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我喝的,钱我也会付,你说我是偷的?”天气炎热的下午,吴女士逛超市过程中口渴,就从超市货架上打开一瓶喝了。这看似平常的举动,却引来超市霸王条款。

当吴女士到柜台结账时,将空瓶交给了收银员。没想到,收银员却说她的行为属于盗窃,按超市规定要赔偿三倍的饮料价格。

这可把吴女士搞蒙了,我又不是不付钱,凭什么认为我偷东西呢?

争论中引起了一位自称科长的注意,他也认为吴女士的行为不当。解释说,根据超市规定,顾客在付款前货架上的商品属于超市所有,未经允许私自打开并饮用属于盗窃行为。

虽然吴女士没有故意,但为了维护规则的公平性,科长还是决定处以三倍罚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女士对这样的处理十分不满,面对超市保安的淫威,她无奈地支付了三倍的饮料费用。

回到家后,吴女士向家人说了此事,他们也感到奇怪不解。便咨询了一些律师朋友,得知超市属于违规处理后,吴女士拨打了市长热线投诉,并联系了电视台的民生栏目报道此事

没过多久,超市方面与吴女士取得了联系,表示对当天的事件道歉,并愿意返还她的款项,且对涉事工作人员进行了处理。

而吴女士一家不满意超市的处理结果,他们仅仅返还款项并不足以弥补损失。要求超市方面公开道歉,并赔偿她的精神损失。

经过多次协商后,最终,超市方向吴女士登报道歉,并给予一张500元的购物卡作为赔偿。承诺会进一步加强员工培训管理,以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以案释法】

吴女士的遭遇给人一种此山是我开此事是我栽的既视感,案件本身存在一些争议问题,我们依法对以下内容进行解读。

一、吴女士在未付款前就打开并饮用商品是否构成盗窃?

盗窃罪的构成,主要是指非法占有公私财物,在这个案例中,吴女士在超市中打开并饮用了一瓶饮料,但是她没有逃避付款。此行为未达到“非法占有”的定义。

所谓的“非法占有”,就是指非法占有别人的财物,剥夺别人对该财物的所有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吴女士在结账时主动将空瓶子交给了收银员,并准备支付相应的费用。这就证明了,她没有意图剥夺超市对这瓶饮料的所有权,也没有构成“非法占有”。

另外,吴女士所饮用的只是一瓶饮料,价值也未达到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即使吴女士存在非法占有的行为,也无法构成盗窃罪。

我们可以参照司法解释和实践中对“数额较大”的具体标准。

因此,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吴女士的行为并不构成盗窃。她只是违反了超市的内部规定,这应当由超市内部处理,无法上升到刑事责任的层面。

二、超市方是否有权在吴女士并未逃避支付的情况下,根据自设规定向她索取三倍赔偿?

在这个案例中,超市方规定,在消费者没有付款前,商品仍为超市所有,如果消费者在没有付款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商品,即被视为盗窃,需要支付三倍商品价格的赔偿。

然而,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应当依照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与消费者交易,不得采取不正当方式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这里的“不正当方式”包括设置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即所谓的“霸王条款”。

超市作为商家,对于自家商品的保护无疑是合理的,然而超市在无明确警示的情况下,以吴女士并未逃避支付的行为索取三倍赔偿,这种行为被视为设置不公平交易条件,属于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超市有自己的规定,也必须保证规定的合理性并符合法律法规。不能简单地将吴女士未经许可使用商品的行为等同于盗窃行为,并按此向其索赔。

若以此理解,就等同于赋予了超市法外权力,这是我国法律不允许的。

总的来说,对于此类涉及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我们应在尊重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强化消费者自身的法律意识,让消费者真正实现知法、懂法、守法。

商家和消费者共同遵守规则,形成和谐的消费环境,才能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到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