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唱山歌涯过多,涯有十万八千箩。拿出一箩跟你斗,斗到明年割番禾。”伴随着一阵阵“”哟嗨“”的客家韵味的山歌斗歌比赛,客家山歌打擂台初赛在深圳龙岗区鹤湖新居围屋广场上徐徐拉开帷幕。

擂台赛现场抽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擂台赛现场抽签。

11月11日,国家三级博物馆—深圳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鹤湖新居)内人头攒动,山歌飘扬。客家“山歌打擂台,有胆你就来”赛事正精彩进行。本次活动由深圳市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市琴江梅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深圳市龙岗区文化馆龙岗街道分馆承办,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深圳市龙岗区南方采茶戏曲艺术中心协办,是“文化·新生”第六届龙岗区优质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遴选大赛入选项目。

斗歌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斗歌现场。

华山论剑,高手对决。客家山歌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通过斗山歌获得“山歌王“称号是广大客家山歌爱好者孜孜不倦的追求,所以此次赛事也吸引众多山歌爱好者参赛、现场观赛。赛事还邀请强大评委阵容“坐镇”,梅州市四位“山歌大师”彭强、钟柳红、钟伟华、张献云,客家地区“90”山歌节评委胡希张、陈昌环,以及深圳本地山歌王、龙岗皆歌传承人巫云瑞等悉数到场。

观赛的客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赛的客家人

本次赛事的举办,也给龙岗本地客家乡亲、早年从五湖四海来深建设定居的“新客家人”提供一个了解客家文化、感受客家山歌魅力的机会,让更多人可以近距离接触客家山歌艺术、感受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享受非遗文化、山歌盛宴带来的愉悦幸福。龙岗各协会社团、客家文化爱好者纷纷报名参加观赛活动,自发组织义工队协助赛事承办方,针对报名火爆场景,龙岗区文体局官网”龙岗文体通“特别开设预约观赛通道,市民通过提前网上预约扫二维码报名入场观看两天赛事。

评委现场评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评委现场评分
刘文胜主持山歌擂台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文胜主持山歌擂台赛

今年已经94岁的客家文化界泰斗级人物、客家文化专家、本届山歌擂台赛总顾问胡希张老先生还在家人陪同下,专程从梅州来到深圳山歌赛场;新加坡侨领张振兴先生欣闻深圳“山歌打擂台”,也特意飞回深圳观战,他说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宝,听到深圳龙岗要举办客家山歌擂台赛,他要给大家大大的赞,预祝活动圆满成功;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永远名誉会长、第30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主席、马来西亚拿督张润安先生发来视频祝贺:传递客家山歌,可以哺出每一位客家儿女的心声,加强大家对客家文化的认可,预祝活动圆满成功,继续将客家文化发扬光大,成为一个传递客家文化的重点项目。

客家山歌选手在斗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家山歌选手在斗歌

客家山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有着丰富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山歌打擂台(斗歌)是客家山歌最精彩、最激烈、最能吸引听众的一种活动形式。本次山歌擂赛分初赛、复赛、半决赛和决赛三场进行、为期两天,最终将决胜出金奖2名、银奖6名、铜奖8名、优秀奖若干名。今天首轮初赛结果李仁欢等16名参赛选手进入复赛。

客家山歌选手在斗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家山歌选手在斗歌

山歌打擂台(斗歌)是有组织、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赛歌,它精就精在“斗”上,看谁山歌多,看谁接歌快,看谁词汇丰富,具有娱乐性、竞技性和礼仪性。即兴斗山歌在龙岗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龙岗老街、榕树头下,时不时依然能听到来自中原古韵的天籁客家山歌声。本次山歌赛事,将唤醒人们久违的记忆,暖彻心房,乡音无改,斗歌依旧。百年围屋,文化传承,山歌无脚万里行。

客家山歌擂台赛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家山歌擂台赛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赛事通过赛前的宣传、报名,已经在鹏城掀起一股“山歌风”,大家积极关注龙岗、了解久违的“山歌打擂台”活动。客家斗歌喜闻乐见,颇富情趣,耐人寻味,即情即景,出口成歌,随编随唱,对答如流。是一代代客家人民所热爱和传承的非遗瑰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本次擂台赛旨在通过唱响客家山歌团结凝聚各界力量,把深圳故事、深圳声音传播到海内外、打造深圳特色文化名片,提升深圳龙岗文化软实力、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龙岗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赛事平台推动客家山歌事业发展,保护和传承客家山歌艺术,打造龙岗文化品牌。

编辑:赖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