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连海关所属大连周水子机场海关在监管进境航班时,1名入境旅客在通过海关固定式核辐射监测门时引发报警,经现场关员复查,该旅客携带的一袋“保健石”核辐射超标,辐射量达105微西弗每小时,超出现场本底值1050倍。仪器分析结果显示为放射性物质钍-232,该物质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1类致癌物清单。

海关工作人员对这些石头进行了进一步的核素鉴定,确定它们主要含有钍-232放射性元素。钍-232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放射性物质,它可以通过衰变产生镭-228、氡-220等子体。这些子体都是高能α粒子发射体,能够穿透人体组织,损伤细胞和DNA。

该旅客称,这些石头是健康、养生手链的材料,从国外带入。他可能被一些不负责任的商家或网络谣言误导,错误地认为这些“保健石”能够强化免疫系统、改善血液流动等。但实际上,这种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市场与误导:不实的“能量石”

在当前市场上,有各种声称具有神奇效果的“能量石”或“保健石”。它们或许声称能吸负面能量、缓解压力,甚至有的说能治疗疾病、增加寿命。这些高价出售的产品吸引了许多消费者。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这些石头可能含有如钍、铀、镭等有害放射性物质。

辐射风险:超标的潜在危害

依据国家规定,人体每年的辐射暴露量不应超过1毫西弗。但有些“保健石”的辐射量远超这个标准。以本次海关查获的物质为例,如果每天佩戴8小时,一年下来接触到的辐射量将高达0.3066西弗西弗,远超国家规定的1毫西弗(0.001西弗)安全标准。

结论:科学观念与公众警觉

此事件强调了消费者应有的科学观念和警觉性。购买任何声称具有保健效果的产品之前,务必进行充分的研究和了解,以免受到不负责任的商家和网络信息的误导,从而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