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这句话最近很火,抖音、小红书、微博,一搜满屏都是围绕这句话发布的内容作品。

同时,这句话也让我想起,几年前很火的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现在搜索这句话,更多是一些老派的心灵鸡汤博主在偶尔引用,底下也多了很多嘲讽的争议,比如:连饭都吃不饱,哪来的诗和远方,再比如:我只知道下个月房租水电该交了,诗和远方是什么?

口号固然能在一片萧条的心态中,振奋人心,能让困境中的人,心生幻想,心潮澎湃,在寂静的现实世界中,掀起一阵阵涟漪,产生一些变化,但涟漪不管能泛多久,也终将恢复平静,变得理性。

届时,可能或许应该,旷野也没那么美好了,轨道也变得安逸了。

眼下社会,表面上中产阶级危机,年轻人躺平,“降薪”和“裁员”屡屡出现,各种哀嚎声不绝于耳,内里下无数打工人在日复一日的996、007机械化运转下,越来越感觉到工作的乏味和人生无意义感,对未来愈发焦虑和迷茫,陷入自我的精神内耗中,感觉不到希望,找不到机会,难以改变什么。

在这种乏味的状态下,人们感觉生活浑浑噩噩,直到有人在耳边告诉ta:“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Ta豁然感觉暗淡的生活中,出现了一束光,那是旷野,那里四处是自由和浪漫,有人生的无数可能性,有价值和意义,有希望了。

于是,网络上突然开始出现很多代表旷野的人事物,很典型的就是:裸辞,解锁很多人生体验,有人裸辞摆摊,月入三万,有人裸辞旅行,意外成为百万旅游博主,推广收入不断,有人裸辞开酒吧,面朝大海,开启不被定义的人生...旷野的一切都水到渠成,一场人生的乌托邦,在呼唤你,进入旷野,似乎只需要勇气。

在这背后,旷野正在成为一场生意,毅然创业的白领、环球的旅行者、到处吃喝玩乐的美食博主、顶级高校辞职回家卖菜的学霸校花、回到农村诗意田园的金融民工...

旷野的标签和人设带来巨大的流量,让还在格子间、还在挤地铁上班的打工人们,刷着一个个关于旷野的视频、文章和直播,在“希望”的烘托下,支付了一笔又一笔账单,只要收到这些来自“旷野”的产品,就离旷野越来越近了,甚至已经是在旷野中的人了。

就像买了一罐呼伦贝尔的空气,小心翼翼地拉开拉环,深呼吸一口,仿佛已置身草原。

#01 如果旷野是假象

几年前,大街小巷的书店里,在门头的显眼处,总能看见一本蓝色封皮,一个小孩人物的书,简单的大字标题下,写着大冰作品。

当时的大冰风靡一时,正值人生得意时刻。靠着书写远方的梦想,收获了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和职场年轻人。在大冰的书里,ta们看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向往的自由,看到了眼前苟且之外,还有诗和远方在等着自己。

主持人、民谣歌手、作家、油画画师、调酒师、背包客、投资顾问,这位拥有多重身份的偶像,任何一个身份和标签都让普通人心生向往,随便一个故事,都能成为早九晚六青年的一个梦。

大冰也一度登上第13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以1500万元的版税收入名列第三,仅次于刘慈欣和余华。

曾经将大冰贡献到如此地位的冰学弟子们,沉浸在大冰的高产作品中,计划着去大冰开的酒吧喝上一杯,挤破头,只为在签售会上,握上一握大冰的手。

而如今的冰学子弟们,却早已在社会的毒打下成长起来,当初有多狂热大冰笔下的梦,现在就有多自嘲当初的幻想。

大冰也成为江湖中,关于诗和远方的故事之一。

现实的真相总是很难让人满意,心存美好,能给人在乏力和倦怠中带来丝丝甜味的希望。旷野的美好,挂在空中,抚慰着颗颗在现实真相中受伤的心灵。

2023年第二季度,薇来汽车销售额同比下降了24.9%,而周边服务却同比增长了119.9%。以薇来为代表,新能源车企们正在营造一种中年男性向往的生活方式,贩卖一种美好的情绪价值。

中年男性,是消费市场上被忽略的一个群体,这也造就他们的情绪被忽视的一个问题。张爱玲在《半生缘》中写过:人到中年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下班回到家,大多数男性都会选择在车里多待一会,抽一根烟或者眯一会儿,不愿即时回家,想要在车里多待一会,这是他们的独享时刻,不用假装坚强,卸下伪装,做回自己。

车,也成为这些中年男性的私享空间,有着特别的情感。机智的车企们,很快就嗅出商机,开始把这个空间拓展出更多可能,去满足中年男性们被忽视的情绪价值。

车载无限麦克风,上线25分钟售空,大床模式、桌椅按摩,露营、滑雪的使用场景设计和包装,中年男性纷纷举双手赞同,用下单的行动来支持。各种赛艇、手冲咖啡、自驾活动,不断网罗着中年男性们进入车企靠诗和远方织出的网中。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这句话出自美国电影《普罗米修斯》,电影主题讲的是,寻找生命的意义。旷野,意味着人生是无限可能的,具有探索性和冒险性的,是不确定和未知的。

#02 旷野是场冒险

大多数人从出生就按照社会的规则,在父母的规训下,一步一步往前走,从读书、考学、工作、结婚、生子,按部就班地在人生中的一个又一个阶段,努力、拼搏、长大。很少有人在生命的某一个阶段中思考过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自己想要的人生价值是什么。

我们这一代人,和过去那些时代中长大的人不一样。一方面,过去时代,衣食无忧是人首先要面临的问题,那一代的人,奋斗努力一生,都在为了实现生理和安全需求,即马斯洛五大需求中最底层的食物和衣服和工作保障需求,眼前的两大需求已经很紧要,没有人会去思考太多顶层的自我实现需求。

但发展到今天,新一代长大的人,大多在从小衣食无忧的环境中长大,没有太多基础物质压力去担忧,随着不断长大,在工作中和生活里慢慢有些人开始思考,这日复一日的轨道化工作和生活,自己的人生意义在那里?ta们开始寻找一些生命的价值。

直到互联网旷野的出现,田园博主李子柒走红,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爆火,露营、滑板和骑行成为商业风口,人们发现生活有很多种可能,生命也能有不同的颜色。

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大概讲得是一位就职世界500强,年薪百万的职场人,辞职做一名旅游博主,抱着能边玩边拍的心态,走上了这场梦想的路,结果现实却是,在路上368天后,总花费35万元,总收入不到2000元。

同一篇文章,还有一个同样辞职做旅行博主的人,入不敷出,滞留在清迈。

Ta们抱着对人生旷野的美好构想,带着希望,走上了追寻自由的道路上,没想到的是,旷野的果实,并没有那么好摘。每天绞尽脑汁想着流量密码,怎么把视频做得更加吸引人,向往的生活方式开始转变到似曾相识的工作内耗中,陷入到另一场关于流量的焦虑当中。

还有一位北漂,在经历行业动荡后,抱着对自由职业的向往,做了一年旅游博主,收入仅有100元,最终,ta还是觉得打工更有性价比,选择回到格子间,做起了媒体运营,

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中有过一句话:当生活在别处时,那是梦,是艺术,是诗。而当别处一旦变为此处,崇高感随即便变为生活的另一面:残酷。

当旷野变成现实时,嘈杂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我们看到在旷野中驰骋的人,终究还是少数人,就如我们看到轨道中的成功者,高管、企业家、财富自由者一样,ta们都属于人群中的少数,而要成为这样的人,困难、挣扎、努力、奋斗、运气,同样缺一不可。

我还看到另一个故事。有一位网友,或许出于对电影《小森林》安逸生活的向往,或许出于对童年阳光下,田野嬉戏时光的追忆,他辞职后,在城市周边租下几十亩荒地,满怀希望地投入诗意的田园生活。从开垦、种植到生活,他发现每一步都有很多问题要面对和解决,过了半年后,花光积蓄,他又陷入到工作时焦虑到失眠的状态中,直到找到工作。

人生是一场冒险,轨道是,旷野也同样是。不过走在轨道上的人生,是人群大潮走过,所验证过,所留下来的一条人生轨迹,从而成为主流意识的轨道,虽然同样有未知和风险,但大方向上拥有社会法则下的相对保险。

而旷野就像人群大潮前进下,因为地形、地质、阻碍物等分出来的支流,是分离人群大潮下,产生的不同可能性。

当身处在人群大潮下的人,在滚滚人潮的轨迹中,感觉到无趣和迷茫,找寻不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点时,看到支流下的不同可能,心存美好,心生向往。

然而,支流的前进下,同样有很多生存的焦虑和困境,有冒险中,要打败的野兽和要战胜的自然灾害。

#03 回归到人生的真相

在大环境紧缩的时代下,这一代人难免感觉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焦虑,加上过去经济的快车式发展后,贫富差距和阶层固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努力就能成功这个法则,变得不再管用,对未来上升的期待变得渺小和迷茫。

在企业运转制度中,越来越卷的工作环境,也让打工人越来越丧失个体性,找不到这种状态下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感,觉得疲倦和无奈。周末无法拒绝的微信群消息,更让个人生活的安全边界被侵犯的日益狭小,人们越来越盼望主体性的回归,渴望不受早晚打卡、大小会议、项目进度约束的旷野生活。

自由、浪漫、洒脱的旷野生活,成为人们逃离现实的向往,被人们寄予人生价值感和意义感,在迷茫和焦虑中看到希望所在。

旷野却并不是想象中的美好,步入旷野,依旧要面对现实的真相,只不过它对处于轨道的人来说,是对所厌恶环境下的一种背离,告别不喜欢的东西,本身就很有吸引力和诱惑力。

美国心理学家韦恩·戴尔说过:“承担你所选择的,选择你所承担的”。选择旷野,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愿意付诸一切,去承担选择后的代价,而只是一种对倦怠环境的叛逆快感和逆反爽感,那么,旷野,对于你来说可能是另一场深渊。

余华在《第七天》中写到:“人生这道题,怎么选都会有遗憾”。这一切都没有正确与否,现实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个体无力去改变什么。

人生可以辉煌也可以平淡,可以是金樽清酒、玉盘珍馐、鸿鹄之志,可以是三餐四季、一餐一食、人间烟火。如果你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且下定坚定的决心,那么便勇敢的去追寻它,并承担一切必须要面对的不顺心和不如意,尽情享受过程中收获的价值感和意义感。

借用罗曼·罗兰的一句话:世界上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