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引起的不适症状,以烧心、反酸为主要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烧心、反流,还可出现胸痛、上腹部烧灼感、上腹胀痛、嗳气等症状,有的人还可能出现咽喉炎、咳嗽、哮喘等表现。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大类疾病,包括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和巴雷特食管。其发生与食管本身抗反流机制的缺陷和食管外诸多机械因素的功能紊乱有关。

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西医药物方面通常会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等抑酸药,如果食管炎比较严重,需要质子泵抑制剂或者抑酸药维持治疗,也可以联合促动力药。对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还可以采用内镜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中医认为GERD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首先,情志不遂,如忧思、抑郁、恼怒等,这些情绪因素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引起反酸、烧心等症状。其次,饮食不节,如过食肥甘厚味、寒凉生冷等食物,这些食物会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弱,进而引起反酸、烧心。此外,劳累过度、久病体虚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反酸等症状的发生。

《伤寒论》中记载“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清代名医叶天士认为“肝为风木之脏,又为将军之官,其性急而动……若一犯胃,则恶心干呕,脘痞不食,吐酸水涎沫”,因此,对于胃食管反流的辨治主要从肝胃出发,治疗原则是疏肝理气、和胃降逆等。

若反酸伴胃痛,脉弦数,显是肝厥胃痛之证,大抵由情志不遂,故肝木之气,逆行犯胃,故药以吴萸辛辣泻肝,川楝苦寒,直泻肝阳,延胡专理气滞血凝之痛。

六腑以通为用,胃为阳腑,以降为常,黄连味苦能降,戴元礼谓:“诸寒药皆凝涩,唯有黄连不凝涩”,佐以半夏、陈皮、茯苓、枳实通阳之品,则气降酸止、胃安食纳。夜寐欠佳、口苦口干、舌尖红,是胃逆气郁,郁而化火,古言“胃不和则卧不安”,故合栀子豉汤清透膈间虚火,茯神以安神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