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候寒冷干燥,人体也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保持体温和生理功能,因此饮食宜温润滋补。温润滋补的食物可以滋养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同时也有助于保持身体温暖,缓解寒冷带来的不适。不过生活中有的人在进补后,不但没有改善气虚、血虚等症状,甚至出现了消化不良、血脂血压上升等身体不适。中医进补讲究根据个人体质“量体裁衣”,进补不当反而会伤身!崇健近期开展冬令滋补专题直播详细讲解冬季应如何正确进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冬季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是:阳气从春夏时候的体表部位(即中医所谓腠理)回落到体内躯干部位,即阳气内敛。此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肺金的肃降作用。因此秋天的肃杀之气非常重要。而萝卜色白属肺,能清降肺气,因此有“冬吃萝卜”的谚语。冬天时候,阳气积聚在体内,四肢头面阳气减少,从而形成了外寒(四肢冰冷)内热的生理状态。

2.阳虚之人,多表现为四肢冰冷、消化不了、腹痛腹泻等症状。多由于先天体质所致,抑或多食冷饮所致。女子则表现为冬季痛经出现或加重。针对阳虚之人,可用枸杞、核桃仁(干的,生的)、黄芪、天冬煲汤;痛经者,可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加炒小茴香煲汤。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冬季阳气积聚于体内,进补之时,应该加一些滋阴清燥的白萝卜,使得整体进 补趋于不燥。

3.阴虚之人,多表现为口干舌燥、夜间烦躁不得眠等症状。这多因为人体本身阴虚、或多食煎炸烧烤类食物,而体胖之人多有之。可以用天冬、麦冬、枸杞、黄芪(少量)为主煲汤,可以滋阴清热、润燥补肾水。当然,也应该加少许补阳之品(少量黄芪),这是为了防止凉润太过,从而使得整体平和也。

4.无论阳虚,抑或阴虚之人,皆可艾灸涌泉穴。因为这个穴位既可温补肾阳而治疗阳虚;亦可引火(虚火)归原治疗阴虚之症。其他穴位也没有此效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