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的40军素有“旋风部队”的称号。顾名思义,就是攻击迅猛,奇疾如风。今天就讲一个小战例,可以特别直观地感受到旋风二字。这个战例小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最小的作战单元——三人战斗小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第五次战役时,40军的358团抢夺了头留山,打穿了美骑兵一师的防线,随后展开了穿插渗透。敌人发现了我军的动向后,也做出了迅速反应,调派重兵企图围歼。这个区域的地势复杂,不适合大部队展开。所以咱们的志愿军第一时间想到的竟不是突围,而是要利用地形和战术对敌军展开反歼灭。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这句话完美的诠释了我军战术之灵活。358团瞬间以排、班和战斗小组为单元进行全域展开,形成了一张巨大的网。先头进入该区域的敌军彻底崩溃了。他们已经产生了错觉,感觉前后左右全都是志愿军,无论往哪儿跑都会被攻击。在黑暗森林里,未知的恐惧可以无限延伸,直到心理防线被完全击溃。敌军都认为上级肯定搞错了。这个地方的志愿军远超一个团。于是围歼变成了溃逃。只打了半天,敌军反倒变成了拼命突围的一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宏观战斗介绍完毕,现在我们将镜头转到咱们的一个三人战斗小组。组长名叫韩勤忠,虽说不大,却是个百战兵王。他带着两个战士各种欢乐地穿插,跑着跑着就迎面撞上了一支还算成型的敌军,大概有一个连的兵力。没有任何的犹豫,他们就钻了林子。这个操作就是把正面的进攻留给我们的排级单位。战斗小组自动选择去绕后突袭。

可能有人要问他们怎么知道会有排级单位来进攻。其实他们也不知道。但有一件事儿可以确定,绕到后面要面对的无非就两种情况:一是打了之后发现敌军已经乱了,说明我们的排级单位在前面打上了。那就趁火打劫,往死里干。二是打了一下发现敌军不疼不痒的,说明这个方向没有咱们的人。那就转身跑路。在山地里累死敌人都追不上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幸运,这把算是捞着了。韩勤忠战斗小组完成了抄后,敌军已经开始乱套了。此时敌人可不只是被前后夹击,还有好几个战斗小组做了跟韩勤忠他们同样的事儿。十几分钟后,敌军的这个连被四面八方的猛攻彻底撕碎了。残敌开始逃窜。

韩勤忠他们盯上了一小股敌军,在后面追得张牙舞爪。刚弄死了这批敌人,他们就发现左边山坡下的一块平地上降落了一架直升机。一批敌人正在往下跳。韩勤忠一挥手,战斗小组瞬间化整为零。两个战士飞奔向两侧。然后他们就从三个方向同时对敌机抛投手榴弹,再用冲锋枪一顿猛打。不到一分钟,直升机和敌人全都被干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旁边山包上的敌军阵地发现了情况,机枪对着这个区域开始扫射。韩勤忠通过走位到了左侧。两名战士趴在了右侧。借着巨石的掩护,韩勤忠打起了佯攻,吸引了所有火力。几分钟后,两名战士从右侧突入了阵地,结束了战斗。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山下侧面的一辆埋伏的坦克突然对韩勤忠开了一炮。巨石瞬间炸裂,韩勤忠的背部受伤。暴怒的他一个鱼跃滚到了旁边的树林里。山包上的两个战士从阵地上捡起手雷对坦克一顿猛砸。战场上硝烟四起,一时间什么都看不见。突然,在坦克附近传来了两快一慢的点射。两名战士立马停止扔雷,就地卧倒。硝烟刚好散去。韩勤忠举着一个燃烧瓶从树林里冲了出来,扔在了坦克的散热窗上。巨大的火焰引燃了坦克内部。这个铁王八彻底趴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勤忠与两名战士汇合后继续穿插,不大一会儿遇到了敌军的一个排。就这么点人,不用等别人了,直接平推就是了。最后敌人被逼进了一个山洞负隅顽抗。韩琴中就自己一个人用手榴弹开路,拎着两个燃烧瓶飞身冲进了山洞。几声闷响后,被熏成了黑炭的韩勤忠从冒着巨大浓烟的山洞里小跑着溜达了出来。

三人小组再次开始赶路,满地图地找敌人。收拾了几股敌军后,遇到了我军的大部队。整整有一个连的人正在打一个敌人的阵地。大家都在往这个方向冲。韩勤忠带着战斗组找了个悬崖,徒手爬了上去,给敌人来了个中心开花,使我军迅速全歼了守军。只不过他在战斗过程中前胸又受了重伤。那也没耽误他们继续搜索残敌

最后腹背受伤的韩勤忠把自己跑到晕了过去,他们的战斗小组才不得不停下来。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敌军所有参加围歼的部队仿佛被龙卷风吹过了一遍,千疮百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