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春秋(3)襄公立国 秦列诸侯

《诗经·国风·秦风·小戎》曰:俴(音“建”)驷孔群,厹(音“球”)矛鋈(音“物”)錞(音“纯”),蒙伐有苑,虎韔(音“唱”)镂膺,交韔二弓。

公元前771年,在护送周平王东迁的一众诸侯封臣中,有一位身份特殊的人物。与其余一众正式诸侯不同,在当时他只是周王属下的一位大夫。此人就是后来秦国的开国君主秦襄公。

秦襄公,史书未记载其名。当时,他与晋文侯、卫武公、郑武公、鲁孝公等诸侯一起派兵护送刚刚即位的周平王东迁洛邑。《史记·秦本纪》记载,秦襄公在位的第七年(公元前771年),秦襄公率兵前来救援周王室。秦襄公率领的秦人,拼死力战,抵抗犬戎,甚有功劳。为褒奖秦襄公出兵护送的大功,周平王将秦襄公从属下大夫的地位正式提升为诸侯,并将岐山以西的土地赐给新建立的秦国

周平王对秦襄公说:“犬戎无道,侵夺了我们岐山、丰邑、镐京的故土。如果秦人能攻下这些地方驱逐戎人,我就把这些土地赐给秦国。”说完,周平王就与秦襄公盟誓,并正式赐予他“伯”的爵位。

秦襄公

由此,在秦襄公的领导下,秦国正式立国。开国后,秦国与其他诸侯开始正式以诸侯国之礼来交往,与他国往来通使、联姻。之后,秦襄公以秦人居住地西陲(今甘肃省礼县)为国都,并在当地建立西畤(音“至”),用来祭祀白帝神灵。所谓“畤”,也就是古人所认为的“神灵依靠的地方”,通俗来讲,就是祭天用的祭坛。

为了这次成为诸侯之后的首次祭祀,秦襄公准备不可谓不隆重。在这次祭祀中,秦人为上天献上了緌(音“蕤”)驹、黄牛、羝(音“低”)羊各三只。所谓“緌驹”,根据《说文解字》解释,就是指身为赤色、尾是黑色的两岁小马驹。而“羝羊”指的是“公羊”。《汉书·李广苏建传》就有“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之语,说的是匈奴人让汉使苏武到北海没有人烟的地方放牧公羊。

回到正题。秦襄公被周王从大夫正式进爵为诸侯,可谓秦国历史发展中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秦国正式开国,秦人有了与天下诸侯平等交往的权利,不用再作为周王的附庸了。那么,秦襄公以前的秦人,经历了怎样一番发展历程?秦人此前为何会是周王的附庸?

秦人的先祖,《史记》认为出自上古时的颛顼帝之后。颛顼帝有一个孙子,名叫女修。有一天,女修吞食了上天玄鸟所产下的鸟蛋,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大业。另外也有人认为,秦人先祖出自上古的部落联盟首领少昊。不管是哪种说法,都是附会上古传说人物,为自身的血统增添神圣性。但由流传的这则传说可知,秦人既然为东夷首领少昊之后,那么秦人最早可能就是属于东夷部族。

大业后来迎娶了少典的女儿女华,生下了儿子大费。帝舜之时,华夏爆发了汹涌的大洪水,帝舜于是任命鲧和禹治理洪水。这时,大费因为辅佐大禹治理洪水有功,受到大禹和帝舜的嘉奖。大费还娶了帝舜的女儿为妻。此外,因为擅长驯服鸟兽,大费还帮助帝舜调教百鸟百兽。帝舜因此赐大费之名为“伯益”,意为“擅长驯服鸟兽的人”。不仅如此,帝舜还正式赏赐伯益姓氏,为“嬴氏”。这就是秦国国君“嬴氏”的由来。

伯益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大廉,一个叫若木。大廉继承了父亲善于训鸟的优点,相传其玄孙孟戏和仲衍都有着鸟的身体,会人的语言。也就是说,他们能和人鸟通话。若木则以父亲“大费”的名字为姓氏,即“费氏”。伯益有个玄孙叫费昌。他的子孙开枝散叶,有的留在了华夏族内,有的则杂处于夷狄之间,成为了夷狄之人。《史记索隐》认为,商纣王时期的大臣费仲,就是费昌之后。

伯益

费昌所处的时代,正好处于夏朝末世的夏桀统治时期。费昌于此时离开了夏朝,前去投奔商部落的首领商汤,并帮助商汤在鸣条击败夏桀夺取天下。后来,费昌、大廉的子孙忠心耿耿辅佐商朝。其中,孟戏、仲衍兄弟还去给商王太戊驾车。相传太戊在找兄弟二人驾车前事先占卜了一卦,发现是大吉,不但请兄弟二人为其驾车,还把女儿嫁给了他们。从这些记载可以发现,秦人先祖与商王关系密切,成为了商朝贵族。

商王太戊以后,仲衍的后代们兢兢业业辅佐商王,累世有功。因此嬴姓在商朝十分显赫,被商王赐封为诸侯。也就是说,秦人先祖在商朝时就曾获得诸侯地位。

仲衍的玄孙名叫中潏(音“欲”)。中潏当时在西戎之地(今陕甘地区),为商王保卫西部国土。中潏生下了蜚廉,蜚廉生下了恶来,恶来孔武有力。蜚廉擅长奔跑,父子二人都以勇猛著称,被商纣王委以重任。周武王伐纣灭商时,杀了恶来。有理由相信,商纣王将中潏父子三人放在西土守卫,正是对他们委以重任,要他们紧紧盯住正在崛起中的周人。

恶来

恶来死后,当时其父蜚廉还在为商纣王呆在北方采石。此时商纣王已死,周人已基本夺取天下。采石归来的蜚廉无法复命,就在霍太山(在今山西霍州市)筑坛祭奠商纣王。祭祀之中的蜚廉意外得到了一个石棺,上面还有一段铭文,大意是说“上天让你幸免于商朝灭亡的动乱,赐给你石棺,就是让你兴盛赢氏家族啊。”蜚廉死后就安葬于霍太山中。后人如三国谯周等,多认为此段记载是秦人给自己祖先脸上贴金的美化,不可信。

除了恶来,蜚廉还有一个儿子名叫季胜,在商周易代的战乱中活了下来。季胜生子孟增。孟增受到周成王宠幸。因为孟增居住在一个叫皋狼(今山西方山县南村堡)的地方,因此又被称作“宅皋狼”。皋狼生下了衡父,衡父生了造父。

造父身体中流淌着祖先的血脉,也传承了祖先善于驾车的本领。由此,造父又因为给周穆王驾车,而得到宠信。周穆王有一次得到了骥、温骊、骅緌、騄(音“路”)耳等骏马,向西巡狩,乐而忘归。相传周穆王当时得到的八匹著名骏马,分别是赤骥、盗骊、白义、渠黄、骅骝、芃(音“朋”)(音“频”)、騄耳、山子。造父驾车带着周穆王到了西边一个叫昆仑之丘的地方,见到了西王母。这位西王母,或许是西边一个强大部族的首领。

造父

正当周穆王在西边流连忘返之时,从东边传来了徐偃王叛乱的消息。这位徐偃王,是东方徐国(统治中心在今江苏泗洪县一带)的君主。东方诸侯由于与商朝君主同属东夷,因此对周人的统治一直不服。这次,东方各东夷国家部族共同推举徐偃王为老大,反叛周朝。得知消息后,造父驾车,带着周穆王日行千里,长驱而入东方,平定了徐偃王之乱。但后世有史家认为,这段记载又与历史不符。徐偃王本是春秋时期的人物,再加上周朝在东方本来就有驻军和藩屏诸侯,也不需要周王长驱千里前去平叛。

不管怎样,因为这次功劳,周穆王将赵城(在今山西霍州市)封给了造父。造父从此取姓氏为“赵”。造父后代有后来的晋国名臣赵衰,成了赵国始祖。

另外,恶来虽然早死,但留下了一个叫女防的儿子。女防生了旁皋,旁皋生了太几,太几生了大駱(音“骆”),大駱生了非子。非子居住在犬丘(又称西犬丘,一说在今陕西咸阳兴平市,一说在今甘肃礼县,这里我倾向于甘肃礼县之说),喜好养马等牲畜,并让马群繁衍生息。犬丘人将非子善于养马的信息告诉了当时的周孝王,周孝王便让非子在汧渭之间替周王室养马。“汧”即汘水,即今陕西千河,“谓”就是渭河。非子养马卓有成效,马群繁盛。另外提一句,非子带领秦人居住的地方既然叫犬丘,说明此地杂居着大量西戎、犬戎部族,也说明此时周人统治的关中、陇西地区已经被戎人大量渗透。

周孝王很高兴,想立非子为大駱的嫡子继承人。当时,大駱娶了西申国君的女儿为妻,生了儿子嬴成为嫡子。为了保住嬴成的嫡子之位,西申国君对周孝王说:“当年我的先祖在骊山将女儿嫁给了秦人首领仲衍的曾孙胥轩,生下了中潏。中潏后来归顺了周朝,守卫西土,这才有了西陲安宁。今天我国与大駱再次通婚,生下了嬴成,西边戎狄都归附了,这才让您坐稳了王位。大王您还是好好考虑一下吧。”

西戎骑兵

通过前文讲述,我们知道中潏的时候,秦人先祖还在为商王守西土,尚未归附周人。因此,我们可以确定,西申国君这番话,就是为了保住自己外孙嬴成的嫡子之位而瞎编的一段话。另外,西申国君这段话结尾之处,带有明显的威胁之意。他提到,稳住了嬴成的嫡子之位,就是稳住了西戎各部,因此可以推断,西申当为西戎的一个国家,且是西戎中势力较大的一个国家。该国宗室长期与周王和秦人部族通婚,在西土影响甚大。

周孝王没办法,但感念秦人先祖为王室养马驾车的功劳,便将西方一块叫秦邑(今甘肃天水清水县)的土地分封给非子,作为周王的附庸而存在,让他延续嬴姓祭祀。从此,这支部族被称为“嬴秦”,这才正式有了“秦人”的称呼。

秦非子

公元前857年,秦非子去世,其子秦侯继位。秦侯在位十年,于公元前848年去世,其子公伯继位。公伯在位三年,死于公元前845年,其子秦仲继位。秦仲继位的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843年,由于周厉王统治无道,臣服于周人的关中诸侯纷纷反叛,其中就包括关中北边的犬戎部族。秦仲于此时协助周王在西犬丘附近消灭了叛乱的西戎中的一支——大骆之族。

到公元前828年,周宣王继位,周王正式将秦仲封为大夫,帮助周王讨伐西戎部族。周宣王时代,周朝与西戎爆发了长期战争,秦仲带领秦人帮助周王打击西戎,浴血奋战,为此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公元前822年,秦仲在与西戎的战争中不幸阵亡。

西周战车

《史记集解》引《毛诗序》之文说,秦仲成为大夫后,开始学习周人的文明礼乐,有了车马仪仗、礼乐制度等“文化人”的“喜好”。秦仲有五个儿子,长子继承大夫之位,是为秦庄公。周宣王当时召集了秦庄公兄弟五人,给了他们七千兵马,让他们去征讨西戎,秦庄公带兵打了胜仗。因此,周宣王把原先大骆之戎的土地赐给了秦人,还封秦庄公为西垂大夫。

秦庄公有子三人,最年长的叫嬴世父。嬴世父说:“我的祖父秦仲被西戎所杀,我发誓要杀了戎王才罢休,否则我就不回西犬丘。”于是,嬴世父带兵去找西戎报仇,将继承权让给弟弟,也就是后来的秦襄公。

秦庄公在位四十四年,于公元前778年去世。太子继位,就是秦襄公。

秦军大战戎人

秦襄公继位的第一年,公元前777年,为了巩固刚刚即位时的周边局势,他把妹妹穆嬴嫁给了丰地戎王,进行联姻。随后,秦襄公又于次年,也就是公元前776年,东迁都城于汧城(今陕西宝鸡市陇县)。这里,较之以前的秦邑和西犬丘,离周王统治核心区的丰镐地区(西安咸阳)又更近了一步。或许,此时的秦襄公已经流露出对周王室所有的丰镐地区的土地野心。

不久,西戎围困秦人的西犬丘,嬴世父率兵抵挡,竟然兵败被西戎俘虏。过了几年,西戎将嬴世父释放回来。我们今天已经不知道西戎这样做的目的,但从此前秦襄公与西戎部族的联姻行为来看,秦襄公此时已经从与西戎的单纯对抗走向了既对抗又合作。或许,这时的关中各方政治势力都看出周王室的统治已经腐朽不堪、摇摇欲坠,纷纷摩拳擦掌,做好了准备接手周王统治崩溃后在关中地区留下的政治真空。

秦襄公七年,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废黜太子姬宜臼,立褒姒所生的儿子姬伯服为太子。姬宜臼的岳父西申侯联合西戎犬戎等部族攻打周幽王,在骊山脚下杀死了幽王,关中大乱。这时,就有了我们开头的那一幕,秦襄公带兵拼死力战戎人,与众诸侯一起,将刚被拥立的周平王姬宜臼护送到东都洛邑。周平王为感谢秦襄公护驾之功,将其正式立为诸侯,并将关中之地全部赐予秦襄公。

秦人早期迁都路线图

从周王的附庸养马奴到大夫,再到西垂大夫,最后再到一方诸侯,秦人终于在西边杀出来一片天地,有了后来与东方各路诸侯逐鹿天下的资格。然而,曾经富庶的周王统治核心区——关中地区已经在西戎犬戎的破坏下残破不堪。周平王对秦襄公所允诺的关中之地,只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如何打败戎人,彻底占据关中,还要看秦人接下来的动作。

此时,就有了我们开头提到的那首诗:俴驷孔群,厹矛鋈錞,蒙伐有苑,虎韔镂膺,交韔二弓。五句诗描述了这样一番场景:“四马轻身步协调,三棱矛柄镶铜套。巨大盾牌花纹美,虎皮弓套镂金雕。”根据现代学者推断,该诗体现了秦国一位妇人怀念征夫的情感。秦襄公之时,这位士兵跟随秦国大军踏上了讨伐戎人的征途。诗句所描述的场景,就是装备精良的秦国大军在出征戎人前的状态。

关中的巍峨群山,挡不住秦人雄视天下的眼光。五百多年后,秦人将从这里出发,统一华夏大地,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

参考资料:

《史记》

《诗经》

《竹书纪年》

《国语》

《通鉴外纪》

《史记集解》

《史记索隐》

《史记正义》

《括地志》

《毛诗序》

《说文解字》

《水经注》

《汉书》

朱熹《诗经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秀梅译注《诗经》(中华书局)

姜亮夫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