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家河南农村,村里有个微信聊天群,前些天村干部在聊天群里宣讲禁烧秸秆和强制火葬制度。当然,这两项制度多年前就开始实施了,不过我觉悟低,一直不太能够理解:
第一。禁止焚烧秸秆在以往,农民收完庄稼,会将各种农作物秸秆收回家堆垛起来作为燃料,所以农家里都有烧柴的灶台。收不起来的比如麦子收割后会留下半尺长的麦茬,还有残余的秸秆都会直接在田地里焚烧,一来焚烧后作为肥料还田,二来可以烧死诸多昆虫、虫卵、野草种子等等,好处很多。在现代,有了各种自动化收割机,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做饭一般都会用电用煤气天然气,往往农作物的秸秆都被收割机粉碎后洒在田地里,最开始也是焚烧,但因为留在田地里的秸秆量太大,烧起来几百亩上千亩连成一片,能烧红半边天,煞是壮观、可怕,产生大量的烟尘,造成一定范围的气温升高,还很容易蔓延到生活区造成灾害,而且因为量大所以焚烧时间长,对土壤也会有所伤害,确实弊端比以往要大不少
然而以空气污染、温室效应为由彻底禁止焚烧秸秆也有些武断。一来各种害虫、虫卵、草籽等等都完好无损的留存下来,给下一茬的庄稼造成危害,二来秸秆的降解代谢周期长,即便是雨水丰沛的季节,也得三四个月才能腐烂化作肥料,这些秸秆埋在土壤之下,造成大量的土壤空洞,导致庄稼很难扎根。三来秸秆埋在土壤下发酵发热,更方便害虫的虫卵越冬。如今的农村,不管是种庄稼,还是种水果、蔬菜,如果不用农药简直就是颗粒无收,而且农药的用量也是一年比一年大,这未尝不和禁烧秸秆相关。更好的办法是:地方政府应该大力扶持秸秆回收产业,将80%的秸秆回收,剩下20%继续留在田地里焚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政策就是简单的一刀切,彻底禁止秸秆焚烧,基层干部已经到了看见火就害怕的程度。去年春节的时候我在老家,在村头废弃的小河沟旁给干枯的野草点了一把火,烧掉衰草烤火在以往很正常,然而很快村长就骑着摩托车带着一把铁锹来了。村长是我发小,小时候经常一起玩耍,看见我就说“赶紧灭掉,现在不让点火!”于是一起铲土把火灭掉,然后告诉我说,邻村铁塔上装有蓝天卫士监控系统的摄像头,三公里内都能看的很清楚,有火情会报警。基层农村干部畏火如虎,前几年报道说山东一些地方甚至把农户的烧柴灶台都用水泥封死了,让人感慨。
当代的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基本都是工业造成的,把环保的责任压在农民肩上,不公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死人强制火化。几千年来,世界各地的人类死亡处理方式,大多是装棺材土葬、水葬、海葬、火葬这几种方式,而土葬是最主要的方式。人类的大部分食物来源于大地,人类死亡后,埋入大地,用自身的腐败降解化作肥料反哺大地,这是一个完整能量循环链(一些海岛居民死亡后会送入大海,他们的看法是,人活着吃鱼类,人死后让鱼类吃掉,这是很完美的天道循环,我很以为然)
现在政府强推火葬制度,理由大概有两条:1.土葬占用大量土地;2.土葬会污染地下水。这两种理由自然是存在的,然而几千年来从未有哪个王朝因为土葬占用土地过多而导致灭亡的,也从未有过土葬污染地下水产生灾害的记载,为何到了当代,忽然就杞人忧天了呢?唐伯虎的诗说“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意思是古代那些牛人的墓,如今早已被铲平种上庄稼了。占用土地的坟头不会永远存在下去,百年几百年后肯定会被平掉,而土壤也天然具有净化水体的功能,所以这两种理由在我看来站不住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火化是需要燃料的,火化的燃料无非是柴油、天然气、煤气,很少用煤炭和木材。火化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二氧化碳、各种有害气体等等,会对空气造成巨大的污染,比我烧几把枯草严重多了。虽然现在的火化系统据说很牛逼,能化解有害气体实现无害排放,然而二氧化碳呢、产生的热量呢?耗费的能源呢?人类的尸体埋入大地就如同缓释肥一样给土壤提供肥力,没了这个肥力,无形中就需要更多的化肥投入,这个成本谁会想到?
现在农村老家强推的是火化,而非火葬。就是说,火化之后,家属可以把骨灰带回家,依旧装进棺材里,埋进坟墓中,占地面积和以往并无缩减,只是没了肥力。也许以后会强推火葬,用小巧的骨灰盒代替硕大的棺材,坟墓的面积也许会缩减到一平米之内。目前在老家农村,民众对火化非常抵触,有亲人去世往往会封锁消息,只通知有限的亲友,然后在夜间偷偷埋葬
政府要推广的制度,想必都会经过必要的论证,认为比现行的方法要好,那么,政府要做的是宣讲,将新制度的好处和旧风俗的弊端一一列举给老百姓看,只要是有益的制度,相信老百姓都会踊跃执行。如果老百姓不理解、不支持,那么这种制度就必然有需要更正的地方,作为政府不要用行政执法权去强推,副作用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