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下午,国家新闻出版署征求意见,网络游戏不得设置每日登录、首次充值、连续充值等诱导性奖励。引起资市场轩然大波,腾讯市值直接跌去4000亿港币。流量也快速发酵:胡锡进浑水摸鱼的微头条,一个小时都超过百万流量了。

一,为什么影响这么大,说白了,大家都觉得太狠了。

一般来说,游戏行业的征求意见基本就直接就定了,没啥可争议的——毕竟游戏在话语权力体系里仍然处于被打压的对象。

所以市场的主要观点还是:这回罚的太狠了。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不然,虽然确实侵害了很多人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作为游戏玩家来说,国内游戏生态已经成一个惯性很大的体系了,这个体系可以大致概括为“在消费端广大用户没有形成为单个游戏付费的习惯→游戏厂商普遍愿意用游戏内道具收费来解决营收问题→国内势头最盛的游戏类型手游普遍以收费模式作为玩家获得基础游玩以外的服务的手段”

而在其中,为了照顾免费游戏玩家的体验,或者说从游戏保持月活为出发点,日常登录成为了免费玩家获得基础游玩体验以外唯一的渠道,首充几块钱成为了低消费用户获得超额游戏体验的重要方式。

然后,这俩路子现在被堵死了。直接导致了游戏行业的直接利空。

二、舆论意见很大,其实是那群炒股亏了的人在呻吟

监管越来越严大家都有预期,这些都是技术性的,细节性的,甚至是有回旋空间的。

要知道上有政策,下有政策。

比如,其实早在政策公布之前的上午,其实腾讯其实已经出现了应对政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现在舆论的声音其实很不友好,但是说来了,反应最快的这批人,其实是炒股亏了的这批人。

于是自然觉得现在的政策监管太严厉了。

三、那么从一个游戏玩家的角度来看,这个政策真的过分吗?

其实不过分。

1、首先,监管给了足够的自由:

一般来说,如果监管方有自己意向中的“优质游戏”,显然,只要直接鼓励这个榜样就行了。

当然这种情况也是“外行指导内行事件”的高发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但是显然,监管没有这么做,只是禁止了一些不好的东西。

我可能不知游戏里头什么机制是好的,但是显然,我知道什么不好。

比如:首充优惠的诱导消费,不仅会让小朋友更容易乱充钱(开通免密支付),更离谱的是这个现象的潜台词是,免费玩家没法享受游戏的全部体验;所以游戏的公平性丧失了。

而国内的游戏付费环境也加速了这种不公。

于是国家这么一禁止,变相倒逼游戏厂商去探索新的玩法、模式,而不是想着赚钱。

说白了,损害的是游戏大厂的利益,并不是游戏行业的未来。

四、说到底,游戏监管是个甜头,反洗钱才是核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是网络游戏的充值服务必须以“数字人民币”结算

结合二十五条中“同一企业不得同时经营网络游戏币发放和网络游戏币交易服务”说白了,

这次政策的直接诱因其实来源于,腾讯游戏直播业务的反洗钱风波,才导致这么大的连锁反应。

醉翁之意不在酒,起码监管不全是为了游戏行业的健康发展,而是金融需求 。

国内游戏业务的产值数千亿,如果因此导致国际资本的灰色流动,比如会导致现在这些个必要重要的节点上,财政政策的不确定性。

顺便推广一下数字人民币,提升中货币的竞争力

可以说,这回国家的政策其实长远来看,对大家都是一件好事。

那些疯狂反对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叛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