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红军的经历是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他们在当年所经历的事件是不能重复的历史。我前后利用十多年的时间内对在江西工作的和江西籍在全国各地的老红军进行了寻访,他们有的是将军,有的是卫生员,护士,有的是战士,警卫员,马夫,挑夫等等,但他们艰苦朴素,不居功自傲,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充满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品德,是当代人的楷模。

作者:戴廷耀

老红军彭嘉珠

2003年9月26日晚上,我在青岛乘大巴前往南京,一晚上坐在车上似睡非睡,车到江苏盱眙县境内时,由于前面道路上出现车祸,被堵了两个多小时,于2003年9月27日上午8点多才进入南京中华门长途汽车站。

下车第一件事就是与老战友联系,十点来钟,当年在江西当兵的战友袁邦富开车接我去战友单开鹏家,本想下午开始去寻访老红军,却是一路大疲劳,中午一睡下就到了五点多钟。

昨天饭后约好2003年9月28日上午袁邦富战友请朋友开车来接我去采访,一直等到九时四十分,汽车才到,按照我事先整理好的名册顺序,先行去孝陵卫干休所,我们到达孝陵卫后,一路打听寻找,将近找了一个来小时,才在一条小路深处找到孝陵卫干休所,在与门卫联系后得知,老红军彭嘉珠住在院内。

小战士在头里领我们来到彭老家,彭老见我们到来特别高兴和热情。彭老住的一栋二层小楼,南面是一个几十平米的院子,院内种了些花和蔬菜,他正在院里修剪花木,我赶紧放下背包,先在院中给彭老拍照。

彭老1915年出生江西吉安县,193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工农红军,1932年由团转党,参加了苏区反国民党“围剿”战斗,担任班长、排长、宣传员、侦察员、特派员。

红军长征后,组织上要求彭老留在湘赣边区坚持游击战争。“七、七”事变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浪潮,国共两党合作一致对外,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彭老所在部队改编为新四军,先后担任新四军教导总队组织科干事,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第二营第四连政治指导员,新四军老三团第三营副营长。一直坚持在抗日前线。

皖南事变中,彭老所在部突围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对日寇进行打击,彭老在新四军第七师第十九旅第五十五团第三营任教导员,第七师巢芜独立团政治处任政治处主任。

抗日战争胜利后,彭老在新四军兼山东军区第七师第十九旅第五十九团政治处任主任,后任团政委。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第二十师第五十九团政委,滨海军分区第三团政委,华东军区后备兵团第一师第四团政委。第三师政治处副主任,第二野战军特种兵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解放后,彭老担任西南军区炮兵后勤部政委,炮兵政治部主任,炮兵第三十二师政委,山东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山东省军区副政委。

彭老在接受采访中,一直脸带着喜悦的笑容。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情意,一直询问着家乡的变化和人民生活情况。

从彭老家出来已是中午12点多了,离开彭老家,我和单开鹏接上战友荣成义,前去袁邦富战友开的饭馆吃午饭,我们四位同连队,我和袁邦富、荣成义同一个操纵班的战友二十多载未曾相见,今相遇南京,年青时的战友,今天都是中年人了,叙起往日之情,好像昨日似的。边吃边聊,一个下午很快就过去了。

抢渡大渡河的指导员李衍福

2003年9月29日下午三点多钟,我找到南京北固山江苏省军区第一干休所,值班战士查验证件时,老红军朱家胜爱人陶冠芳正好从医院回家取东西,听说我们来专访江西老红军,马上过来说:“所里有两位,我家老朱在医院住院,明天要出院,还有一位李衍福住在55栋,我送你们去李衍福家”。说着,请我们上了他的车。

车到李衍福家门口后,她说:“我回去取东西,等会我接你们去医院采访我家老朱”。说完,她的车先行离开,我俩在55栋102室门口敲了几下门。

李老正在看报,听见敲门声,起身开门,问清我们到来的情况后,特别听说我从江西来,他十分热情地让我们进到客厅坐下,十分欢迎我的采访,并很高兴地与我们聊了起来。

我1914年1月出生在江西兴国县鼎龙乡茶岭村,家里很穷,我父亲李功为人忠厚善良,勤劳朴实,虽然是种田的一把好手,但自己没有一分土地,全靠在外做长工、打短工养家糊口。母亲是一个聪慧勤劳又心地善良的贫家女子,家里家外大小事都全仗她一个人操持。我十多岁就在学徒做工。

我亲眼看见毛主席、朱德指挥红军在东固取得了第一次反国民党“围剿”的胜利,我知道了红军是我们穷人的队伍,1931年1月,我参加了红军队伍。

参加红军后,我参加了苏区二至五次反国民党“围剿”的战斗。1934年10月,我们第五次反国民党“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转移,也就是长征

敌人在湘江、乌江、金沙江上围追堵截红军都没有达到目的。当我们长征走到大渡河边时,蒋介石部署在大渡河准备与红军会战,他调集总兵力有20万人左右,是红军的10倍。而且大渡河落差大、水流急。蒋介石的部队一直在后面不停地向我们发起进攻。当时我军在河南岸,敌人在河北岸有一个团的兵力,他们派了两个连来南岸侦察。我军就在岸边消灭了敌人一个连,并夺得一条可乘坐20人的木船。

当时我是指导员,在第二条船上。船在河中划的时候,不停地有子弹呼啸着从头顶上擦过,或是打在水里溅起好几米高的水花。小船一颠一簸的,感觉好像随时会翻掉似的。但那时候谁也顾不得自己的安危,只想着“可别打中我们的宝贝船”!

我和战友们一边渡河,一边对敌人进行还击,整个大渡河就好像一片水上战场。部队事先还安排了专门的兵力负责掩护战士们过河。我记得有个非常有名的“神枪手”,叫李德才,枪法特别准,他们一直打得岸上的敌人抬不起头,但我们也有不少同志中弹落水了。

大渡河并不是很宽,但水流大急,往返一次要一个多小时。当时红军有近2万多人,就靠那几条小木船,全军人马全部渡完需要一个多月?

所以部队决定,走泸定桥,不过,泸定桥离我们还有两、三百里路呢。而且,这时候蒋介石也想到了泸定桥,命令川军2个旅增援,企图堵截红军渡河。这时,谁先赶到并控制泸定桥,谁就能掌握制胜权。

红一军团第2师第4团战士一天一夜时间强行200来公里来到泸定桥,这便是后来很出名的“飞夺泸定桥”。我自己是坐木船过的大渡河。

泸定桥本来是有木板的,可国民党军队把木板给拆除了,只剩下寒光闪闪的13根铁索。但这难不倒红军!我记得总攻是在下午开始的,冲锋号响成一片,所有的火力一齐向对岸敌人发射,喊杀声惊天动地。红军战士们除携带的武器外,每人扛一块木板,边铺桥,边冲锋。就这样,顶着对面机关枪的密集扫射,战士们用血肉之躯,把泸定桥铺成了一条“胜利桥”,牢牢地把桥控制在我们手中!

长征过程中充满了艰辛困苦。我们连长征之前有100多人,到达陕北后仅剩了20多人。这种情况还算是好的,其他部队剩的人还要少。有的是打仗打死,有的是饿死的,有的是摔死的,还有的是冻死的。过草地时,有个小战士走不动了,我就帮他拿枪背子弹包,让他慢慢走。但最后他还是倒下去了。长征中许多人,包括我自己,是靠着坚持不懈的精神,靠毅力,靠理想,才坚持下来的。大家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心,革命一定能成功。"

1914年李老出生在江西兴国县鼎龙乡茶岭村,1929年6月参加革命,同年入团。1931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2月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中央苏区二至五次反国民党“围剿”的战斗。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三军团第八师第二十二团第二连战士、班长、文书兼党支部书记,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营第三连政治指导员、政治技术书记。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团政治部技术书记,晋察冀军区五分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四纵队政治部干部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政大学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军事学院干部部抚恤保健科科长,南京市兵役局长,南京军分区司令部参谋长、副司令员,南京警备区副司令员、顾问。

李老参加了解放南京城的战斗,解放后,一直留在南京工作至1980年离休。

李老说:“刚解放的南京城,百业待兴,但反革命特务和国民党残留人员不少。我起初在南京军事学院干部部任科长,由于工作需要,充实南京市的工作,调到南京市兵役局任副局长。”

这时,老红军朱家胜爱人陶冠芳阿姨乘汽车来了,她讲:“时间不早了,乘我车同去医院吧!”我们只好结束交谈,同车前往南京军区总医院。

剿匪英雄老红军刘耀宗将军

2003年9月29日中午,在采访老红军张宝珊时,他爱人告诉我说:“住在马路对面天目路的刘耀宗将军也是江西的老红军。

我和单开鹏战友横过北京西路到达了天目路,在天目路来回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刘老家,有几户独门院的住宅,门都紧闭无法打听,我俩只好在附近居民老人中探问。

此时,有一户独门人家打开了门,很多人站在门口 送人上车。待车开走后,我急步上前向一位老者打听:“同志,请问刘耀宗家住在哪里”,这位老者上下看了看我说:“你哪里的,找他干什么”,我自报家门说:“我是从江西来的,是专门采访江西籍老红军的”。老者笑了起来说:“我就是刘耀宗”并说:“进来坐,进来坐”。

我俩随刘老进到了院内,我见院内整洁,院门左侧有一小值班房,院中是一栋小楼,楼前楼后种了很多树、花,楼前还有一架很大的葡萄架,我一看院中光影很好,就说:“我就在这先拍几张照片吧 ”。

刘老同意了,并叫女儿进去搬凳子,在此空隙,我请刘老题词,他拿着题词本走进了值班房,在窗前桌上提笔写下了“祝江西兴国人民发扬革命传统,建设家乡奔小康”。

刘耀宗是兴国县鼎龙乡背贯村人,1918年出生,1932年加入共青团,同年参加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党。参加了苏区的反国民党“围剿”战斗和长征。

土地革命时期,历任过红二十九军政治部青年科干事、连指导员、团青年干事。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连指导员、抗大三分校部队指导员、山东纵队第五旅第十四团政治处副主任、胶东军区西海军分区后勤处政委、胶东军区北海军分区独立二团副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军分区南海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华东后备兵团第四师政委。

建国后,任华东军区司令部军政处第一处长、华东军区后勤部运输部政委,后勤部行政干部处处长、后勤部干部部部长、后勤部副部长、南京军区政治部干部部部长、政治处副主任、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上海警备区第二政委,安徽省军区政委等职,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2年离休。

刘老说:“我在长征艰苦的环境和无数次的战斗中都挺过来了,在长征到达陕北后,差点在一次剿匪中牺牲了。

1935年10月,我们长征到达了陕北,刘志丹和徐海东部队与中央红军会合后,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逐步扩大,但是,西北的马匪部队常来袭扰。

为了清除马匪,稳定根据地,1936年夏秋季节,赖传珠受命率领一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组成剿匪部队。我正在干部训练班学习,得知剿匪行动,大家都请缨要求参加剿匪。

我们经过几天长途行军,驻扎在甘肃安边地区。一天上午,我们大部队在几十里外的山区清剿大股匪军时,龟缩在安边县城的马匪,纠集了数百马匪,突然对我们驻地进行了袭击。当时驻地只留有指挥机关人员、警卫部队、干部训练班学员。

我们正在听课,突然听到枪响,大家立即拿起武器,投入到战斗中去。马匪此时巳冲到了警卫部队防线前,有十几名同志伤亡,大家不顾一切冲杀出一条血路,但敌人紧紧追赶。我带领几名警卫和学员利用地形断后阻击敌人,掩护首长和机关人员撤退,我们边打边退,敌人紧追不放,我子弹打光了,退到了一条弯弯曲曲不见底的黄土深沟边,深沟拦住了退路,我咬紧牙关,从几十米高的坡地上跳了下去,当时想宁死不能当俘虏。

由于沟很深,加上肩部受伤失血过多,当即摔得昏死了过去。

我醒来时,天已快黑了,我动动四肢还能行动,就边摸边爬地出了深沟,幸好遇到一位路过的老百姓,他见我受了重伤,行动不便,他去找来一头毛驴,驮我到了部队新的驻地,同志们见我活着回来后都很高兴。我这次也幸免一死。”

刘老又问我:“南京市政协的丁山同志,也是江西兴国老红军,你们去采访他了吗?”得知我们还未去采访时,又说:“他住在南京市公教一村,离这不远”。

我们告辞刘老出来,按他提供的信息,先去采访老红军丁山。我们从北京西路一直往东走,在北京东路找到了南京市政协。经打听,得知老红军丁山同志住在公教一村11栋。我俩又继续往东行,找到公教一村小区11栋,经向楼内居民询问,找到了丁老家,丁老爱人得知我们来意告知我们说:“丁山在鼓楼医院干三科15床住院。”

我们商量后,决定明天上午去鼓楼医院采访丁老,先行去北固山江苏省军区第一干休所寻访。

老红军陈德先将军

2003年9月29日,在南京军区总医院采访朱家胜告辞出来,乘电梯先到六楼,在607病房见到了陈德先将军,值班战士见我们来后,问明情况,带我们进了内屋,陈老坐在桌前,得知我从江西来很高兴,与我交谈起来。

由于患病,身体状况很差,特别是讲话语言不是很清,给我们之间交谈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天已经黑了,我先支好三角架,抓拍了在交谈中的几张照片后,很困难地采访到他的情况。

老红军陈德先将军,1915年12月出生于江西省泰和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7月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8月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江西省泰和县红军游击队战士、红军独立五师第十五团第三连通讯员、红一方面军第二十二军特务团第三连战士、红一军团保卫局交通员、红一军团教导营学员、红军大学步兵学校第一团第四连学员兼小组长、红军大学步兵学校第一团第四连支部书记、红军大学步兵学校第一团特派员、红军大学步兵学校第三团总支书记等职。

先后参加过一至五次反国民党“围剿”斗争,参加了中央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太原办事处政治处组织干事、抗日大学第四期第一大队第一支队学员、抗日大学第四期第一大队第二支队特派员、抗日大学山东第一分校政治部锄奸科长、山东分局高级党校学员、山东纵队政治部武装科副科长、山东军区特务团第二营政治教导员、山东军区特务团政治处副主任等职。

先后参加了莒县、临沂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第八师第二十二团政治委员、华东三纵第八师第二十二团政治委员、华东三纵第八师政治部副主任、华东三纵第八师政治部主任、华东三纵第八师副政治委员、第二十二军第六十五师副政治委员、华东军政大学一团副政治委员等职。

先后参加了攻打峄县、泰安、小方山、济宁、沙土集、许昌、金刚寺、洛阳、开封、睢杞等战役战斗,以及著名的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任第二十二军第六十四师政治委员、第二十二军政治部副主任、政治部主任 、政治学院速成系一班学员、政治学院完成系主任、第二十军副政治委员、南京军区炮兵副政治委员、南京军区炮兵政治委员、江苏省革委会政工组组长、南京军区工程兵第二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陈老抖动着手,较难地在题词本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我们即告辞下到了五楼。

作者戴廷耀

编辑:严京平《白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