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自贩机行业的“卷”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卷”机器、“卷”供应链、“卷”配套,但千卷万卷,核心“卷”的还是运营。说不“卷”的那绝对是假话。

一“卷”点位费,从付费享受服务,到免费投放,再到付费投放;从5个点以下,到今天的25个点、30个点、甚至35个点。点位费的“卷”在运营商群体里几乎是心照不宣的。即使无数行业企业和组织不断呼吁理性、理性、再理性,但回到市场竞争里,谁也按捺不住“骚动”的心。

很多运营商也想停下这种“卷”,但做的人越来越多,业务门槛也变得越来越低,成本越来越来越高,除非不干,否则除了跟着“卷”之外,几乎别无选择。

二“卷”关系,明明是个简单的小生意,但“卷”着“卷”着,味道就变了。为了做这个小生意,很多人大关系、大人情都卷了进去。找亲戚、找长辈、找朋友.......曾经有个笑话,一个舅舅开了一个工厂,结果两个外甥找来放机器,搞得舅舅的吃饭都不香。很多人为了竞争一个点位,甚至吃奶的力气的都使上了。回过头来很多人又后悔,这么个业务使这么大劲,有点大炮打蚊子的感觉。因为本身又不是暴利的生意,就是个微利的小生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本高、利润低、运营生意还能做下去么?

事实上当下市场情况也的确吓退了很多人,有些做不下去的运营企业已经识趣的退了出去。但并非所有人都是如此狼狈,在市场上依旧还是能看到一些活得特别好的企业。面对“卷”,他们没有选择躺平,而是选择了去适应。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不少公司内部执行了个人承包制,将员工与收益绑定到一起,降本增效外也提升了服务质量。稍强一点的企业则索性开放了自身的能力,向稍弱的同行业伙伴输出能力,不管是设备还是供应链等等。除此之外也有公司选择了大树底下好乘凉,专门为品牌公司的运营业务提供服务支撑。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改善了经营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我们看到的更有意思的是,一些运营公司的“快递化”,即当区经营的服务无缝化。在自身经营的区域深度挖掘,一追求网点的密度,二是追求经营内容的多元、三是服务的无缝覆盖。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一个区域,有小伙伴机器少经营不便,想委托运营,又或是这家公司位置比较尴尬,别的公司接不住,但这家公司在该区域都能接住,这就是个很好的能力。再比如区域客户要求的服务比较多元,除了基本的食品饮料,还期望冷冻雪糕、预制菜或是别的什么?别人没有而你有这也是一种能力。再或者别的运营企业商品都是大通路货品,而你除了大通路货外还有特色精选的一些商品服务,可能结果又会不同。此外设备的形象、机型、售后服务等等都是一种优势。

除此外,运营企业周边衍生业务的能力我们认为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如一些运营企业除为客户提供基本的商品服务外,还提供了团购、劳防、办公室用水甚至文具、宿舍自助洗衣等等。这些都为这些运营企业带来了额外的收益。

差异化、精细化、多元化、人无我有、人有我全、人全我优、人优我超......想做好自贩机运营不是不能,而是可能真的需要下苦功夫。

本文内容已获版权方自动售货机产业资讯授权,内容仅供参考,
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认可,如有违规转载抄袭,版权方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