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今说”公众号已经开通了评论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莫瑶文化

新媒体团队,专注于挖掘、提炼江浙本土文化。腾讯官方认证科普媒体。

网络上流传着一张北宋政和年间(1111年)中国方言拟测图。
大家觉得它有道理吗,还是胡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张《宋代汉语方言分区拟测(1111年)》认为北宋政和年间,中国(宋朝)有中原方言、江淮方言、秦晋方言、河朔方言、齐语、楚语[甲]、楚语[乙]、楚语[丙]、吴语、闽语、蜀语、粤语共12个方言区。

其中齐语分布在今山东省东部。

楚语[甲]分布于长江中游的河北省、重庆市、四川省东部等地。

楚语[乙]分布于湖南省东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等地。

楚语[丙]分布于江西省、福建省西南部。

吴语分布于江苏省南部、浙江省、上海市、安徽省东南部。

闽语分布于福建省除西南部、广东省东南角。

粤语分布于广东省除东南角、广西省东南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把图中关于吴语的部分摘取出来了。
①W-A(苏沪嘉小片+苕溪小片):

江苏省苏州、浙江省嘉兴、湖州、上海市

②W-B(临绍小片+甬江小片+台州片):

浙江省杭州、绍兴、宁波、舟山、台州

③W-C(毗陵小片+苕溪小片):

江苏省南京、镇江、常州、安徽省广德县、建平县(郎溪县)

*W-C为带有江淮官话成分

④W-D(瓯江片):

浙江省温州

⑤W-E(处州片):

浙江省丽水

*W-E为带有闽语成分

⑥W-F(婺州片+上山片):

浙江省金华、衢州

⑦W-G(徽语+宣州片):

安徽省宣城、徽州(黄山)、池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现代行政对照图

该图中没有徽语。江苏省常州、无锡方言均为“带有江淮官话”成分。这是比较让人意外的。
如果有问题,应该改成怎么样比较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语新媒体

/乡愁

/趣味科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