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兴安三年六月,刘义宣被朱修之杀害,刘裕又失去了一个儿子。刘裕一生征战在外,直到年过四旬才有了七个儿子。这些儿子的能力和人品参差不齐,长子刘义符自小玩乐成性,继位后被废黜并杀害,年仅19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次子刘义真则在关中闯祸,但由于与士族子弟交往密切,被一些人视为威胁,最终被废黜并杀害,年仅18岁。刘裕的五个儿子,经历了各自不同的命运。刘义真是刘裕的长子,因为父亲去世后,被徐羡之废黜。他在经历了刘义隆诛杀徐羡之等人后,才恢复了爵位,被追谥为孝献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他让自己的第五个儿子刘绍成为庐陵王,继承了他的爵位。刘义隆是刘裕的三儿子,也就是宋文帝。他曾在公元453年死于自己的儿子皇太子刘劭发动的政变,时年四十七岁。刘义康是刘裕的四儿子,小名车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年幼时就担任了豫州刺史、司州刺史等职,后来拜为右将军,封为彭城王。在刘义隆即位后,他先后拜为骠骑将军、散骑常侍、开府仪同三司,最后成为荆州刺史。尽管他在处理政务方面颇有建树,但他在几次政治斗争中吸取刘义康的教训,变得小心谨慎,不揽权。最终,他被流放到江州刺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义恭是刘裕最喜欢的儿子,由于年幼,父亲去世时未被封为王。在刘义隆即位后,他被授予使持节、抚军将军,封为江夏王。他在政务方面不揽权,所有决策交由刘义隆决断。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被征召入朝担任司徒、侍中、太尉等职,接替刘义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刘义隆发动第二次北伐时,刘义恭以太尉之职总领各路北伐军,进驻彭城。刘裕的七个儿子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和结局。其中,刘义恭曾因表现不佳而被免去太尉和司徒之职,但后来又被重新任命。他曾为了自己的信仰和信念,毅然投靠刘骏,最终遭遇不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义宣则是被封为竟陵王、南谯王,并担任了诸多职务,但他也曾因蛮族问题而失宠。刘义季是刘裕最为喜爱的弟弟,曾历任多个职务,但他最终因为刘义康被废而自暴自弃,最终在三十三岁时去世。虽然刘裕的七个儿子各有不同的结局,但他们的故事都让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