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道德经》是老子对人生和社会深刻观察之后,总结出的智慧结晶,其中揭示了很多人生和社会中的规律。学习《道德经》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生、认识社会。

本文讲一讲,为什么说朴素是人生的高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讲:“五音使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这句话意思就是说,美妙的音乐听多了,会伤人的耳朵。鲜艳的颜色看多了,会伤人的眼睛。美味吃得多了,会伤害人的胃口。贵重物品会诱发人想得到的欲望,使人心怀不轨。所以,圣人有了基本的生活条件就满足了,不追求多余的东西,只过着朴素的生活。

现代社会的富裕人群中流行着一种富贵病。他们经常吃精细的食物和鱼肉等营养食品和高级补品,生活讲究享受,结果很多人得了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肥胖等富贵病。出现富贵病都是由于收入高了以后,食入的营养过量造成的。过多地食用营养东西有时给自己带来了幸福感,但带来更多的是麻烦。

人往往在基本生活条件具备以后就开始有更多的追求,想要锦衣玉食住大房子,有社会地位追求幸福生活。但经过艰苦地工作得到这些东西后才感到,得到的幸福很少得到的苦恼却很多。而且越努力追求幸福,苦恼就越多。

大诗人苏东坡一生追求为国效力建立功名,为官生涯非常坎坷,曾三次被贬官。他在经历了人生的辉煌之后感慨,朴素平常才是生活的高境界。世界最著名的钢琴家之一霍洛维茨说:“我用一生的努力才明白,朴素才是最有力量的”。他的演奏没有花哨的技巧,没有多余的动作,质朴而感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霍洛维茨

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返回,走向最初的方向。人往往在体验了奢侈的苦恼之后才明白,朴素简单是更高的境界,应该返回朴素的生活。

写文章也是这样。苏联大文豪高尔基认为,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朴素。有真感情,就是好文章。用华丽的言辞表达感情是花言巧语,只有朴素的表达才是真感情。像苏东坡、王安石、李白等这些大文豪都不喜欢用华丽的言辞,而是文风朴素。

有人问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怎样雕刻出大卫的。他说,我在采石场看到一块大理石,在它身上我看到了大卫。于是我把多余的东西去掉以后,大卫就成了。

去掉多余的东西就是美。生活也一样,简单朴素没有多余的东西是高境界。

老子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生活要简单朴素。老子讲:“大智若愚”,外表普普通通的才是大智慧之人。老子讲:“大道至简”,最大的道理是很简单朴素的。有些人把一个道理总结得长篇大论,有的人却总结得简练、简单。后者比前者往往更有智慧。

可以说,简单就是智慧。对自己的现状满足的人,就是一个圆满的人,因为他已经感觉什么也不缺。他已经不需要再用什么华丽的服饰来显示自己,赢得别人的称赞,所以外表总是朴素的。感觉自己欠缺的人,才会用华丽的外表去赢得别人的称赞。

可以说,外表华丽的,内心往往欠缺。外表朴素简单的,内心丰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子

人往往经过了奢侈以后,会感到朴素是人生的高境界。

老子对人生问题的总结,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它引领着我们走向人生的更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