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燥症初起,可采用桑菊梨皮饮治疗:桑叶、菊花各6克,鲜芦根60克(或用鲜藕60克), 梨皮15克。加水适量,煎15分钟,取汁饮服(可加冰糖适量)。

有咽干疼痛、口唇干裂症状者:可用红萝卜适量(150克左右),麦冬6克,马蹄30克,金银花15克。在沙锅内煲30分钟后饮用。红萝卜有“小人参”之称,全方可润肺生津,饮2~3剂后,症状会明显改善。

四汁饮:秋梨150克, 马蹄150克,白萝卜200 克,生藕200克。洗净,梨与马蹄去皮核,切片,共榨汁,加适量白糖,然后用凉开水稀释冲服,每日1剂。主要适用咽干口燥、咳痰不利的小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可服用秋梨二冬膏:鸭梨1500克, 天冬、麦冬各200克。共洗净榨汁,然后放锅中,用文火浓缩成膏,加蜂蜜500克,再加热至沸后停火,凉后装瓶放冰箱备用,每次 取一汤匙,用沸水冲化服。用于治疗燥咳和咽干鼻燥疗效好。如内火重,可用:竹叶10克,麦冬6克,石膏15克,桑叶6克。水煎(或加糖适量)当茶饮,或用于冲服牛奶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