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秦淮河边繁花似锦,歌舞升平,文人们摇头道,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殊不知,这些个商女,是真真让这些读书人汗颜的。

秦淮八艳名号响亮,其中董小宛与冒辟疆的故事被梁羽生写进了《七剑下天山》,据民间传说,董小宛和陈圆圆可以说是改变历史的人物,顺治因为董小宛之死而出了家,而吴三桂为陈圆圆冲冠一怒,直接导致了清军南下。

陈寅恪后半生的主要著作就是《柳如是传》,如此大学问家为一个妓女立传,可见柳如是的品行确实可叹。柳如是嫁给了当时东林党领袖钱谦益,此时的钱不管是学问还是品行都是当时学人的楷模。南京城破之时,钱谦益与柳如是相约一起跳湖殉国。船至湖中,钱谦益突然说,今日水凉,我身体弱,改天再来吧。柳如是听后心中顿时一片冰凉,乃奋身独自跃入湖中,所幸被人救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如是 春花烂漫

张学友有一首《李香君》,很流行,但不知道是不是秦淮河边的李香君。李香君与名士侯方域两情相悦,侯将祖传罗扇赠与香君作为定情之物。后来战事吃紧,香君力劝侯方域上前线,于是侯方域便前往扬州追随史可法。不久,传来消息,扬州城破,侯方域与史公可法一起殉国。李香君从此闭门谢客,为侯方域守节。

数年后,侍女突然通报侯公子回来了,香君欣喜若狂,狂奔而出后却首先看到了侯方域脑后的辫子,香君悲愤交加,一头撞向假山,血溅双方定情的罗扇,这也是桃花扇的由来。

中国的读书人,忠孝节义、礼义廉耻背的滚瓜烂熟,但那都是要求别人的,到了生死关头,往往不如一名风尘女子。所以说,千百年来,所谓国学儒学理学,教出来的全是夸夸其谈的伪君子,个别号称忠烈的,如方孝孺、陆秀夫,也都是只要自己留名,浑然不顾他人性命。谢谢,和传统糟粕,早该扔进垃圾堆里了。

而中国亮眼的恰恰是女人,如柳如是李香君一样,果敢、决绝,真正知道大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