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A股又跌破3000点。

去年4月、10月,A股两次跌破2900点时,我都有写文章单独分析,给大家做做心理按摩,这次也不例外。

今年因为多了不少新读者,先把我过去这4年对股市的态度,阐述一下。

因为现在股市下跌,很多人满肚子怨气,我不先把自己对股市态度说清楚,可能有些人一看你说要心理按摩,就直接上来喷你。

这年头,但凡不说点A股不好,容易惹众怒。

(1)我对A股的态度

过去这4年,我一直都是不看好A股,在涉及到A股的分析,我一直是提醒风险为主。

这两年,股市整体下跌,我就比较少单独写股市,因为股市比较少出现,会狂热到需要我单独写文章提醒风险的地步。

但我在关键节点上,都有明确写文章跟大家提醒风险。

比如,在今年8月4日,我专门写了篇文章,反驳所谓“牛市促进消费”的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在8月3日,有媒体提到类似于“牛市促进消费”的观点,以至于不少人过度解读,说是不是要拉一波大牛市来促进消费。

我才在8月4日写这篇文章,来跟大家提醒风险。

当时我也明确跟大家说,今年A股大概率只有波段行情,没有所谓全面行情。

说实话,按照8月初当时因为股市又涨一波,再加上舆论炒作,又有不少牛市呼声。

我当时说今年没有牛市,还是承担不小压力和风险,因为万一今年股市涨上去了,估计又有不少人要骂我。

不过还是挺凑巧,8月4日那篇文章刚好是发在股市最近半年的高点,之后股市就一路跌到了今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6月27日,当时A股连续上涨两个月,从2863点,一路涨到了3400点,涨了快20%。

所以,我当时也写了一篇文章,标题就写着《2022年不会有大牛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实话,当时这篇文章,比今年8月的文章,面对的压力就更大了。

今年8月初,股市其实也没涨多少,主要是一些媒体带头炒作牛市促消费的节奏,才让很多人对今年出现牛市有幻想。

去年6月底,当时是股市连涨两个月,所以出现牛市的声音很大。

我当时这篇文章还做成了视频,一发出去就遭到不少人冷嘲热讽。

不过我运气还是挺好,文章发出去后,也仍然在股市高点附近,很快股市就从连涨两个月,变成连跌三个月,一路跌到10月底,又跌破2900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虽然这两年长文分析股市少了,但当我认为股市风险比较大的位置,我就会单独写长篇分析股市的文章。

此外,在我认为股市开始“机会大于风险”时,我也会单独写长篇分析。

除了一些关键时间节点,平常我就基本不单独长篇分析股市。

我也不是只会看空股市。

比如,去年4月26日和10月29日,A股两次跌破3000点后,我都有写文章,更多就是在跟大家做心理按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A股又跌破3000点,但上证指数是有失真效应,其实很多个股早就跌得惨不忍睹。

比如,深证是已经跌到了2020年3月的低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业板也是跌到2020年3月低点附近,这相当于是上证指数跌到2700点附近了。

其实股市已经跌得比3000点,要低很多了。

我认为,至少到了这个位置,就不要再恐慌了。

要么就是之前8月初,在我单独写文章提醒风险后,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去考虑控制好仓位。

如果8月初没有控制好仓位,现在一路扛下来,也没必要到这个位置才恐慌割肉。

所以强调一下,我是不建议在3000点以下割肉。

至少过去这5年的A股走势,都说明在3000点以下割肉,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

所以,去年我就说过很多次,3000点以下,我并不看空A股,但在历史大底出来之前,我也不看多A股。

在3000点以下,我整体保持既不看空,也不看多的态度。

不建议割肉,但也不建议重仓抄底。

但我是建议,在3000点以下,可以考虑定投A股。

所以,去年10月,我还单独写了一篇手把手教学如何定投宽基指数基金的文章。

我现在是一直不建议大家去炒作个股,以为A股现在个股数量超过5000家,太多了,容易有个股的流动性危机风险,还容易踩雷。

这年头,要是买个股踩雷,容易万劫不复。

所以,我现在只敢建议大家,在历史大底出现之前,顶多就是考虑小额定投宽基指数基金。

(3)转危为机

宽基指数基金,就是上证50ETF、沪深300ETF,这类把A股最优秀企业囊括进来的基金。

我也不建议买产业基金,因为我在2021年1月,就提醒过包括白酒基金、白马股基金的泡沫化风险。

国内的产业基金,是主动投资型基金,太考验基金经理的职业道德和能力水平。

但事实证明,这些产业基金经理,很多都缺乏风险意识,完全不懂得控制回撤。他们动辄就是集体抱团在某几只个股身上,还都是一些2021年泡沫化程度很高的大市值牛股身上。

我在2021年1月,就明确提醒过这种明星经理背后的泡沫化风险。

结果过去这两年,这些所谓明星经理,基本亏了一半,甚至更多。

一个控制不好回撤的基金经理,我认为是很不专业的。

而宽基指数基金,属于被动型基金,就是完全只看宽基指数挑了哪些个股,然后这些宽基指数基金就按照比例去被动配置。

宽基指数基金的走势,基本就跟指数走势一样,基本不看基金经理的能力,所以我才敢建议大家可以考虑小额定投宽基指数基金,这应该是散户在当前大环境下,最适合大众的投资标的。

除了定投,还有一种网格化操作,这个我在去年4月也单独写文章介绍过。

网格化操作,就是每跌多少,加多少仓位。然后每涨多少,就减多少仓位。这个是按空间位置去操作。

定投操作,就是每过一段时间,加多少仓位,不管空间位置,只按时间去操作。

不管网格化操作,还是定投,我都是跟大家强调,要尽量降低单次操作的金额,只能小额定投。

比如,要是你一开始定投金额太高,那么很容易定投没多久,就把仓位打满了。

我是建议,至少要做好定投2年,仓位才能打满的准备。

比方说,你手里准备拿来定投的资金,分成500份,每天定投1份,那么至少是可以定投2年多,这样定投就比较安全。

在历史大底的磨底周期,是比较适合定投。

特别是当前这种左侧下跌周期,比较适合在低位去定投。

定投一定要避免在高位定投,容易拉高持股成本。

比如,去年10月之后股市一路涨上来,在A股超过3200点之后,基本就得暂停定投。

我个人是建议:

3000点以下,可以定投;

3200点以上,暂停定投;

3400点以上,可以考虑“定减”,就是逢高小额部分减仓。

当然,定投是一个长线操作,除非股市涨太多,不然正常我也不建议太频繁去操作。

一般就是在某宝里设置好机械化定投后,就可以扔着不管了,除非出现真正牛市,确实涨太多,不然我是不建议大家在定投周期里,去“定减”。

但至少,在股市涨到高位时,特别是股市长期高位横盘时,一定得暂停定投。

比如今年股市在3200点上方也横盘了大半年,如果这段时间没有暂停定投,现在股市跌下来,容易放大亏损,增加心理压力。

定投比较适合,股市跌下来之后,从山脚的位置开始定投,一路定投到谷底。

如果从半山腰就开始定投,就容易有压力。

我也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个操作计划。

股市因为涉及到切身利益,很容易情绪化操作,这是很容易出现错误操作。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操作,就得事先制订好操作计划。

我是网格化操作和定投,同时都有。

我把自己投资股市的资金,拿出30%,分成500份,每天程序化定投1份,至少可以定投两年多。

另外,我自己在股市现货里,一直有20%的底仓。

剩余的资金,我就按照网格化操作,股市每跌多少,我就加仓多少。

比如,A股跌到2950点-3000点,我就会从20%仓位,加仓到25%。

如果跌到2900点-2950点,我就从25%仓位,加仓到30%。

如果股市还继续跌,那么跌到2850点,我会把仓位从30%,加仓到35%。

如果跌到2800点,我就加仓到40%。

强调一下,这不代表我认为股市会跌到2800,也不代表我认为股市跌到2800后就不跌,更不代表我认为股市还能跌更低。

这只是我的操作计划。

跌到了,我就买,没跌到,我就不买。

跌更多,我就买更多,越跌越买。

但要记住,越跌越买模式,只适合宽基指数基金,不适合个股。

因为一些暴雷的个股,容易越跌越买,越买越死。

所以,这不代表我对大盘走势的看法,有过2020年3月的教训,我现在基本不猜底,我也不建议大家去猜底。

因为历史大底的“尖底”是多少,没有人能100%预判准确,如果执着于抄在尖底,也是一种贪婪。

这也是我自己基于2020年的错判,所做总结反思。

(4)个人判断

原则上,我就是接下来上证每跌50点,我就加仓5%。

但会有一个上限,就是不超过50%仓位。

我在过去这三年,综合研判当前国际局势和金融形势后,我给自己设立了一个铁律,不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一个,我原则上不会超过半仓的仓位。

1、爆发世界经济危机,指完全爆发,类似于2008年9月的那个状态,有一些标志性事件,市场最恐慌的时候。

2、完成某件历史大事。

3、刺出真正历史大底。

以上这3个条件,并不一定会同时发生,有可能是错开发生,但只要出现其中一个,我才会考虑把仓位加超过50%。

否则,我原则上不会把仓位加超过一半,这是为了避免在当前激烈的国际博弈、金融形势下,出现某些不可控的极端行情和风险。

确保我自己在任何情况下,仍然有应对危机的能力,还有翻盘的机会。

我炒股有个原则,从不空仓,也不满仓。

我最看空股市的时候,通常也有20%的底仓。

即使再看多股市,通常最多80%仓位。

确保自己手里留有资金,是抵御风险的最好手段。

你把子弹打光了,就意味着你会陷入被动,只能听天由命。

这里历史大底的定义和点位,每个人都不一样。

我也并不能保证这样的历史大底会不会很快出现。

我只能跟大家说,从去年4月大盘第一次跌破3000点,到现在,都处于历史大底的磨底周期。

历史大底是一个尖底,但通常在这个尖底前后大周期范围内,会有大周期磨底周期。

大盘3000点以下,都可以视为磨底区域。

可能会有尖底,但至少3000点以下的磨底区域,我认为是已经到了“机会大于风险”的区域。

在3000点以下,不管是定投、还是网格化操作、还是小额加仓,至少都是“机会大于风险”。

A股过去这五六年,只要是3000点以下加仓,3400点以上减仓,基本都能赚。

拉长周期,这一次我认为也不意外。

(5)一些感想

股市不会一直跌,也不会一直涨。

3年前,在股市狂热的时候,周围都是高喊牛市的声音,我会顶着压力,去跟大家提示风险。

现在,股市如此低迷,周围一片恐慌的时候,我也会顶着压力,去跟大家提示机会,跟大家做做心理按摩,让大家不要恐慌。

股市会放大我们人性的弱点,会放大贪婪、恐惧。

所以,股市就是要反人性操作,要克服贪婪、克服恐惧。

我一直是通过我的文章,来跟大家强调这种操作理念。

在我3年前做出“历史大底”可能要到来的判断时,我很清楚,一旦爆发世界经济危机,出现历史大底,那么这个黎明前的黑暗,会比绝大多数人想象中的更加黑暗。

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黑的。

有很多人是扛不到黎明曙光的到来,就倒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在历史大底里割肉。

我是不希望大家出现这种情况,才会在过去3年一直跟大家提醒风险。

我并不是那种无脑盲目看空的人,我也不是只会看空。

我提醒风险,也是为了希望大家能在危机爆发时,有转危为机的机会。

你在股市高位时,提前控制好仓位,虽然有卖飞的风险,但也意味着谷底到来时,你才有机会把握住。

股市还是一个相对公平的地方,有舍必有得,有得必有舍。

凡事都是看取舍,就看你自己的选择。

如果一味贪婪,什么都想要,那么最终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你想要收获安全,就需要承担卖飞的风险。

所以,安全是一种无形的资产。

很多时候,如果你卖飞了,你只要把获得的安全考虑进来,作为你的隐藏资产,你就不容易患得患失了。

当然,我是不建议3000点以下才恐慌割肉的,这里更多是建议大家,下次股市涨到高位时,如何克服不舍得卖的心理,不用害怕卖飞。

股市有永远不缺乏机会,只缺乏耐心。

当然,真正牛市来临时,也要懂得捂住。

但至少,在世界经济危机彻底爆发、或者完成某件历史大事之前,我认为出现牛市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更多就是这种3000点以下,再到3400点的大波段行情。

其实,我之前还比较倾向于,明年上半年可能会有一波较大的行情,但还不至于是牛市。在刺出一个高点之后,恐怕还有最后一跌,也是最惨烈的一跌,才会刺出真正的历史大底。

但这次巴以冲突爆发,是否会让世界经济危机提前爆发,目前看还是有变数,取决于局势会不会失控,这也是我为什么最近文章要这么频繁关注巴以局势。

对于历史大底会不会提前到今年,或者仍然是在明年、亦或者后年,这些我都不敢跟大家打包票。

我只能说,当我确定历史大底出现时,我一定会及时去跟大家提醒。

同时,我更建议大家把历史大底当做一个区域,是从去年开始,可能会持续2-3年的漫长磨底周期,基于这个磨底周期的预期去操作,那么可能你在A股里的心态,就会好很多。

最后,还是强调一下。

我毕竟面向大众写文章,这要求我得足够保守谨慎,这也是为大家负责任的态度,我不会跟那些靠炒作吸引眼球的股评大V一样,今天看空,明天看多,后天又看空,动不动就炸呼呼的。

我觉得那是很不负责任的态度,本身股市就得尽量避免情绪化操作,他们还老渲染情绪化。

我之所以在过去3年一直跟大家提醒风险,就是为了等历史大底来临时,我有充足的底气,可以来跟大家做心理按摩,来跟大家提醒机会。

很多人为什么在股市跌入谷底后,去跟大家做心理按摩,反而被骂,比如某个之前高调入市的人,现在就被骂惨了。

因为这些人,只会盲目看多股市,只强调股市收益,从来不提醒风险。

股市无论如何都是一个高风险场所,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得把风险意识放在首位,包括我们想抄底的时候,也得先考虑风险,而不是只顾着潜在收益。

我因为过去三年一直在提醒风险,所以现在股市跌下来,我再去跟大家做心理按摩,就比较少人骂我。

不管盲目看多,还是盲目看空,我认为都不可取。

股市涨涨跌跌,是周期变化。

我们更多就是参考大周期、大趋势,去顺势而为。

减少对短线走势的关注,减少频繁操作。

因为短线走势千变万化,只在意短线走势,容易患得患失,也不利于心态的把握。

股市炒的是人性,心态是最重要的。

如果大家有跟我一样,做好风险控制,做好仓位控制,那么现在就完全不需要恐慌。

我们只要耐心等待机会出现,并按照既定计划去操作就行了。

所以,现阶段,不要焦虑、不要恐慌,也不要着急、不要狂热。

不管买、还是卖,我们都一定要冷静。

梭哈式赌博,虽然有时候能放大你的利润,但也会放大你的风险,也许能让你赚得一时,但很难让你长久盈利。

在股市这个情绪化市场里,冷静理性是我们唯一的致胜法宝,是能否长久盈利的基础。

当然,股市盈利模式有很多种,我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比较适合普罗大众的投资理念,但这肯定也不适用于所有人。

每个人还是得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能力、喜好,去摸索和建立属于自己的交易体系,别人的观点都只能参考,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多多独立思考,自主决策。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