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籍贯:广西百色

年龄:65岁

语录: 写遗书的那一刻的害怕很快化为动力,内心隐约期盼战斗快点到来。

高中毕业后,隆国汉放了两年电影后,世界这么大,他想出去走走,于是,他选择参军锻炼自己。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中,他义无反顾跳入冰冷的河水,拼尽全力将载有战士的竹排准确推向敌方渡河点。在战斗接近胜利时,一颗炮弹在他身边响起,他顾不上包扎,边说边抹掉脸上的鲜血,又与大家一道冲锋陷阵,直到战斗结束,这是荣立一等功的隆国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这么大,他想出去走走

1974年,广西百色的一个小山村,隆国汉高中毕业后,成为乡村电影队的一员。这个职业,在当时而言,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那两年间,隆国汉上山下乡,为当地的乡里乡亲送去了“精神食粮”。

“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走走”。然而,隆国汉心中总觉得人生可以有更多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当亲哥和舅舅都是军人出身,当亲哥从部队返乡探亲,当那一身橄榄绿出现在家门口的英姿飒爽,让隆国汉越来越感觉到军营的神圣和充满向往。于是,在乡村电影队工作了两年后,隆国汉毅然选择报名参军。

隆国汉回忆,那时的心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当时只是想到外面闯一闯,锻炼一下自己,几年后退伍回来继续放电影。”

1978年2月,隆国汉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一年后,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作为步兵374团侦察排的一员,在上级的正确指挥和我军强大炮火的支援下,迅速向水口大桥突进。

水口关是我国与越南接壤的重要关口之一,水口大桥是一座东西走向的钢架桥梁,横跨中越边境的巴旺河上,是水口通往越南复和、高平的起点。彼时,水口大桥成了敌军的桥头堡,大量华侨被敌军从这座桥上赶回中国。之后,又在这座桥上架设了数道铁丝网,设置了层层障碍物,其桥头的左侧构筑了纵横交错的堑壕、地道和明暗火边点;在桥头两侧的河岸和路口布下了各种地雷。

最为关键是,在其敌军桥头地基下安放了大量的压发雷和1.5吨的TNT炸药及引爆装置。“越军哨兵经常向我边防战士张牙舞爪,得意洋洋地比划动作,示意只要你们一踏上大桥,就连人带桥一起炸掉,气焰十分嚣张”。隆国汉说。

当时,隆国汉所在的374团特务连侦察排接到的命令是:水口大桥的战略意义深远,要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拼到最后剩下一个人也要保住大桥。

只身跳入河中,肩膀护航战友前行

隆国汉作为侦察排四班班长,在制定作战方案时,他主动请战,把突击班(尖刀班)交给四班,得到批准后,任务是率领9名战士由桥西侧选择渡河点,在我军炮火掩护下强行渡河,抢占有利地形,开辟雷区通道,迅速占领敌方桥头阵地,掩护工兵排雷与切断敌引爆装置。

决心书、请战书、遗书……战斗前,隆国汉和战友们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并重点加强协同作战的演练。“写遗书的那一刻,我的内心还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害怕,但这种心情受到周边战友士气高昂的感染,很快化为动力,甚至内心隐隐约约期盼战斗快点到来”。

2月16日晚23时前,隆国汉等参战人员按作战方案各自进入阵地预先进行埋伏。17日凌晨6时40分,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顿时,万炮齐发,炮火映红了半边天。隆国汉与战友们在炮火的闪光里,像离弦的利箭,冲向河边。

“我们在大桥西侧预先选择的渡河点放下竹排,我们计划是在这边上游将竹排推向对岸的下游登岸点”。隆国汉回忆,当时,第一突击队在工兵排长雷年生带领下先行渡河,因水深流急,竹排一个劲地向下游漂去,无法按原定登岸点靠去”。

此时是二月,冬日残留的天寒地冻仍然未褪去,隆国汉顾不上这些刺骨和湍急的河水,只身跳入河中,用肩膀顶着竹排,双手抓住竹排尾部,奋力将竹排向对岸登岸点使劲推去,同时,率战友迅速占领岸边有利的地形,掩护工兵开辟前进通道。

待隆国汉等战友上岸后,拦住他们去路便是敌人事先埋设的一片雷区,“为确保安全,不让突击队的战士们无故牺牲,我们先用炸药包不断地向对方的雷区轰炸,炸药包用完后,排长陈林木命令大手榴弹继续引爆排雷,开辟通道。”此时,桥头守敌发现我军渡河夺桥计划,慌忙躲入桥头工事,机枪、冲锋枪一齐往河面及我方河岸横扫。密集的子弹“嗖嗖嗖”地从战士们的头顶上飞过。

正准备渡河的六班战士李作良不幸中弹牺牲。与此同时,在我方阵地担任火力掩护的部队炮火一齐射击,压制敌火力与阻止敌增援桥头守敌。最终,突击队沿着炸开的通道冲了上去,占领了敌方桥头路基。

抹掉脸上鲜血,又继续冲锋陷阵

占领了敌方桥头路基后,一颗炮弹在隆国汉旁边突然爆炸,“我只感觉身边一阵强烈的轰炸声,头额处被弹片击中受伤,感觉有一点疼痛感”,隆国汉随手往自己脸上一擦,鲜血抹遍全脸,“我们排长以为我光荣了,十分悲伤,大喊一声‘战友们,为四班长(隆国汉)报仇’!”。

“排长这一喊,反倒弄得我一愣一愣”,隆国汉说,自己感觉并没有剧烈的疼痛感,迅速回了排长一句

“排长,赶快占领桥头”。接下来,他顾不上包扎,边说边抹掉脸上的鲜血,又与大家一道冲锋陷阵,直到战斗结束后,才到战地医院进行包扎处理,之后又重返前线,投入新的作战任务。

隆国汉奋不顾身、英勇作战的行动,激励了大家。在排长一声高喊:“同志们,立功的时候到了,冲啊!”大家一齐冲锋,新战士洪海体力好,第一个冲上桥头,端起冲锋枪,对准桥头堡里的敌人一阵猛扫。守桥之敌被迫龟缩到桥头东侧的检查站房子里进行顽抗,突击组的战士们经过一阵激战,很快就占领了检查站。

在侦察排战士们与敌激战的同时,工兵战士也迅速展开排雷、排爆作业。新兵战士陈夏雨,在其桥头一侧发现了伪装的引爆电线,从身上取下线钳,大钳一夹,两根导线被剪断了。双脚把断线踢开,这时两手传来一阵麻木,就差两秒钟大桥就被炸毁。

紧接着,我军一辆辆坦克、火炮、车辆,威武地从大桥驶过,冲向敌阵地。6时55分,我军第一辆坦克从水口大桥上通过,打开了进攻通道。这场夺桥战斗,从发起到战斗结束仅仅用了15分钟就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战后,广州军区授予隆国汉所在的侦察排“抢夺水口大桥英雄排”的光荣称号,侦察排荣立集体一等功,工兵7班荣立集体一等功,侦察4班荣立集体二等功;侦察排长陈林木、四班长隆国汉、战士陈夏雨等荣立个人一等功;工兵排长雷年生、4班战士洪海等荣立个人二等功,此外,还有十多名战士荣立个人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