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是从乡村开始的,但是所有的城市都不再有乡村。”

城市化,这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期望与想象。

作家冯骥才先生,曾在文章中提到过,中国的村庄,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的10年,中国消失的自然村近百万个。

过去的那些年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合村并居政策的实施,让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消失”。

据相关资料统计,1949年中国有5.4亿人,其中农村人口占比89.36%;

而到了2022年,全国总人口14.12亿人,乡村常住人口占比下降到34.7%,全国城镇人口高达9.21亿。

这意味着,70多年以来,中国农民占比减少五成多。

农村人离开了世代居住的村落,告别了祖辈赖以谋生的土地,蜂蛹而入到陌生的城镇。

他们在这里见证着城市的发展,也在深刻感受着,一个截然不同于过去村居宗族的人际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市打破了亲缘关系的壁垒,让陌生人之间的距离被无限的缩小。

农村有句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而在城市,还敢不敢相信呢?

实际上,城市的阶层化,对于邻里关系的影响还是很重的。

城市化的进程,让我们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甚至邻里关系,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对于普通居民来说,城市化带来的邻里关系变化可能是最为显著的。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原本熟悉的小社区逐渐被大城市巨大的“陌生人社区”所替代。

根据最新的社会学研究,大城市的社区中,人们之间的互助程度相比小社区有所下降,而疏离感却在上升。

某报纸做过一次关于邻里关系的调查问卷。

只是认识并不熟悉的人占了67%,大约40%觉得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与邻居无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阿姨,一个退休的普通工人,她在城市的变迁中见证了邻里关系的淡化。

以前,她的邻居基本都是厂里的同事们,大家相处的如同家人一般,彼此之间互相照顾,分享生活的喜怒哀乐。

而现在,随着不断的搬迁,周边的熟人越来越少,新邻居们彼此间的交流都很少,甚至可能不知道对方的姓名。

大家平时遇到,年纪大点的,还可能点头打个招呼聊几句家常,很多年轻人都干脆视而不见。

不同的生活节奏,甚至会出现,即便是对门的邻居,都可能几天碰不到一次面。

人与人之间,离得近了,却未必能够彼此给予温暖,这也是城市让很多人感觉到冷漠的原因之一。

相较于普通居民,中产阶层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体验则更为复杂。

他们通常居住在城市的中等收入社区,尽管他们之间的联系可能不如小社区那么紧密,但他们的邻里关系也表现出新的特点。

城市中产阶层,对于权利意识的看重,要超过普通阶层的居民。

而这种意识,起始于“消费者”而强化于“业主”身份。

大部分的普通人,在小区这个范围内,还仅仅停留在一个购房“消费者”的身份上。

而中产阶层,则更凸显自己的“业主”身份,对于自身权益的维护更加积极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是在跟开发商、物业等打交道时,自己遭遇不公,如果没有人出头,普通人更多的选择了忍耐。

而中产阶层则会积极通过媒体、上级监管部门、法律等各种渠道来为自己撑腰。

正是由于这种特性,他们之间的社交也更加的“现实化”。

李先生是一个公司中层管理人员,他的邻居们大多数都是在类似行业工作的人。

平时,他们之间虽然没有像老朋友一样深入的交往,但是也会在某些问题上互相帮助,比如共享停车位、互借工具,彼此帮对方解决一些小问题等等。

他们之间的互动更多是基于利益和需求的考虑,这也成为了他们邻里关系的一种新的纽带。

高档社区是城市中的富裕群体居住的地方,他们的邻里关系往往是城市中最具有特色的。

在高档社区中,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较高,社区设施完善,服务质量优良。

但是,由于这里的生活成本高,人员流动性也相对较大。

住户间的关系往往建立在物质利益和社交资源的基础上,而且这种关系常常带有一定的竞争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女士,律所高级合伙人,住在北京某高级住宅区。

她的邻居大多数都是年收入千万以上的成功人士,他们的交往主要是基于共同的兴趣和社交活动,而且他们之间的竞争也相对激烈。

大家彼此需要,又彼此提防,既能在风光时勾肩搭背的称兄道弟,也能在落魄时毫不犹豫的落井下石。

在这种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看似和谐,但实际上可能存在着深深的社会隔阂。

性别、年龄、职业等对于邻里关系的影响

1.性别

男性和女性在社交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男性通常更注重建立直接、紧密的关系,更倾向于与朋友交往,而女性则更注重情感交流和分享。

2.年龄

年龄相近的住户更容易产生共鸣,因此年龄对邻里社交的影响较为显著。

年轻人在邻里社交中可能更加活跃和外向,而年长者则可能更倾向于与熟人交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不同年龄段的人在社交需求和兴趣爱好上也存在差异,这也会影响邻里社交的形式和内容。

3.职业

职业决定邻里社交的广度和深度。

相同或相似的职业和生活经历会使人们更容易产生共鸣,建立密切的关系。

例如,在高档住宅区,住户大多是成功人士,他们的社交更多地集中在共同的兴趣和社交活动上。

而在工人社区,邻居们可能更容易因为共同的工作经历和生活背景建立联系。

4.性格

性格开朗、外向的人更容易结交新朋友,而内向的人则更倾向于与熟人交往。

在邻里关系中,性格开朗的人可能更愿意参与社区活动,与邻居交往,而内向的人则可能更愿意保持安静,与少数熟悉的邻居交往。

5.家庭背景

来自传统家庭的人可能更注重家庭关系,与邻居交往更多的是基于家庭的需要。

而来自现代家庭的人则更注重个人自由和独立,与邻居的交往可能更注重个人兴趣和需求。

此外,家庭规模和结构也会影响人们的社交行为,例如家庭成员较多的家庭可能更注重与相邻的家庭建立联系。

法国哲学家萨特曾说过:
“城市是人性的放大器,也是自我遗忘的场所。”

城市的高楼大厦,不再是乡村里因亲缘而凝聚在一起的传统人居。

人与人之间,有了更多的试探、衡量,不相往来的有之,处成好友的也不少见。

实际上,就算是以亲缘为纽带连接在一起的农村,邻里关系也并非我们相像中那样的简单。

邻里关系的复杂,更多的是人心的复杂,真至今天,也没有人敢说自己完全搞得懂它。

邻里,它不仅是隔着一堵墙,也是隔绝着不同人性的一道门槛。

彼此认同相处的好,邻居胜过亲人,反之,那就是一个麻烦不断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