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道兵女兵

40年前,由铁道兵5、6师、4师两个团和兵团一部分职工共计84000人耗时9年建成通车的南疆铁路,为新疆的繁荣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疆地大物博,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由于天山山脉横亘新疆中部,南北交通只有一条公路连接,严重制约了新疆发展。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下,铁道兵五师、六师、铁四师两个团和新疆建设兵团奉命参加南疆铁路的建设。

南疆铁路是新疆南部建设的第一条重要铁路干线,北起兰新铁路吐鲁番车站,南至塔里木盆地北缘库尔勒,横贯天山南北,穿行于崇山峻岭和戈壁沙漠中,是连接南北交通的重要纽带,全长476公里,设计隧道29座、桥梁463座、土石方3000多万立方,1973年底开工建设。南疆铁路的建设,对促进新疆的经济、国防、科技、文化、旅游等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这条铁路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工程艰巨。铁路穿过古称“火州”的吐鲁番盆地边沿浩瀚无垠的100多公里戈壁滩,“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是自然气候的正式写照。铁路建设工地沿线沟深坡陡,机械化程度低,挖掘机、铲车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还没出现,只有10多台推土机,主要依靠人力,十字镐、耙子、铁锹、胶轮车、电瓶车、斗车是重要的施工机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窄轨、斗车是南疆铁路最显眼的设备

新疆的气候特点是夏天十分炎热,年降雨量只有五毫米,异常炎热、干燥。6、7、8三个月,工地上最高气温60多度,戈壁滩上从地表升起大约一米高的淡蓝色火焰,奋战在桥隧、涵洞、路基工地的干部战士被炽热的高温包围着,解放鞋在滚烫的沙土中变了型,一个人每天要喝掉5公斤左右的水,身上冒出来的汗水很快被火辣辣的太阳给烤干,很少有小便。脸膛被紫外线侵蚀的黢黑,脱了一层又一层皮,嘴唇鼻孔干裂出血。

五师二十二团四营十六连、十八连指战员,根据施工推进情况,要人工在戈壁滩上挖出深10多米、直径一米的36个竖井,每个井里装上一吨多炸药爆破松动坚硬的泥层后,再启用推土机施工。人在井里用十字镐、铁锹开凿,工作面狭小,使不上力气,只能一点一点的向下挖掘,绳索拴住胶皮桶吊运至竖井外,没有通风设备,超过10米深时,井底又闷又热,严重缺氧,有人昏倒,赶快用绳子吊上来送卫生队抢救,再换人下去,有的战士因抢救无效不幸牺牲,用战士们的血肉之躯仅用一个月时间便圆满完成了任务。

某机械连一排驾驶的推土机驾驶台没有顶篷,司机暴晒在阳光下,发动机持续喷出热气,司机像坐在蒸笼里,灰尘满面,上完一个班,只能看清两只转动的眼珠。由于天气燥热,许多战士鼻血流淌不止,打针吃药都不管用,但是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展,他们用药棉塞住鼻孔,照样驾驶机械穿行在漫天飞舞的风沙尘土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士们在风雪中作业

炎热的气候,给汽车兵带来的困难更大。一到夏季,汽车在戈壁滩上行驶跑不到半个小时水箱就开锅了。在内地遇到这种情况,只要找个树阴地方停下来歇一歇或者到河沟提桶水倒进水箱,问题就解决了。可是在茫茫戈壁,汽车行驶半天见不到一棵树、一滴水。因此,汽车水箱开锅成了司机最头痛的事。各师、团后勤部门为了解决司机喝水问题,曾给每个司机装备了一个能够盛13升水的塑料提壶,每当出车时,司机们就装满一壶凉开水带在身上,可是,没有哪个轻易舍得喝上一口,他们宁肯自己忍受干渴,也要把水省下来给汽车用,保证运输不停。某部汽车二连司机黎庆福,一次为施工连队运送材料,行车前,他跟上次一样,给水箱加满水,又带了一些凉开水出发,行驶到戈壁滩上,热辣的太阳烤得驾驶室温度迅速升高,他顾不上擦汗,时刻注意温度表的变化。

不多时水温就上升到90度。同车的一位战士说:“小黎喝口水再走吧。”黎庆福嗓子沙哑地回答:“今天天气特别热,这水不能喝,得留给汽车用”。一会儿水温表的指针指到了100度,小黎立即停下车,把凉开水掺进水箱,水温下降到70度,汽车又安全运行起来。这一天黎庆福虽然带两提壶凉开水,但他没有喝一滴,全部倒进了水箱。当他按时把材料送到工地时,鼻孔流血,嗓子已经干渴得说不出话来。在部队成百上千汽车司机中,哪个没有像黎庆福这样一番经历?曾有一位司机,行车十几个小时,没喝一口水,当他到达目的地时,人还未走出驾驶室就昏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道兵首长视察工作

炎热的夏季,风沙无休无止,睁不开眼,不敢张嘴,呼吸全靠鼻子。衣服上落满沙尘不算啥,沙尘无孔不入,被风吹进鼻孔,一两个小时就要用手指往外掏一次,否则很难受。而脖子里被灌进的沙尘,下班后打两盆水清洗。

在绵延数百里的深沟峡谷建筑工地,海拔在800—3200米之间呈波浪型迂回曲折向前延伸,36次跨越沟谷。全线隧道、桥梁、3000多万立方土石方大都集中在这一带。

春夏秋难熬,冬季的气候更恶劣,进入11月份气温都在零下,最冷的12月—次年3月份,最低气温20多度,寒风刺骨,滴水成冰,桥墩混凝土施工停了,隧道不停,最糟糕的是,路基土石方施工不能停,许多战士的手冻得裂口了,每年都有战士因冻伤而到师医院和团卫生队接受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路战士在整道施工

据一些老领导回忆,参加冰达板奎先隧道施工的五师23团,由于高寒缺氧,百分之七十的干部战士头发脱落,指甲凹陷,出现胸闷呕吐、头痛等高原反应。水烧不到70度就开锅,饭菜煮不熟。冰天雪地,指战员们手脚冻得红肿,耳鼻破裂。在方圆几十里既无柴禾又无水源,靠捡牛粪生火取暖、做饭,饮用水全是冰水,生活、施工中的困难多如牛毛。打风枪的战士,双手被冻得失去知觉,出碴的战士,推着斗车在洞内外来回奔跑,眉毛、鬓角结满了冰凌,耳朵、鼻子被冻得流黄水。战士们的衣服被隧道涌水浸湿,顷刻间就被冻成冰铠银甲,一个人三件棉衣都替换不过来,这件没干,那件又结了冰,他们每年有7个月时间穿着冰衣冰裤顽强施工,经过43个月的苦战,终于打通了隧道,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枪手在钻炮眼

五师、六师指战员以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与兄弟单位联合作战,仅用一年时间便建成多座桥、隧、涵和100多公里路基,吐鲁番段率先铺轨通车,实现了南疆线首战告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军区和铁道兵党委发来的贺电。吐鲁番地区肉孜吐尔迪率领慰问团到五师机关和基层连队进行慰问。

之后7座螺旋形隧道和22团承建的全线第二长隧——库鲁塔格隧道,以及开都河大桥等一座座特高、特大、曲线桥先后建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道兵战士不惧严寒

1980年底5师和6师合编为5师,部队番号变了,性质和肩负的任务没变。每年都有老兵退伍新兵入伍,南疆铁路的建设在一届届铁道兵干部战士的艰苦努力下,一段段路基在飞速延伸,一座座隧道和桥梁在汗水里竣工,一座座车站在完全拼搏中诞生,一条蜿蜒的钢铁大道成为南北疆重要交通要道,承载了新疆各族人民千年梦想和希冀。1983年12月铁五师等单位圆满完成了承建南疆铁路的重要使命,挥师离开战斗9年的新疆,前往内地开辟新的领域。1984年上半年南疆铁路通车庆典在库尔勒举行,铁道兵政委王震和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王恩茂等领导为庆典剪彩。

铁五师并入铁道部后,由部队改为企业,中铁十五局在市场激烈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从当初年承揽任务数千万到2022年的千亿元,施工产值不断翻番,利润持续上升,企强工富,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吕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