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知天知地:气候变化适应行动摄影展”开幕式在北京798艺术园区映画廊举办。
此次展览旨在通过摄影作品向观众展示气候变化对脆弱群体的影响,呈现人们的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并呼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挑战。本次展览由乐施会(香港)北京办事处主办,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提供支持。
本次摄影展展示了摄影师秋笔的作品,通过她独特的视角,展示了气候脆弱群体在面对气候变化挑战时的智慧和勇气。从金沙江河谷的纳西石头城村到河北太行山畔的王金庄,从青藏高原的嘉塘草原到秦岭南麓的汉中茶园柳沟村,再远至尼泊尔的边远山区和繁华的香港,观众们通过这些作品感受到了这些脆弱群体在恶劣环境下的坚韧和毅力。
在开幕式上,中国传媒大学爱乐乐团Sonic Machine四重奏带来了一曲原创气候变化音乐作品《冰原泪波》,将科学研究和音乐相结合,以此让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冰原泪波》由中国传媒大学张谦副教授带领的团队创作。
乐施会总裁曾迦慧女士在致辞中强调了气候变化对地球和人类的深远影响。她指出全球气温持续升高、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的严峻形势,希望通过此次摄影展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气候变化对全人类特别是最脆弱群体的影响。同时,作为一个独立的发展及人道救援机构,乐施会致力于解决贫穷问题,确保贫穷人群得到尊重和关怀。乐施会一直关注最脆弱的群体,并与亚洲的伙伴们紧密合作,帮助他们建立起抵御气候变化的韧性。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李永红副主任在演讲中强调了《巴黎协定》确立的全球适应目标和主动适应气候变化、提高气候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性。他提到中国是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最严重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但中国一直秉持适应和减缓并重的原则,将主动适应气候变化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
李副主任同时指出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与乐施会一直致力于推动环境与气候南南合作,在区域气候韧性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取得了良好成效。中心与国内外合作伙伴一道,构建了社区适应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网络,加强了气候变化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分享。他希望这些努力能为落实《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供国际案例和解决方案。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张林秀主任介绍,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严峻考验,对每个人都带来负面影响,特别是对农村地区影响更大。因此,气候适应工作越来越受到民众关注。这次摄影展向观众展示了气候变化及适应之道,使每个观众都能深入理解。UNEP-IEMP是联合国环境署的第一个设在发展中国家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服务的合作中心,该计划由联合国环境署与中国科学院共同发起并得到中国政府支持,致力于支持联合国环境署在生态系统管理和气候变化两个领域的工作,推动绿色经济和南南合作,气候变化是中心的重点工作领域。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许吟隆研究员也作为嘉宾对发布的报告做了评述演讲。他清晰地解析了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加剧的科学机理,阐述为什么“适应”工作如此地迫在眉睫。科学合理地适应气候变化,增强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应对气候灾害的能力,是降低气候风险的有效途径。作为长期从事农业气候变化适应研究的专家,他还介绍了全球和中国气候变化适应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适应差距报告》中内容要点:“行动太少、进展太慢,如果气候适应失败,世界将会面临风险”。他一再强调社会各界要高度重视联合国环境署的呼吁,期待更多的个人和机构参与到气候变化的行动中来。
本次活动还发布了《亚洲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案例报告》,详细介绍了亚洲地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实践案例,成功的策略和方法。这份报告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帮助更有效地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展览将持续到2023年11月8日,期间还将有多项活动和导览,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其中,共同探讨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