所》。故事中表姐两岁的女儿养成了不论场合总喜欢滴一滴尿的坏习惯,我觉得那或许只是她渴望一时快感的行为表现,可能算是心理疾病。我只想说,该带孩子去看病时还是要去医院向医生寻求专业的治疗方法,不是找个亲戚对孩子说教几句就可以解决的。
《白色山峦》是多个关于各种老婆婆的故事,读完让人产生一种远离城市亲近自然的渴望;《蟹女》感觉是一个精神异常的老太太每天在向医生讲述一段自己过往的经历,但她说的也未必全是真的;《午夜自行车》的故事展现了年轻人渴望学会骑自行车从而实现自由出行,也让我回想起了自己和好友在后海骑双人自行车的经历,最初是我在前面掌握着车把,后来我骑累了想换去后面时才得知好友原来不会骑自行车,她根本不敢也无法担起掌控车把的重任;《山菇》的故事中康江脚趾受伤的真相令我感到背脊发凉,果然单调乏味生活中的隐患令人生畏呀!
总之,《午夜自行车》收录的八篇作品各具特色,从中能明显感受到老年人对亲人和自己过往经历的眷恋与忧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年轻人对于欲望的冲动与坚持。村田的这八篇作品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只是对平淡生活的娓娓道来,却令读者感觉很接地气。或许年纪大一点的读者可以从这八篇作品中找到更多共鸣。(作者:李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