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风云:小人物的时代遗音

《燕云十六声》背景设定在五代十国末期,宋初之际,已经消亡的唐朝盛世依然影响着大部分人,而游戏中的小人物是最能体现这个时代特色的重要元素。南唐时期的艺术风格偏向婉约、清新,一些NPC的服装设计则体现这种唯美的氛围。比如女性角色的服装采用了南唐时期的宫廷仕女服饰风格,包括细致的刺绣,以及以花卉、云纹等为主题的图案。在颜色搭配上,偏向淡雅、柔和的色调,选择了一些清新的颜色,如淡绿、淡蓝等,以突显仕女的温柔和婉约之美。当然,最重要的整体造型还是参考了五代南唐画家周文矩创作的《西子浣纱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流漾动,西子倩影】

这幅珍贵的《西子浣纱图》目前存放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西子即西施,她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而“西施浣纱”故事更是经典典故。相传,越国的西施是一位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出她俊俏的身姿,更加突显她的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在水中的倒影后,竟忘记了游水,逐渐沉入河底。自此,西施便有了“沉鱼”的美誉,这个典故也广为流传。

此作描绘的便是西施在桃花溪边浣纱的场景。作者用非常简单的构图来描述浣纱场景。西施站在溪水旁,身体微微倾斜,好像正借着清澈的溪水在欣赏自己的美貌。水边石头用青绿渲染,呈现出简约版的“青绿山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幅画中,人物描绘入微,线条纤细却自然流畅,塑造出生动活泼的姿态。背景以粗线勾勒轮廓,填以柔和的敷色,与人物形成鲜明对比。朴素之中彰显出淡雅之美,为西子增添了一份风韵。画面布局大小恰到好处,大片留白,小片点缀着人物、花卉和石头,相得益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文矩的仕女画在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均延续了唐代画家周昉的传统。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说他:“至画仕女,则无颤笔,大约体近周昉,而纤丽过之”。这种差异源于不同时代审美趋向和不同地域妇女体态的变化。与周昉不同的是,周文矩的作品中没有过分使用艳丽的色彩,不施朱傅粉,镂金佩玉。米芾在《画史》中这样评价周文矩的仕女画:“江南周文矩士女画一如昉,衣纹作战笔,此盖布纹也,惟以此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秘傩舞,祈福之声】

讲完了南唐的服饰再来谈谈宋初具雏形的市井文化,在燕云中你可以看到身穿百衲衣的还俗僧人,以傩戏的形式为百姓祈福安乐。傩文化承载着悠远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而傩戏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和戏乐成分的礼仪祀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人不明白细菌与病毒感染,把人间的传染病通称为瘟疫,将患病视为邪风侵扰,治疗时则致力于祛风扶正。在先民的观念中,人类疾病和灾难都是邪灵作祟,因此诞生了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宋代《大傩图》。这幅画作描绘了一场驱鬼祛疫的场景,人们戴着傩面,或化身成诸神,手持水瓢、扫帚、扇子、鼓以及一系列法器,尽情舞蹈。这种仪式被称之为“作法”,旨在驱散瘟疫,同时祈求人间的祥和安宁。

南宋刘镗有一首《观傩》诗,其中几句描述道:“夜叉蓬头铁骨朵,赭衣蓝面眼迸火。魃蜮罔象初偋伶,跪羊立豕相嚘嘤。红裳姹女掩蕉扇,绿绶髯翁握蒲剑。”说的正是宋朝的民间傩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还可以注意到燕云的这位僧人戴着一副狰狞的面具,既然是祈福为什么要戴这么恐怖的面具呢?

在古人看来,面具被认为拥有某种神秘的力量,戴上面具的人即被赋予这种神秘的力量。不论是宋代官方的大傩仪还是民间的乡傩仪,仪式中都要佩戴这种面具。它的主要作用是用于驱鬼,因此造型显得面目狰狞。《周礼·夏官》说:“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末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摊,以索室驱疫。”方相氏成了驱鬼逐疫、消灾纳吉的神化形象,因此傩面具往往类似方相氏的“黄金四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在战乱的阴影下。僧人作为宗教领袖,通过傩戏为百姓祈福,既传播了宗教信仰,又为社会带来了一丝宁静与安宁。

【结语】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战乱连连的时期。在这段历史中,政权更迭,各类豪强争霸,形成了十国之局。这个时代充满了英雄豪杰、奸谋诡计,也埋下了许多传奇故事的种子。漫长的时间河流淹没了许多人和无数故事,他们的具体经历早已湮没在岁月的深处,不再为我们所知。历史巨变中,这些小人物成为时代见证者。燕云十六声,追溯千年,普通人的故事,永存于时代的韵律中。