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窑青瓷唾盂,五代,器高9.8厘米、口径16.8厘米、腹径10厘米、足径6.6厘米,1996年出土于现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祥里村康陵,现藏于杭州市临安区博物馆。康陵墓主人是吴越国第二代国王钱元瓘的夫人马王后。
该器物,大盘口,圆唇微内卷,盘壁斜弧,束颈,球形腹,矮圈足,足面略圆有9处支烧痕,露灰胎。釉色青灰,釉面滋润有光泽。盘与器身上下两截有明显接痕。制作规整,器形稳重。
唾盂又称渣斗、痰盂、唾壶,是古代居家用的一种卫生洁具,一般是古代贵族才会使用,用于盛装唾吐物,根据使用场景,可用于盛装肉骨鱼刺或用于吐痰。它最早出现在商代晚期,材质有银、铜等,到了西晋之后,唾盂便改用陶瓷制作。
唾盂的器形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早期西晋时期是盘口的陶瓷壶,到了唐、五代、宋时期的瓷唾盂器形较为精美,一般由上、下两截组成,上部呈漏斗形,下部为圆鼓腹。
康陵出土的越窑青瓷精巧雅致,基本为日常生活器皿,有成组的瓜棱罐、圈足盘、执壶、花口碗、套盒等,组合种类完整,造型端庄古朴,胎体细腻,釉色青翠,以造型秀雅的青瓷唾盂为代表,可窥见五代吴越时期的审美倾向,体现了王族日常生活的细致与讲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规制融入文明精致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
资料:杭州市临安区博物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