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名鼎鼎的道教发源地大邑鹤鸣山背后,还有一座鲜为人知的道教仙山,从地图上看它叫“冠子山”,但当地人称之为“终南山”,虽然这里的终南山与北方那座著名的终南山不能同日而语,但它与北方终南山同名同姓的存在和八仙之一韩湘子在此修炼的传说不能不引人遐思。

与终南山遥相呼应的鹤鸣山最高峰老鹳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终南山遥相呼应的鹤鸣山最高峰老鹳顶

关于大邑这座终南山的相关资料不多,据说山上道观大约始建于唐朝,曾经规模浩大,后在明末张献忠剿四川时毁于战乱,不知何时又有重建,但可以推测的是,至少在15年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终南山海拔千米以上的深山之中,仍然坐落着一座规模可观的道观,那里翘角飞檐的殿宇层叠,精雕细塑的神像林立,青袍簪发的道士出入,堪称一处隐秘地世外修行圣地。

终南山老道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南山老道观

直到08年汶川地震发生,上了年代的终南山道观建筑受地震牵连受损,变成了不再适合居住的危房,山高路远维修不便,于是道士们离开了那里,下山在青龙村交通方便的公路边新建了一座混元宫,从此替代了终南山道观,而遗留在山上的那座老道观,由于年久失修便逐渐荒废了。

山下新建的混元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下新建的混元宫

两年前的冬天,我曾徒步上山探访过一次终南山老道观,此处远离尘嚣荒无人烟,就像突然闯入了一个寂静的结界,萧瑟的山林中,破败幽暗的大殿里,斑驳冰冷的神像无声无息,悄然注视着我这个不速之客,而阴郁的天气更使废弃的道观透露着森森诡异。

终南山老道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南山老道观

短暂停留之后我便匆匆下了山,以至于那个传说中韩湘子曾经修炼过的“韩仙洞”也放弃了寻找。

作为民间传说中家喻户晓的八仙之一,韩湘子的传说故事无疑是给大邑这座籍籍无名的终南山增添了仙风灵气,在众多相关艺术作品中,韩湘子总是以手持紫金萧、风度翩翩翩翩的斯文公子形象出现,他擅长吹箫,相传道教音乐《天花引》就是他所作,据史料记载,韩湘子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侄孙,他幼丧父母,由叔祖韩愈抚养长大,传说韩湘子少时就受钟离权和吕洞宾的点化,长大后又得钟、吕二仙传授修行之术,因此出家至终南山修道,后得成正果位列八仙之一。

韩湘子出家修道的终南山显然是指秦岭的那座,而大邑终南山也有他曾修炼过的洞府,可谓稀奇,不知它长什么样的呢?

于是时隔两年,我第二次来到了终南山,只为寻找传说中的“韩仙洞”。

与第一次不同的是,这次上山我的身边多了几个同行的队友——从崇州过来的两位道长和五位居士,值得一提的是,五位居士中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也有60岁,这在我的徒步经历中,是从来没有过的,要知道,上终南山的路程来回可能将近20里,并且山路崎岖,因为少有人走很多路段几近荒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一行8人从山下的公路尽头开始徒步上山,一路爬坡上坎、走走停停用了三个小时。

74岁的居士和道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4岁的居士和道长

但最后到达终南山老道观的只有五人——我和两位道长以及两位居士,爬这样的山对于上了年龄的居士们来说确实有些难度,但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坚持到最后的居士竟然是那五人中年龄最大的两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荒废无人的老道观,尽管这里的房屋都已摇摇欲坠,经过里面给人一种随时会坍塌的感觉,但这里的五座建筑,除了最高处的西天佛祖殿外,入口处的房屋、观音宝殿、无生大殿、八仙殿结构仍然完整,殿内的神像除了有些褪色外也几乎没有损坏。

废弃的慈航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废弃的慈航殿

在偏远的深山能有这样一座规模可观却鲜为人知的道观,真是罕见,同时也感叹它被遗弃的命运。

无生大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生大殿

终南山老道观建在山脊一侧接近山顶的缓坡上,与道观隔空相望的,是几座斜列相连的山峰,它们峰顶突兀,形似雄鸡头顶挺立的鸡冠,如果将它与地图上显示的冠子山这个名字联系起来的话,倒是挺符合,也许它才是真正的冠子山,但也有人说它叫插旗山,因为山型看起来也像几面迎风招展的旗帜。

道观对面的山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观对面的山峰

初次上山时我曾以为“韩仙洞”在插旗山悬崖峭壁上的某个山洞中,但此次上山前通过向混元宫里面的道长打听才知道,韩仙洞就在大殿下面几百米远的地方,据他所讲,通往韩仙洞是一段石梯路,但路口因多年荒芜恐难以分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忘了问具体是哪个大殿,我们在八仙殿、无生殿、观音殿周围找了个遍,只要是能下脚的荒径都寻行了一段,均无功而返。同行的王道长出主意说找找看墙上有没有留下电话,打电话问问山下的人,但找遍所有大殿的墙壁,什么也没有。

西天佛祖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天佛祖殿

就在大家以为与韩仙洞无缘放弃寻找准备下山时,同行的何道长似乎想到了什么,她觉得我们把注意力都放在了那几座有牌匾有名字的殿堂上,却忽略了入口处的那座房子,她认为那座房子虽然没有看到供奉有任何神像,但在所有建筑中面积最大,从道观的整体布局来说,极有可能就是正殿,或许韩仙洞就在这座房子附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然,我们在正殿外的台基下找到了一条被枯叶覆盖的小路,枯叶下是乱石堆叠的简易梯步,这很符合山下混元宫里道长的描述,而沿着此路下行几百米后,也确实到达了一处山洞。

寻找韩仙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寻找韩仙洞

洞在荒林里一处几丈高的石崖底下,四面峭壁,洞外泥土和落叶堆积,洞口数米宽,幽暗潮湿,不知深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韩湘子修炼的地方?我和两位道长面面相觑,实在不愿相信这就是我们费尽心力所找的韩仙洞,毕竟它跟大多数野外山洞一样太平平无奇了。

但再仔细搜寻四周,林深叶密,再无它路,并且在旁边的灌木丛还发现了一大一小重叠串在木棍上的两口磬,王道长分析磬一般不会随便放在某个地方,那么这里很有可能就是韩仙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三人缘着崖壁上的路迹攀岩而下,决定到洞口一探究竟,但岩壁陡峭,脚下湿滑,只得半路停下,只见洞口中部低浅,两侧似有岔道,细看深邃,或可一人弓身前进,但没有照明工具,我们不敢贸然进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真的就是韩仙洞吗?韩湘子真的在这里修炼过吗?里面会有什么呢?

当我们停留崖石上还在讨论分析眼前的山洞时,殊不知洞口上的岩缝里站着一只猫头鹰早已默默地注视着我们三人良久,不知它从何出现,直到我们离开后,它也展翅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