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21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披露,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将于11月24日发行2023年第一期金融债券,计划发行规模为15亿元,期限为3年期,主体评级为AAA,债项评级为AAA。此次发行的金融债券将为消费金融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同时也将促进公司的业务发展和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目前,消费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股东存款、同业借款、银团贷款以及发行金融债券等。其中,金融债券因具有融资期限较长、利率较低等优势,已成为头部消费金融公司的重要融资手段。

然而,发行金融债券的门槛较高,自2016年中银消费金融发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首单金融债以来,仅有5家消费金融公司成功发行,总规模为310亿元。

今年8月,央行重启暂停两年之久的消费金融公司金融债券发行,10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新版《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下称“新规”),自2023年11月10日起施行,原银保监会于2020年3月公布的原规定相应废止。新规在对消费金融公司设立、出资人变更、募集发行债务和资本补充工具等方面的规定有变化。新规简化了消费金融公司债券发行程序,明确资本类债券储架发行机制,这无疑给持牌消金公司融资带来了新的渠道。

兴业消费金融经营情况

公开资料显示,兴业消费金融是一家成立于2014年12月的金融机构,注册地为福建省泉州市,注册资本为53.20亿元。其中,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66.00%,是公司的控股股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司主要经营消费金融业务,并利用股东资源、团队和风控等优势进行业务拓展。

1.公司运营情况

在运营方面,兴业消费金融的贷款余额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截至2022年,贷款余额为749.2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9.05%。截至2023年6月,贷款余额为812.59亿元,较年初增加8.46%。贷款具有金额小、风险分散的特点。

公司的获客渠道包括线上和线下,主要产品是针对稳定收入的个人和家庭,用于旅游、教育等消费用途的信用贷款

主要产品“家庭消费贷”是针对稳定收入的个人和家庭,用于旅游、教育等消费用途的信用贷款。展业模式为线下推广,通过面签面谈确认客户申请意愿真实性,防范欺诈和伪冒风险。展业区域覆盖近50座城市,重点拓展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截至2022年,线下业务贷款余额为621.12亿元,占总贷款余额的82.90%。截至2023年6月,线下业务贷款余额为613.55亿元,占总贷款余额的75.51%,较年初下降。

此外,兴业消费金融还利用资源优势开展线上业务,主营5万以下小额贷款,客户可在线自助申请,经自动化审批后发放。2022年发放线上业务贷款的笔均金额为0.85万元,截至2022年末线上业务贷款余额为128.10亿元,占总贷款余额的17.10%。截至2023年6月末,线上业务贷款余额为199.04亿元,占总贷款余额的24.49%,较年初增长7.39个百分点。

2.财务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兴业消费金融自成立以来,信贷规模稳健增长,盈利水平提高。2020-2022年贷款和垫款总额年复合增长率为35.30%,2022年末总额为749.22亿元,同比增长29.05%。生息资产规模稳步增长,2022年实现利息及手续费收入120.44亿元,同比增长20.12%。

融资成本随市场资金面动态调整,2022年受市场利率下行及主体市场认可度提升影响,融资成本同比下降。业务规模扩张导致总债务增长,2022年末总债务为643.84亿元,同比增长22.77%。利息及手续费支出共19.71亿元,同比增长8.93%。净营业收入增长受益于业务规模增长,利息及手续费净收入实现100.74亿元,同比增长22.58%。

营业费用率逐年下降。受业务规模扩大及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不良贷款余额增长,2022年计提贷款及垫款信用减值损失42.66亿,同比增长66.50%。在上述因素共同影响下,2022年实现净利润24.93亿,同比增长11.80%。

3.资产质量

截至 2023 年 6 月末,兴业消费金融总资产 831.23 亿元,贷款和垫款净额和存放同业分别占 93.71% 和 4.08%。信贷资产是公司的主要风险来源。随着信贷业务规模扩大和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公司不良贷款余额上升,拨备计提力度维持较高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 2022 年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为 16.04 亿元,不良率为 2.14%,关注类贷款余额为 10.73 亿元,逾期贷款余额为 24.70 亿元。

2023 年以来,信贷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公司不良贷款余额相应增长,截至 2023 年 6 月末,不良贷款余额为 17.75 亿,关注类贷款余额为 8.53 亿元,逾期贷款占总贷款的 2.86%。公司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下降 28.37 个百分点至 231.68%。客户集中度风险较低,主要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信用类消费贷款。

因公司主营线下贷款,与同业相比,单户金额仍相对较高。公司为全国性经营,业务区域相对比较分散,截至 2023 年 6 月末,线下业务前五大业务区域分 布为上海、福建、江苏、安徽、四川,其占比分别为 12.52%、11.50%、10.76%、9.20%和 5.83%,其他地区贷款余额占比较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