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贵阳高门大户许奇世家

明末贵阳高门大户许奇世家

厐思纯

清嘉庆十年(1805)秋,湖南学政何学林,应表弟许庭瑶之请,为母氏《许氏家谱》作序,旨在“家而藏之,子孙世守”,“晓然于木本水源,而光大前烈者有所考据”。

在《序》中,何学林为许氏追本溯源,曰“金筑(即贵阳)许氏,系出高阳(今河北保定一带),裔传太岳(山西霍县东南),成周时太叔受封,遂以国为氏。历秦汉唐宋以来,名公巨卿照耀史册者代有伟人。其出汝南者名人彰彰,笔不胜书……殆有明初,其先得名公以名宦来黔,自是相继而著功业、彰名誉,曜然足以光史乘者殆然枚举,经今凡十四世矣……”

古人曰:“读史而知历代,览册而师贤豪。”为了了解明初许氏入黔扎根,生活发展,以及在历史进程中的作为建树,笔者通过对史册及《许氏家谱》的研读,心中对许氏家族在黔的生活轨迹和世系脉络逐渐明晰起来。

许庭瑶所著《许氏家谱》 图源 | 国家图书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庭瑶所著《许氏家谱》 图源 | 国家图书馆

明洪武十八年(1385),家住直隶江南凤阳府泗州小西门杨柳街的许得名,以管军千户奉旨随信国公汤和征讨思州(今岑巩县)蛮,再讨五开(今黎平县),屡功升指挥佥事,不久奉命移师来黔。永乐四年(1406),许得名留守贵州(贵阳旧名),诰封明威将军。之后,这位许氏家族的入黔始祖葬贵阳城郊的沙子哨。

许氏家族落籍贵阳后,在明清近六百多年间,子孙中出了不少军人、秀才、举人和进士,并向朝廷输送了一些清官廉吏和死节之臣,其中载入史册的有许奇、许一德、许善所、许光达、许泽新等。

明许奇墓碑 图源 | 李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许奇墓碑 图源 | 李峰

许奇,字文正,号长泉,贵阳府学生员(秀才)。嘉靖辛卯(1531),许奇赴云南乡试,中举人后授云南巨津知州。巨津系彝族聚居之地,由于朝廷在此没有设置官署,许奇常常身带知州大印往返于太和、昆明、邓川、赵姚等地,指挥官兵剿抚寇贼。朝廷鉴于许奇清廉干练,治政有术,深受治地军民拥护,于是调其任四川顺庆府同知。

许奇为官清正,廉洁耿介,是非分明,立场坚定,即令得罪上官亦在所不惜。有一次,官府捕获一巨盗。为保全性命和早日脱罪,巨盗不惜四处打点,重金行贿。监司得到好处欲将其释放,然而遭到许奇的强烈反对。许奇认为该盗危害地方多年,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若纵虎归山,将贻害无穷。在许奇的抗争下,监司无奈之余,只好收回成命。

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专家学者考察许奇墓 图源 | 李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专家学者考察许奇墓 图源 | 李峰

恰逢此时盐税无从征收的难题浮出了水面。对官府而言,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转嫁危机,将盐税均摊在粮税之中。对此,许奇大不以为然,认为这样的摊派病民坑民,不仅荒谬,而且对民众极不公平。有感于此,他挺身而出,为民请命。其曰:“课生于井,粮生于田,齐民无井而使盐课,是甲疽而乙之害也。”换言之就是:盐税出于盐井,粮税出于农田,广大民众不拥有盐井却要向他们征收盐税,这是甲身上的毒疮却让乙承担医疗费用,实在可笑!”这样的意见自然不为上官所喜,在上官和同僚的倾轧和挤压下,许奇最终丢官弃职。

许奇一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注重品格操守,未登科第前曾与易氏之女有过婚约,未迎娶时才得知该女残废多病。某日,许奇与易家长辈邂逅相逢,发现对方面露赧色,避而不谈结婚之事。许奇知其原因,于是坦然说道:“女子已许于我,我不娶,女安归?”许奇不受世俗偏见所囿的高尚人格,感动了对方,最终两家结为秦晋之好。

考察现场一角 图源 | 李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察现场一角 图源 | 李峰

许奇的德行给儿孙们树立了良好的风范。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儿孙们奋发图强,志在功名,所生五子均成名宦,孙辈中亦有不少英雄豪俊。

许一德,字子恒,号吉庵,许奇长子。嘉靖四十三年(1564),许一德中甲子科解元(第一名举人),七年后北上京试,再中进士。进入仕途后,许一德历任云南呈贡知县、四川叙州府宜宾知县、陕西道监察御史、湖广承天荆西道参议、浙江嘉湖道及云南按察司副使。

许一德是一个清操自持、爱惜羽毛的官员,凡有损名节之事从不染指。正当其仕途顺利、前途无量之时,他对官场的黑暗和鈎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环境愈加有了清醒的认识。由于厌恶和反感官场腐败之风,他毅然决定,告病乞归。

返回故里后,许一德虽远离政治舞台,然而心忧天下,关心国事。对于朝廷的腐败,宦党的横行,以及东林党人的抗斗,他感到国势日非,却又无能为力,因此痛心疾首,怅惘不已。晚年时,许一德受贵州巡抚江东之邀请,与陈尚象共同修纂《贵州通志》。

许一德当时年事已高,力不从心。然而出于对家邦文献的保护,他勇于接受了这项光荣的历史使命,与陈尚象担任主纂。经过三年的潜心编修,这部志书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成稿刊印。《贵州通志》是许一德老有所为之最后杰作,亦是其热爱桑梓、对贵州历史文化的重大贡献。

许一德参与编纂的万历《贵州通志》 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一德参与编纂的万历《贵州通志》 图源|网络

万历三十七年(1609)许一德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七。贵州《康熙通志》对其有如下评价:“立朝多有建白(陈述意见有所建议),乞休归。家居四十余年,惇厚谦谨,人称长者。”

许善所,字元夫,号明谷,许一德三弟厚德之次子,万历壬子(1612)科举人。入仕后,许善所先后任河南开封府西华县、襄城县教谕和直隶顺德府南和县知县。

在南和任上,许善所“厘弊苏困,驾轻就熟,有仁声”。之后,他因拒绝修建魏忠贤生祠而被上司同僚排斥。魏忠贤失势后,许善所升任湖南岳州府通判。

岳州为川楚要冲,长江、洞庭湖之间,来往人员复杂。由于官府不力,致使豪强大户恃强凌弱,鱼肉百姓,奸邪之辈为非作歹,为害地方,社会治安情况极其混乱。

通判一职,所负之责是管理辖地田粮、捕鱼、水利、湖田开洿、江沙迁徙、芦地变更等事务。过去岳州为此诉讼的人很多,而胜诉的往往是有钱有势的人。许善所上任后,将“息讼”和整顿治安作为第一要务。为重树司法尊严,予民公平正义,他亲往实地勘验,了解诉讼双方界畔远近广狭,使奸民豪右无计可施。

为消弭匪患、打击犯罪,许善所把矛头指向巨盗大贼。在其密谋下,擒获了不少为害地方的水陆大盗,致使治安状况大为好转。尽管许善所有“勤于政事,著敏干才”之誉,然而在鈎心斗角的官场,他的廉洁清操,始终被同僚反感,最终因谗言中伤谪补河南南阳府南召知县。

时值明末农民大起义之际,邻省河北局势突然恶化,原投降官军的起义军,趁着监军杨进朝不备之机,待到黄河结冰之时,一举攻占渑池、伊阳、卢氏诸县,随后入据内乡,进围南阳。然而对许善所而言:此时南召形势十分严峻,由于数度遭受战火,兵食两虚,难以招架更大的打击攻。为了完成守土的责任,许善所处乱不惊,指挥若定,“亲冒矢石,枝梧扞御,危城仅存”。 起义军久攻不下,于是大掠村堡,转道豫南,直取荆州、襄阳,致使黄河以南的要害地区尽入其手。正当许善所坐困危城、誓以死守南召之时,没想到厄运重演,又遭弹劾,罢官而归。

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思宗自谥,明王朝覆亡。四月,宁远总兵吴三桂降清,在其引领下,清军入三海关,大败李自成大顺军。五月清军进占北京,随即南下扫荡南明王朝。

亡国之痛及清军在各地的暴行,令许善所忧心如焚,痛苦万分,为寄忠愤,他闭门扫轨,日与同里诗人吴中蕃等弹琴放歌,“宛然晋征士之风”。

顺治帝十四年(1657),南明永历王朝秦王孙可望与西宁王李定国争斗兵败后降清,向清经略辅臣洪承畴告以西南虚实。同年十二月十五日,清廷下达进军西南的命令,派大将军洛托与洪承畴自湖南,平西王吴三桂由四川,征南江军卓部泰出广西,三路大军矛头直指贵州。清军攻势凌厉,迅速瓦解了南明王朝军队的抵抗,迅速占领了黔中广大地区,李定国见大势已去,贵州已不可守,便收拾残部,退守云南。

国事至此,许善所慨叹不已。尽管明室气数已定,自己回天乏术,然而他仍抱着幻想,一度企图趁清军在贵州未能站稳之机,秘密联络反清义士,伺机起义。然而事与愿违,随着十万清军云集贵州,贵州纳入清廷版图,许善所这时才痛感到;要与驻黔清军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许一德参与编纂的万历《贵州通志》 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一德参与编纂的万历《贵州通志》 图源|网络

清军平定贵州后,许善所心情矛盾,无所寄托。对其来说,自己不能驰骋沙场,挽救危亡,已属不幸;如若卖身求荣,成为清廷鹰犬,无疑自毁名节,为天下人所不齿。为躲避清廷征召,他特辟家宅左屋为指月堂(位处贵阳指月街),朝服道装,借佛自隐。

清康熙三年(1664),许善所病体垂危,临终之际,告诫儿孙不为其立墓石,并将其著述付之一炬。说后,这位心存明室,至死不逾的老人溘然辞世,享年八十有二。

许奇元孙许光达,步先人之后踵,在国家多难之时,成为反清复明以身殉难的家族典范。

许光达(一说允达),号嵩岳,许世彦之子,秀才。明崇祯二年(1629),总督云贵、川广军务的朱燮元攻破水西(鸭池河以西地区),杀奢崇明、安邦彦,平定了为时八年的“奢安之乱”。然而奢、安残余势力仍未消亡,时时威胁到地方政府的生存。有感于斯,许光达输资捐饷,追随巡按御史胡平运,“征巴香、黄草坝诸苗,屡有战功,遂授武职洊升四川夔州营参将,总十三隘军事”。

明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张献忠入川,“直破渝州(今重庆市),趋成都”,致使全川沦陷。许光达拒守有功,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授其都督佥事参将。清军平定西南,许光达因战不利,与子斌、翔、耀及叔父世英、世常、世璧、世杰皆抗拒死。

贵州卫许氏家谱 图源| 国家图书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州卫许氏家谱 图源| 国家图书馆

许氏家族是明代贵阳著名的世家,其荣枯盛衰与时代有着密切关系。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个家族恪守圣贤之教,以天下为忧,为史册增彩,为竹帛添香,成为不可遗忘的家族。

(作者系著名人物史专家、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