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位妻子收到了丈夫的一诀别信,而他的丈夫也在信件寄出没多久之后被敌人杀害,年仅28岁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妻子在听闻噩耗之后悲痛欲绝,也想跟着丈夫而去,但她无法抛下年幼的儿子,还有肚子里的遗孤,为了孩子她只能选择活下去,同时肩负起了教育孩子成才的重任。

幸运的是,她的付出最终得到了回报,儿子在他的教育之下成为了正国级干部,孙子也同样优秀,成为了正省级干部。这位伟大的女性名叫赵君陶,是我党教育事业的重要干部,也是烈士遗孀,她的人生传奇而坎坷,不禁让人敬佩。

赵君陶出生于1902年的四川酉阳,有着优越的家庭,从小就备受宠爱。幸好父母的思想较为开明,对子女的教育格外重视,没有让她变成一个娇滴滴的大小姐,而是成为了一个知识渊博的才女。她的哥哥曾是周总理的同学,是革命事业的先行者,然而却在26岁时被敌人杀害。对此,她深有感触,也因此继承了哥哥的宏志,加入了革命的队伍。

1924年,赵君陶到上海进修,期间认识了李硕勋,他比赵君陶小一岁,也是四川人。虽然家境没有那么好,但是他学习十分优秀,而且是一位志向远大的爱国青年。两人可谓是志同道合,逐渐迸发出了爱的火花,两年之后便走入了婚姻的殿堂,之后两人一起去了武汉,成为了一对忠诚的革命伴侣。

李硕勋在革命中成长得很快,名气也开始大了起来,是我党的早期领导先驱之一,而这引起了敌人的注意,为此他将家人送到了香港,自己则继续在革命的道路上披荆斩棘。1931年,李硕勋由于叛徒的出卖而被捕,他知道自己这次可能无法逃脱,于是买通狱卒给家人送了一封信,没多久他就被杀害了。

当远在香港的赵君陶收到信的时候,还以为是丈夫给自己的家书,没想到这却是一封诀别信,让她痛不欲绝。但是想到年仅3岁的儿子和肚子里尚未出生的孩子,她还是决定坚强起来,然而她也只是个29岁的女性,从小就有家人的宠爱,之后也有丈夫的疼爱,如今要她一个人肩负起所有的责任,似乎是件极其艰难的事情。

但作为一个母亲,她必须让自己变得强大,不仅是为了孩子,更是为了死去的丈夫。当时有不少人让她考虑再嫁,这样就能减轻她的压力,但她并没有同意,执意选择独自抚养孩子,与此同时她仍然继续着丈夫的脚步,为革命事业而到处奔走。

赵君陶在三十年代末创办了不少的保育院,让战乱中的那些孤儿都得到了较好的照顾,成为了许多孩子口中的“赵妈妈”。直到1985年,赵君陶在北京去世,享年83岁,她最后的遗愿便是能够葬在丈夫的身边,于是儿子便将她的骨灰送到了海南,和父亲的骨灰安葬在一起,让他们二人得以团圆。

不得不说,赵君陶在教育孩子方面十分出色,她的大儿子李鹏从小就跟着母亲,对父亲根本没有什么印象,只能从母亲的口中得知父亲生前的事迹。在了解之后,他的心里也有了非常远大的志向,希望可以成为和父亲一样伟大的人。

李鹏非常努力地读书,努力工作,他数十年如一日的为国家和人民呕心沥血,做出了一番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最终成为了正国级干部。而他的儿子李小鹏,也在父母的教育之下茁壮成长,他跟随父亲的脚步同样进入了政坛,凭借自己的能力担任过山西省长一职,同样令人敬佩。

赵君陶先辈的人生开端十分优越,但她并没有选择安逸,而是走向了艰苦的革命道路。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人生伴侣,不幸的是丈夫英年早逝,这样的人生挫折很可能会让人一蹶不振,但她很快就从阴霾中走了出来,带着丈夫的那一份信念更加坚定地走下去。最终,她培养出了一双优秀的儿女,更加拯救了无数的孩子,这样的优秀女性值得我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