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国的东北之珠,以“辽”闻名,既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发展的前沿。自新中国成立之初,辽宁省便扮演了我国工业发展的关键角色,孕育了超过1000个全国性的工业第一,赢得了“共和国长子”和“东方鲁尔”的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2019年底,辽宁省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24909.5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增长了5.5%。除了工业,辽宁在教育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东北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多所名校坐落于此,为国家培养了无数人才。

辽宁省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众多领导者的不懈努力,其中,曾绍山将军的贡献不可忽视。

提及曾绍山将军,他是众所周知的军政两栖人才。曾是王近山将军部下的勇将,41岁时荣获中将军衔,之后被调至沈阳任职,并在61岁时担任辽宁省长,享有副国级待遇。他的生平充满传奇色彩,而这一切都始于他年轻时的参军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绍山,1914年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革命老区,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和“将军的故乡”。在这片土地上,像皮定均将军、林维先将军、陈先瑞将军等许多将军人物诞生。

曾绍山在15岁就加入了抗日革命,参与了大别山区的斗争,包括丁家埠暴动。随后,他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他的革命之旅。

他参与了商城、金寨、新洲、二道河等多场战役,在战火中从一个青涩少年成长为一名出色的红军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爆发之初,曾绍山受命调往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成为参谋。这一时期正值战火硝烟弥漫,而129师乃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由备受尊敬的刘伯承元帅所率。在八年的全国抗战中,129师英勇转战各地,成功歼敌42万余人,为抗战的最终胜利贡献良多。

曾绍山在八路军役期内,指挥部队参与了多次激烈战斗,包括奇袭阳明堡机场、长生口伏击等。同时,他还参与组建了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领导部队在根据地内与敌人展开顽强斗争。面对日寇的“囚笼政策”,他组织多次破袭战,成功粉碎了这一政策以及频繁的“扫荡”。

新中国成立后,曾绍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历任志愿军第十二军军长、第三兵团副司令员等职。在这一时期,他通过对战役实践和现代化战争特点的认真总结,多次组织军事训练,成功提升了部队整体战斗素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绍山将军的军事智慧不仅限于此,他还发起了阵地狙击手运动,培养出许多出色的狙击手。这一行动使得敌军在战场上备感无力,对面对曾绍山部队时,往往不敢轻举妄动,生怕遭到我军狙击手的精准打击。

回国后,曾绍山接连担任了第三兵团副司令员、旅大警备区司令员等职务,其中旅大警备区更是我国唯一一个存在过的正兵团级别的警备区。

1955年,曾绍山以41岁之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此后,他调往沈阳军区,先后担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第二政委等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9年后,曾绍山离开地方,当选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享有副国级待遇。这一时期,他继续发挥军事才能,为国家事业贡献力量。

1975年,曾绍山再次挑起重担,出任辽宁省省长,随后又兼任辽宁省委第一书记。然而,时光无情,1995年1月26日,曾绍山将军在济南辞世,享年81岁。他留下的光辉业绩和崇高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