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这一天昼最短,夜最长,阳气始至。

由于冬至特定的节气和自然环境,诗人墨客们都会感叹时光与人生,感叹岁末与寒冬。

今天就为大家准备了几首冬至诗词,让大家在寒冬之际,感受冬之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至,诗至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杜甫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但写这首《小至》时,他的生活还是比较安定的,心情也比较愉悦。

天时与人事,每天都变化得很快,转眼之间又到了冬至,过了冬至,白日渐长,春天又会回来了。

那些刺绣的女工,因白昼时间变长而多绣了几根五彩丝线,吹管的六律已飞动了葭灰。

堤岸好像在等待着腊月快点过去,好让柳树能够舒展枝条,抽出新芽,山间也想着要冲破寒气,以便让梅花绽放。

我虽然身处他乡,但这里的景物与故乡的没有什么不同,因此,且让小儿斟上酒来,待我一饮而尽。

“冬至”中的“至”是“极”、“最”之意,也预示着整个冬天黑夜最漫长的一天,也是冬日寒冷的时节。

然而,诗人却以饱含生活情趣的态度看待“冬之最”,它蕴含着春的生机与希望。能够在黑夜最漫长的冬至想到春,这是一种人生境界。

身处他乡,诗人却无异乡感,也表现出诗人随遇而安的豁达与释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我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恰逢冬至佳节来临。晚上,我手抱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

我相信,家中的亲人想必今天晚上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吉祥寺:在杭州,即后来的广福寺。寺中牡丹最盛,在宋时,是一个名刹。

一般人都在牡丹盛开时游吉祥寺,苏轼却冒着萧萧寒雨在冬至日独游。诗在率意落笔中表达出一种清雅自赏的风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今日太阳处在最南端,我家倒显得清静。

家中贫困,故而过节一切从简,身体衰老了,害怕年龄一直在增长。

祭祀祖先时大家都相互搀扶着,吃完后,我早早地睡去了。

唯一期待的便是想做一个关于春来的好梦,想必那时我已经身在春意盎然的镜湖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至夜作》

〔唐〕韩偓

中宵忽见动葭灰, 料得南枝有早梅。

四野便应枯草绿, 九重先觉冻云开。

阴冰莫向河源塞, 阳气今从地底回。

不道惨舒无定分, 却忧蚊响又成雷。

葭,指葭莩(jiā fú),意思是芦苇杆里的薄膜。

夜深时分,忽然感觉葭莩之灰动了,原来是冬至到了,想必外面枝头已有早梅盛开

田野之中,枯草应时节变化,也应该返绿了,那九重天中的冻云也已散开。

阴寒的冰层就不要堵塞河流了,从今日开始,阳气从地面渐渐升起。

不要说命运悲惨或是富贵人力难以改变,却担忧许多蚊子聚在一起会响声如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至冬至,意味着已经到了寒冷时节。

不过,正如杜甫在《小至》里所写的那样,“冬至阳生春又来”,冷的冬来了,暖的春也就近了。

让我们携手至亲至爱,跨过严寒,期待明媚春日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