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学员在咨询时问我:“曹老师,书上说练习观息法可以让人变得情绪稳定。可是,我又在网上看到有人说,情绪稳定是有代价的。吓得我现在不敢练习观息法了,还有别的办法能代替观息法吗?”

我问他:“你说的代价是指什么?”

他回答:“网上说,情绪稳定是以麻木为代价,甚至是以反应迟钝为代价,情绪稳定意味着情绪麻木。虽然我现在焦虑很严重,但是我更不想变成一个麻木不仁、冷漠无情的人,所以不敢再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道,正在看文章的你,对情绪稳定也有这样的误解吗?

认为情绪稳定就是麻木了,缺少了情绪的感知能力,没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不仅对悲伤的事情没有感觉,就连高兴的事情也开心不起来,成了一个情感木头人。

事实上,情绪稳定是指自己可以很好地控制和收敛情绪,能做够到收放自如。也就是该开心的时候开心,该难过的时候难过,不会一味沉浸在某种情绪中出不来。

如果把一个人的情绪上限和下限用数字来表达,情绪低落为0,情绪高涨为100。那么,正常人的情绪稳定是指在60到80之间波动。不会高兴时手舞足蹈,忘乎所以,也不会伤心时情绪崩溃,寻死觅活。

60分到80分之间的情绪稳定,怎么会是麻木不仁,冷漠无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曼先生说:“唯有智慧地度此一生,方不辜负来人间走了一遭。”

如果没有智慧,就会人云亦云,对某种说法一知半解,对某种理论歪曲认知,对某些好方法,束之高阁,不敢再碰。比如上面说的观息法。

怎样才能智慧地活着呢?

答案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佛家认为,静能生定,定则生慧。

杂念纷飞的人,是没有智慧可言的,只会盲目从众。

心静下来的时候,你的智慧就会升起,就不会轻易被他人的观点影响,不会放弃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观息法,恰恰是可以让心静下来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复杂的动作,没有难以理解的理论说教,只是闭着眼睛去观察自己的呼吸,其他的都不理不睬,所有的想法,念头都当成一种杂念,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心就与当下同在,远离了纷飞妄想,也没有了情绪纠缠,当下的心就是清醒的。

这种能力延伸到生活中,你遇到事情就会有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跟着别人的节奏走。

当然,在练习过程中,由于人的悟性不同,积累的负面情绪程度不同,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呼吸很轻,感觉观察不到它怎么办?要加重呼吸吗?我的脑子像过电影一样,总在回忆过的事情,没办法专注在呼吸上,怎么办?走神很长时间才意识到,自己没有观察呼吸,等发现这一点时,练习时间都快结束了,这样的练习有效果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情绪自救】的书上,都有详细解答,正确练习,才能让自己少走弯路。

不走弯路,就是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