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还剩最后几天,小山城武平的天气,连日转暖,晴空万里,阳光和煦,一切都刚刚好,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给人以无限的希望和美好的遐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份喜悦,有一半是武平至龙岩段高铁开通带给我们的:千百年来偏远闭塞的小县城终于有了铁路——而且是世界领先的高铁,武平就要融入外面的世界了,不久的将来更是快捷连接粤港澳大湾区。武平人民的喜不自禁,是由衷的。

高铁之后,另一件让武平人期待的大事,可能要数古建筑文旅项目百家大院的竣工在即。按照目前的古建修复进度,小编们推测,春节期间,游客就可以游览百家大院的全园概貌了;再过几个月,百家大院全面开园,在武平高铁的导航下,必将成为闻名闽粤赣甚至是全国的武平文旅新地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跟武平高铁一样,百家大院建设,也是福建、龙岩、武平,省市县各级党委和政府全力推动落地的大喜事,它将极大改变和提升武平的文旅形象,高端匹配“来武平 我氧你”的气质。在这里,品藏天下小编团队,谨以武平民众的视角,向所有关心、支持百家大院建设的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百家大院建设指挥部、全体建设者、古建修复团队、文创及设计团队等,致以敬意。

同时,小编团队的老板、百家大院的投资建设合作方、古建收藏及修复建设的引领者石禄生先生,他的默默付出,他为百家大院项目奔波的身影,我们也看在眼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以前的经验,小编团队如果在公开场合对石总进行褒扬,他本人肯定会极力反对的。可能这就是他的君子之风吧。但在这里,我们没有随便褒扬他的意思,只是趁他今天(12月28日)在厦门出差、顾不上公众号推文的空档,我们自作主张发文说一说小编团队眼中的石禄生是怎样的。这既是小编团队的年终总结,也算是对公众号稿件荒的补缺。

首先就石总合作投资建设百家大院这件事,在这里我们以旁观者的视角,实事求是地替他做一个总结:这两年来,石总投入了所有的精力和资源,全心扑到百家大院项目上面,这种专注度是比较少见的。他之所以这么做,我们的猜测是,他的心里有一股强烈的古建筑文化情怀,还有一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执着。

为了践行这种情怀,石禄生先生为建设百家大院的付出,远超外界的想象。在这过程中,石总遇到的困难是很多的,甚至有时候旁人都为他感到心酸,但石总的性格坚韧,他从来没有为眼前的困难流露过丝毫消极的情绪。因为种种原因吧,面对明处或暗处可能存在的来自外界的误解,石总从不辩解或争论什么,只是默默地做自己该做的事,私底下可能做着更多的努力。让时间和结果验证一切,这或许就是石总的处事原则吧。我们相信,石禄生先生作为百家大院的奠基人之一,必将在武平文旅事业版图上留下不平凡的历史印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总是福建知名收藏家,他收藏的古代艺术藏品,数量很多,文化内涵丰富,在本地和外地都名气很大。其中,他的匾额收藏和古建筑收藏,更是让很多人印象深刻。藏品多,意味着钱也多,这是很多人对石总的判断。因此,外界很多人看待石总的眼光,是加了一层金钱滤镜的,有意无意给他加上一个“有钱人”的身份标签,这种印象简单粗暴、单一,以至于外界有些人都忘记了,石总的骨子里其实是一个文化人。

藏品就是财富,这种判断当然是成立的;但古代艺术藏品的文化性,却常被人忽视。而石总这个人,向来是从文化出发来搞收藏的。从收藏品类、规模、等级来看,像他这种级别的文化型收藏家,应该称得上是千里挑一或者是万里挑一了。可能是长期相处比较熟悉的原因,了解石总的人首先会把他当文化人看待,准确说是文化型收藏家。至于他是不是亿万富翁级别的“有钱人”,倒是不重要了,反正很多有钱人身上散发出来的让人觉得高冷或生疏的感觉,在石总身上是没有的,可能这就是他为人的文化性大于财富性的表现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石会长多年来总是以文化人的属性参与社会活动比较多,而不是以很多人想象中的有钱人身份。朋友多、会客多,这是石总的日常状态。但不管是南来北往的客人,还是密切互访的朋友,石总交往的人,总体上是以文化人居多的,其中有一些人士就算称不上是文化人,但起码都是温文尔雅的人。总之,张口谈钱、闭口谈利的交往,在石总的社交圈中是很少见到的。

武平是一个小地方,但很多人并没有留意到,春去秋来、年复一年,前来武平的全国各地文化名人、专家学者,其实是很多的。这当然是文旅武平“我氧你”的氛围推动的结果。但实事求是说,其中也有相当部分的外地文化人访客,是奔着石禄生的名字来的(文化收藏名气):最常见的说法是“参观牌匾馆”;当然也有其他种种参访目的。来客中的很多人,最后都变成了石总的文化人朋友。这也是小编团队经常能看到的事实。因此我们说,石禄生是武平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名人之一,这个结论还是比较客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汪毅夫先生来访

此外石禄生先生总是孜孜不倦地推动武平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宣传,这一点让很多人佩服,因为什么?因为做这些事情又不赚钱。但石总就是乐在其中。

大概在十年前,石先生就以自己的人脉和影响力,邀请过很多专家前来武平考察、论证南海国遗址的问题。具体的细节,小编团队并不清楚,但印象中是有这么一桩事的。虽然南海国考证这件事情最后没有确切的结果,但石总对于家乡文化事业的热心是很多人有目共睹的。

他还想过要做大武平“何仙姑文化”、“葛洪文化”的影响力,不管这种努力有没有现实意义,但他对武平历史文化的情怀是很明显的。

今年以来,随着百家大院文旅项目的建设推进,石总对中山国家历史名镇的历史挖掘也兴致勃勃,让人印象深刻,公众号后台有关的留言也比较多。

以上说的点点滴滴,是文化收藏家石禄生的基本样子。用一句话来总结:以文化促收藏也好、以收藏促文化也罢,这就是他多年来一直在做的事。就像现在已经建成开放的兴贤坊客家匾额博物馆、正在建设收尾的百家大院文旅项目,其实都是石禄生先生文化志向的体现。

以上就是对石总的年终总结,一切因百家大院话题而起,零零碎碎,勉强凑成2023年最后一篇公众号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