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10万军队近一半战死在缅甸,打这样惨烈的仗,值吗?
引言
很多人都将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看作是中国最好的抗战电视剧。与其他抗日剧不同,这部电视剧并没有以过多的笔墨,描绘发生在我国本土的抗日战争,而是着重描写了中国远征军奔赴缅甸抗战的故事。
(讲述中国远征军的《我的团长我的团》)
中国远征军入缅发生在1942年,当时的抗日战争,正处在一个艰苦卓绝的时期,我国接近一半的领土已经被日本侵占。为什么我们要在这样生死攸关的时刻,将士兵派往国外去进行战争呢?
一、风云突变的40年代
虽然全面抗战从1937年就已开始,但我国在抗战早期并没有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与帮助。直到二战的规模在20世纪40年代彻底展开,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才对日本展露出了敌意。
当时的日本极为强大,他们不仅在与我国的正面战场上取得了一定战略成果,同时还将自己的爪牙伸向了太平洋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严重威胁到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日军开辟东南亚战场)
东南亚地区的稳定对英国非常重要,因为当时的印度是英国最为重要的殖民地,一旦东南亚被日本完全控制,那印度的安全也就不可保证。
但当时的英国早已陷入西欧战场的苦战,根本没有过多的精力来防守东南亚地区,因此他们找到了中国,希望集结两国之力来守卫东南亚。
对于我国来讲,东南亚(尤其是缅甸)也极为重要。因为中缅两国在1939年1月正式开通了滇缅公路,这条公路在抗日战争时期扮演着输血管的角色,几乎是我国南部唯一的对外通道,各类物资的运输、各种信息的传递都需要仰仗这条胜利之路。
(滇缅公路)
总结来说,入缅作战在当时属于历史的必然,此次作战对于我国本土战争,乃至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格局都非常关键。
因此,我国决定答应英国的诉求,派遣大量士兵前去缅甸作战。中国远征军就此诞生。在这批士兵当中除了有蒋介石的精锐之外,也同样有在战场上打过败仗的流兵散将,部队战力参差不齐。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信念,打败日本军国主义集团,保卫国家乃至世界的安全……
在那个风云突变的40年代,中国远征军如同一缕曙光,极大程度上的帮助了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顺利进行,缓解了英美等盟国的压力。
(中国远征军队伍)
我们在这次战争当中诚意十足,派遣了第五军、第六军、第六十六军,整整三个军的兵力,总人数达到了10万人。而且我国派出的第五军,是当时中国唯一的机械化军级建制部队。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10万同胞义不容辞,踏上了去往缅甸的道路。他们即将在一片未知的环境当中,面对日军精锐中的精锐。
二、既无天时,也无地利
对于中国远征军来说,入缅作战的难度非常大。
(中国远征军队伍)
首先,缅甸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与我国本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作为一个纬度较低的国家,缅甸不仅气候炎热,而且蚊虫肆虐。远征军们来自大江南北,很多来自北方的战士到了缅甸就发生了水土不服的情况,整个部队的战斗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除此之外,虽然我们入缅作战进行的是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但是当时的缅甸百姓却对我们并不欢迎。由于长时间遭到英国的殖民,缅甸人民普遍将日本视作“解放者”,会主动帮助他们打压盟军部队,甚至会帮日本运送战略物资。
(缅甸百姓“欢迎”日军入城)
毫不夸张的说:中国远征军在当时面临的局面是既无天时,也无地利……。
1942年3月,第五军第200师的将士们在戴安澜的指挥之下,来到了缅甸南部的军事重地同古镇,第一战就此打响。
战役开始后,日本并没有直接攻城,而是派出了飞机对整个同古进行地毯式的轰炸。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第200师的士兵们没有任何畏惧,而是借助掩体顽强抵抗,挡住了日寇一波又一波的攻势。
(同古战役概图)
然而,日寇转手就派出了多于我军4倍的兵力来攻打同古,直接将我军士兵围困城内,配合着空军轰炸,日本的包围圈一点点缩小,整个同古危在旦夕。
为了尽快攻占同古,日军甚至在进攻的过程中,将我军俘虏当人肉盾牌,边走边喊:“别打自己人”。凭借着如此卑劣的手段,日寇很快在正面战场上取得了绝对的优势。
为了保存实力,杜聿明给第200师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在戴安澜的指挥之下,第200师顺利从同古突围。他们成功保卫了同古12天,付出了伤亡2000多人的代价。
(同古战役后撤退的远征军)
同古战役可谓是出师不利,但中国远征军的顽强抵抗也让日本尝到了些苦头。二战结束后,日本战犯东条英机曾经表示:同古战役是日本自旅顺战役之后,从未有过的一场恶战。
然而对于我军将士来说,他们在缅甸的恶战才刚刚开始……。
三、魂归缅甸
同古战役之后,中国远征军及时对部队进行了战略部署,决定配合英军在缅甸中部与日寇进行决战。但当我们的部队全部准备就绪时,英军的7000多名主力,却在4月16日陷入了日日寇包围。
虽然英国在当时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在这场战役当中,他们扮演的更多是一个“猪队友”的角色,没有给我军带来应有的帮助。
(缅甸战场)
为了解救盟友,第六十六军38师师长孙立人派遣部队前去解围,此战打得极为惨烈,无数战士埋骨他乡。但我们终于还是把日军的包围圈撕出了口子,帮助英国盟友成功突围。
孙立人解救英军的故事在国际社会上引发了轰动,《泰晤士报》《印度快报》等国际媒体对中国远征军大肆赞扬,肯定了我们在缅甸的作用。英国女王甚至还向孙立人颁发了“帝国司令”的荣誉勋章。
(孙立人)
不过,由于英军的失利,远征军与日寇的决战计划也彻底流产。我们只能将战场从缅甸的中部平满纳地区,迁移至缅甸北部的曼德勒地区,而此次战略转移,则给了日军可乘之机。
狡猾的日军看破了我们向北转移的战术,提前对滇缅公路的重要枢纽腊戍进行了占领,派出大量兵力对我军将士进行堵截。远征军队伍就这样被困在了缅甸,连撤退都无法进行了。
无奈之下,远征军只能分散兵力,缩减建制来分头突围。日军疯狂的围猎也就此开始,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在突围的过程中,遭到了日寇主力部队的埋伏。他率领部队顽强抵抗,但却还是败下阵来。
(英勇牺牲的戴安澜将军)
此战当中,戴安澜的部队折损近半,连他本人自己也身负重伤,他最终在5月26日牺牲在缅北的一个小村落,年仅38岁……。
除了戴安澜这样的指挥官之外,远征军当中的普通士兵也折损严重,第五军中的1500名重伤员无法跟随部队突围,选择自焚而死。如此壮烈的举动,实在是令人悲怆不已。
由于日军在缅北地区的防线太过扎实,远征军们只能放弃向北突围,转头向印度方向撤退。毕竟印度在当时还是英国的殖民地,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徒步转移的远征军队伍)
但是,远征军队伍几乎没有汽车和装甲车等运输工具,只能徒步跨过缅北丛林。当时的缅甸正值酷夏,丛林当中草木横生,蛇虫遍地,环境极为恶劣。
除此之外,远征军们不仅需要提防那些向日本通风报信的缅甸民众,同时还要小心日本的伏击。整支队伍在撤退的过程中遭到了非人的磨难,整整在丛林当中挣扎了两个多月才退到印度。
根据统计,入缅作战仅4个月,中国远征军就折损了5万多人,这些士兵当中的半数以上都不是死在正面战场,而是在撤退的过程中因过度饥饿和疾病而死。
(中国远征军在丛林当中)
1942年7月,伤亡惨重的远征军终于在印度得以会合。无数士兵死在了异国他乡,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留下,他们的身躯与缅甸的泥土化为一体,满山遍野的丛林就是他们的丰碑。
四、一切是否值得?
很多人可能会感到疑惑,中国远征军进行如此惨烈的战役是否值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值!
(中国远征军队伍)
虽然远征军在入缅之后伤亡惨重,但是他们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阻挠了日本对缅甸的全面控制,为国内正面战场以及国际反法西斯战争格局做出了十分显著的贡献。
更为重要的是:此次入缅作战,真正让国际社会认识到了中国的抗战力量。一向心高气傲的英军受到了我国将士的解救,美国这样的后续参战国也对中国入缅军队提出了高度的赞扬。
而且中国远征军队伍在退守印度之后,并没有放弃对日寇的斗争,他们在缅甸加紧训练,将残存部队整编为代号“X”的新一军,发誓要向日军报仇雪恨。
(受训的中国远征军)
1943年,第2次世界大战的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美国人在太平洋战场取得的节节胜利直接影响到了东亚以及东南亚战场,日军在缅甸的防守力量逐渐衰弱。在印度蛰伏了一年多之久的中国远征军抓住了这个机会,声势浩大的向日寇发动了反击。
远征军的战士们沿着当年撤退的路线和斑斑血迹,扯开了日军一道又一道的防线,如同一柄尖刀一样,从南向北横贯缅甸。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拿下了孟关、加卖等缅甸战略重地。
在正面战场上,准备充分的远征军队伍大胜日军,甚至将日本的精锐部队第18师团全部歼灭,打散了一支又一支日军建制。
(油画《中国远征军》)
与此同时,第2支中国远征军部队也从云南西部向缅甸进军,卫立煌和宋希濂等人率领着将近20万人的部队横跨怒江,拔下了大量位于缅北的日军据点。
至此,整个缅甸局势南北开花,先后两支远征军队伍对日本形成了两面包夹之势,战役的形势一片大好。
1945年1月27日,两路远征军队伍终于在芒友胜利会师。整个缅甸已经被打通,日本的嚣张气焰也彻底被浇灭,缅甸战场的抗日斗争终于迎来了胜利。
(1945年7月7日,中国远征军重炮部队凯旋回国,昆明老百姓夹道欢迎)
根据后世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总共牺牲67000余人,歼灭日军49000多人,以非常惨烈的伤亡比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远征军的帮助之下,缅北地区8.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收回,50多座城镇被解放,日本在东南亚的有生力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中国远征军绝对是抗日战争当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他们所付出的惨烈代价也会被后世永久的铭记和传唱。如果没有这些入缅作战的勇士,那日本则很有可能以东南亚为仰仗,继续抵抗很长一段时间。
毫无疑问,这些勇士值得后世的尊敬,他们的牺牲根本无法用“值与不值”这样的问题来衡量。
(后世纪念碑)
参考资料
央视网.中国远征军奋战 42天全歼城内日军.[OL].2013.10.21.
央视网:抗日战争伟大的神话:中国缅甸远征军[组图].[OL].2009.03.10.
北京日报客户端.八十年前入缅作战的远征军将士,一个个离我们而去.[OL].2022.07.05.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